“双碳”背景下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培育问题研究

2022-09-01 01:09:56王丽敏王庆丰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碳受访者河南省

王丽敏, 王庆丰

(中原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作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当前,我国正在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不少学者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相关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围绕可再生能源消费问题,张瑞英等以乡村旅游地区农民可再生能源使用意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可再生能源使用意愿决策模型,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郑亚男、仇焕广等分别通过实地调查和联立方程,对影响农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2-3]。肖文海等认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关键在于建立价格机制,需要构建“以税为主”的政策支持体系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长效发展[4]。李鹏雁等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了实证研究,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5]。王仲颖等认为在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能源,并就可再生能源面向碳中和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6]。王怡、杜刚等也持有同样的观点[7-8]。卢纯、王永中分别就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与我国新能源革命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均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开创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时代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9-10]。胡海龙、李小璐等分别对“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发展策略及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研究[11-12]。肖敏等对碳中和目标下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进行了思考,认为应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制定具体的比重指标[13]。何洁等基于“双碳”目标设计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体系,指出要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14]。

研究发现,相关学者形成了以下共识:第一,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途径;第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因素。然而,到目前为止,却鲜有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问题相结合的研究文献。由于居民家庭碳消费在社会碳排放中占据了较大份额,直接影响着“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居民日常生活可再生能源需求培育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实现河南省“双碳”目标,本文针对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问题开展调查,拟提出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培育的建议。

1 河南省居民生活用能的发展趋势

当前,围绕 “双碳”目标的实现,政府各级部门正着眼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节能降碳提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与此同时,培育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问题应得到重视。据统计,目前中国一个三口之家的年均碳排放量已达到22 t[15];家庭碳消费正在成为社会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交通出行、住宅能源使用是主要的碳消费形式;家庭碳排放总量已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65%~70%[16]。因此,广泛开展“双碳”宣传,倡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日常生活的碳排放,同样是开展能源消费革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切入点。

居民生活用能主要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消耗的煤炭、燃气、电力、燃油等能源。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的加速,河南省居民生活用能需求呈日益增长趋势,由此造成的碳排放也日益增加。表1所示为2016-2020年河南省居民生活用能变化情况。

表1 2016-2020年河南省居民生活用能变化情况Tab. 1 Changes i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2016-2020

河南省居民人均生活能源(标准煤)消费量从2016年的291.94 kg增加到2020年的359.68 kg,增幅为23.20%;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则从2016年的12.79%增加到2020年的15.72%,提高了2.93个百分点。2020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仅为55.43%,距离全国平均63.89%的城镇化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随着未来河南省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将有更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生活。据测算,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将增加1.06 t的能源(标准煤)消耗[17]。因此,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今后还将进一步提高,且城镇居民家庭碳排放量是农村居民的2倍之多[18],如果不加快培育居民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并大力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势必影响河南省“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

2 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河南省居民对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认知和需求现状,2022年春节期间开展了相应的问卷调查,主要选择河南省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乡市、周口市等区域的居民开展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城乡居民;调查采用街头拦截式访问方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认知情况、使用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65份,其中有效问卷932份。

2.1 居民的可再生能源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62%的受访者对可再生能源只是有所了解,但并没有认真关注,除此之外还有12%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两者加起来所占比例高达74%。这表明可再生能源仍然没有引起多数受访者的重视,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了解仍不够深入。为深入了解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认知情况,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方法,请受访者对有关问题在1-5之间进行打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的程度。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河南省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认知情况得分Tab. 2 Score of residents’ cogni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 Henan province

由表2可见,3道打分问题的平均得分普遍不高,最高平均得分仅为3.13,刚刚超过一般的程度。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尚未完全认识到可再生能源对于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当然也就谈不上去主动消费可再生能源。

2.2 居民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

调查发现,74%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以使用传统能源为主。在问及未来是否优先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问题时,高达54%的受访者选择了否定回答,仅有25%的受访者选择了肯定回答。这说明当前河南省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意愿较弱,存在对可再生能源需求不足的问题。

鉴于当前居民接触或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产品主要有太阳能热水器、新能源汽车、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等,为进一步了解居民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本文针对上述3种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已基本普及,有88%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该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不断降低和充电桩等基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27%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乘坐新能源汽车出行。河南省近年来虽然出台了多项推广安装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的鼓励政策,但是只有9%的受访者安装或使用了该产品,且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农村地区。究其原因,一方面,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的建设成本较高,一次性投入较大;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缺乏安装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的屋顶资源。

2.3 影响居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因素

综合有关研究文献[2-3,19],结合事先的探测性调查结果可知,影响居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售后服务和税费优惠政策等。为了解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这里仍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请受访者打分,得到了表3所示影响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得分。

表3 影响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得分Tab. 3 Scor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demand of the residents in Henan province

表3显示,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3个因素依次是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和售后服务,平均得分分别为4.51、4.43和4.01,介于同意与非常同意之间,而广告宣传因素的平均得分只有3.17。这说明居民在选购可再生能源产品时更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花哨的概念、广告内容。此外,由于税费优惠政策更多地体现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过程,如果受访者没有新能源汽车的购买经历,则对该因素的重要性体验不到,故导致该因素的平均得分不高,只有3.73。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因素不重要。相反,有过新能源汽车购买经历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鼓励政策,尤其是优先上牌照和行驶不限号等措施很重要,甚至超过了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因素的重要程度。

3 “双碳”背景下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培育的建议

河南省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从供给侧发力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也要注意从需求侧发力培育居民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实现可再生能源供需双侧的有效匹配。

3.1 灵活运用多种宣传策略,提高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认知程度

调查发现,河南省居民对可再生能源了解不足,没有真正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点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意义。为扭转这种局面,无论是政府还是可再生能源企业都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灵活运用多种宣传策略,提高居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第一,宣传方式要喜闻乐见,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专题讲座、展板、宣传彩页等传统线下方式,也可以运用各种新媒体进行宣传,注重线上和线下宣传活动相结合,使居民充分认识使用可再生能源对实现“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第二,宣传重点要吸引居民眼球。调查显示,居民对于可再生能源产品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比较重视,因此宣传中要突出可再生能源带给居民的实实在在利益,而不要过分渲染产品概念、形式等。第三,积极开展体验式宣传。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宣传时应让居民通过现场参观或体验,切实体会到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好处,提高在生活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3.2 严格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建立河南省碳排放权交易平台

这里讲的配额制是指,通过制度确保可再生能源使用达到一个有保障的最低水平。它已经被世界各国证明是发展可再生能源行之有效的一种政策措施。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鉴于该《通知》中只是按照省级行政区域来确定消纳责任的,为了让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建议对消纳责任进一步细化,将其分解到各市县区和用电企业,未来可以落实到各家庭用户,以调动全社会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此外,作为配额制的有益补充,河南省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成本的最小化。2021年9月23日,碳交易市场河南服务中心宣告成立,标志着河南省拥有了自己的碳交易平台。下一步,应加快碳交易专业人员培训,完善该中心服务平台的功能,为河南省内控排企业乃至居民家庭开展碳减排、碳转化等活动提供解决方案。未来,还应努力争取在郑州成立新的国家碳交易中心,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碳市场建设,以便为区域性减排提供完善的碳交易、碳咨询、碳金融服务。

3.3 积极引领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建设一批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目前,可再生能源产业仍然属于新兴产业,还存在广大居民对可再生能源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可通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引领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帮助居民深入了解可再生能源的优点,从而消除顾虑、付诸行动。对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于一次性投资较大,居民往往担心能否收回成本并产生效益,故持观望态度的人多,采取行动的人少。2013年8月,河南日报、中原经济网等媒体报道:开封市民王某为河南省第一个安装家用太阳能发电装置且并入国家电网的个人用户,尝到了安装使用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的甜头儿。此后,开封等地许多人纷纷效仿,安装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有力地带动了该产品在开封市乃至河南省的推广和应用。

人民政府的行为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政府做的事情就是符合国家要求和正确的。在引领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过程中,党政机关应率先行动,河南省有关部门在政府采购中应优先考虑可再生能源产品,比如:公务用车和公交车辆应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率先在政府机关大楼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实现绿色电力的自发自用,积极引领居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需求。

3.4 适时调整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落实部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专项补贴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发展和市场的逐渐扩大,可再生能源建设及维护的成本会逐年下降,同时由于补贴资金缺口的增大,可再生能源去补贴化势在必行。当前补贴资金缺口巨大,与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迅速扩大有关,社会上对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去补贴化毫无异议。但是,国家在调整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第一,对于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应将其纳入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继续给予补贴扶持。生物质能发电涉及“三农”和民生问题,它不仅是能源合理利用的一种方式,更是处理有机废料的最佳方式之一,承担着处理农林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任务。生物质能发电企业需要为购买燃料付出成本,应继续得到国家财政的补贴。第二,对于新能源汽车项目,由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高、充电不方便等问题目前仍然存在,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延续原有补贴政策,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行业技术进步情况,适时提高补贴的技术指标要求,以促进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家庭碳排放正在成为社会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家庭用能的碳排放,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实地调查发现,河南省居民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意愿不强,导致了区域性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河南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努力增加清洁能源供给。但在从供给侧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要从需求侧发力,有效培育广大居民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实现供需双侧的有效匹配。本文根据调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影响河南省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从培育居民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角度提出了有关建议,供有关部门制定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政策时参考。

4.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1) 本文的实地调查仅选择5个城市,而未在河南省所有城市开展,且调查过程采用的是街头拦截式访问方法,虽然抽样方便,但样本的代表性存在缺陷,研究结论的普遍性会受到影响。

(2)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第一,考虑到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环境具有一定差异,可分别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角度对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鉴于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新能源汽车、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等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特性和使用条件不同,对居民用能需求的影响也会不同,未来应采取更加精细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分类方法,分析相应的消费需求,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需求培育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双碳受访者河南省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排放治理路径研究
今天,你休闲了吗?
小康(2022年28期)2022-10-21 02:35:38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小康(2022年19期)2022-07-09 10:41:00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小康(2022年16期)2022-06-13 05:05:44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36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