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艳,高翔
(洛阳市中医院 肺病脾胃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脑卒中又称之为中风,起病急骤,病死率和发病率较高,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0%~80%[1-2],临床主要表现有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部分神经功能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功能丧失[3]。脑卒中发生后还易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4],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之后容易出现呛咳等,引起吸入性肺炎从而引起肺部感染,还易导致营养不良、窒息等,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其生活质量水平也受到严重的影响[5]。目前临床传统的护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处于被动的状态,阶段性护理目标干预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转变成患者的需求和目标。本研究对收取的82例脑卒中伴有吞咽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的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洛阳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8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65~78岁,平均(72.32±6.84)岁;体质量63~69 kg,平均(65.36±2.69)kg。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8~80岁,平均(75.36±5.45)岁;体质量65~70 kg,平均(68.35±2.35)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中脑卒中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生命体征平稳;(4)无意识障碍;(5)小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排除标准:(1)有传染性疾病;(2)3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3)患有急性或慢性肺病;(4)心律失常;(5)无法正常沟通;(6)神经系统疾病。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率、体温和呼吸等,指导患者接受康复训练、健康饮食,合理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患者病情稍加稳定之后,护理人员教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近期目标(1~2个月):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每日1次,每次10~15 min,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并让家属协助患者锻炼患侧肢体,每日3次,每次15~20 min。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抬腿、翻身、站立、手腕的活动等训练,抬腿的时间从3 s增加到3 min,站立的时间由5 min增加到20 min。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咀嚼动作,舌肌训练,面部肌肉训练,对患者的记忆进行训练,经常给患者看熟悉的风景照片、人物照片,直到患者可以对照片中的人与名对号入座。中期目标(2~3个月):患者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之后,在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协同下,能够完成一部分动作,如体位状态的改变、由坐到走的改变,行走距离和时间逐渐增加。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应的调整,保持训练的有效性。远期目标(3~4个月):患者在家属或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能够基本自理。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信心;正确地对患者进行洗漱、进食和如厕等日常生活训练。
1.3 观察指标(1)吞咽能力评分。参考藤岛一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7],10分为满分,>9分为吞咽能力基本痊愈,5~8分为吞咽功能有明显好转,3~4分为吞咽功能好转,<2分为吞咽功能治疗无效。将基本痊愈、明显好转、好转计入总有效。(2)肺部感染情况。治疗后对患者行血常规检查,根据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确定肺部发生感染的情况,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L-1,中性粒细胞占比正常值为0.5~0.7,若白细胞总数增加,或者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加,提示细菌感染。(3)生活质量。采用医院自拟生活质量综合问卷表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本量表经信效度检验,Cronbach’sα系数为0.849。(4)心理状态。由同一组经培训合格的医生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8]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SDS包含20个项目,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72分为重度抑郁;SAS包含20个项目,其中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69分为重度焦虑。
2.1 治疗后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治疗后吞咽障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情况对比
2.2 肺部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2.3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生理状态、体力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干预前后SDS、SA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分)
脑卒中的好发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男性居多,情况严重的将导致死亡[8]。脑卒中后1个月病死率达3.3%~5.2%,3个月内病死率高达9.0%~9.6%。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脑卒中以及不同部位,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9]。治疗方式包含特异性治疗和非特异性治疗,特异性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神经保护等,非特异性的治疗包括高血压治疗和颅内高压等。良好的护理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脑卒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成为热门研究方向[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接受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通过对患者的体位训练和基础训练,改善了患者面部肌肉和舌肌功能。陶菊等[12]研究提示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相比,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措施更加人性化、具体化,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1.42%,对照组为42.50%,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杨新雷等[13]研究相似,提示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对患者康复起很重要的作用。原因可能是多数患者入院之后伴有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用和蔼语言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树立信心,帮助患者缓解因疾病产生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使吞咽功能得到改善。肺部感染预防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口腔内细菌数量,从而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关研究显示,阶段性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帮助ICU患者提高躯体症状和睡眠质量,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率[14]。刘颖等[15]研究显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下,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通过实施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可帮助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日常锻炼,提高患者锻炼依从性,再通过患者家属采用按摩患肢等方法,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之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基于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后,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沟通疏导,加强患者家属的陪伴,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与韩璐璐[16]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的规律阶段性护理目标干预下,可促进患者自我效能养成,提高锻炼依从性,提高患者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阶段性目标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