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预冷对芥蓝冷链过程品质和营养的影响

2022-08-31 05:55薛靖文刘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预冷冷链叶绿素

薛靖文,刘升,2

(1.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上海 201306;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市果蔬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蔬菜采后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芥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种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维生素,并且含有少量有机碱及金鸡纳霜,有益于消化系统,具有解毒清热的功效[1],甘蓝类蔬菜中硫代葡萄糖苷降解产生的系列物质可以有效防癌[2]。芥蓝喜凉,高温下苦味物质易积累、品质下降[3]。芥蓝茎脆叶软含水高、采后呼吸强度大,过久堆货易产生机械损伤并快速萎蔫[4],所以芥蓝采后应尽量减少在非低温环境长期储存。

冷链是以保证品质为目的,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的供应链和庞大的系统工程[5],预冷是全程冷链的关键开端,是快速除去田间热以降低呼吸强度、保证高品质冷链流通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减缓由于高温导致的黄化,在冷藏中也不易冷凝结露以及减少冷害的发生,使保鲜期明显延长[6]。延迟预冷将会导致冷链流通前果蔬因生理变化持续快速地劣变,未流通就已产生品质和营养损失。日本学者石井调研了夏季无冷链流通20 h的豆角,中心温度由27℃上升到41℃[7];20℃条件下存放12、24 h延迟进行预冷处理的梨和甜樱桃乙烯释放速率均高于及时预冷组[8-9],延迟时间增长,易出现呼吸高峰;Kabir等研究番茄延迟预冷处理,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损失速度更快[10];王利斌等研究预冷对四季豆和豇豆的影响,及时预冷提高其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胁迫,从而抑制了黄化、膜脂氧化等衰老进程[11];刘升等研究堆货对青花菜品质的影响,环境温度34.6℃,4 h堆货后中心温度从18℃上升至23.1℃,在8 h时失质量5%左右,VC含量下降了50%,类胡萝卜素仅保留62.3%,黄化率1%左右,失去商品性[12]。另外,防雾膜包装能防止结露导致的湿度变化、病菌滋生引起腐败变质加剧。

我国预冷基础设施缺乏,产地二级收购模式活跃,采储分离、间隔时间长[13],常温短途搬运和集中堆货十分常见,预冷难以及时进行,导致全程冷链实施效果差。目前延迟预冷研究多以水果和果菜为主,本研究以叶菜类芥蓝为试材,研究不同延迟预冷时间冷链流通过程品质和营养变化的差异,以及流通过程有无防雾膜包装的影响,为规范的预冷和冷链操作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试验用绿叶芥蓝于2021年5月6日上午9点前后采摘,立即送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挑选色泽鲜亮、叶片挺立、无萎蔫、无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样品进行试验。

所用试剂:钼酸铵、草酸、硫酸、偏磷酸、冰醋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丙酮(均为分析纯),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防雾膜:PE和纳米材料混合制成,A膜30型,膜厚度0.05 mm,具有防雾、保鲜功能,上海复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CYYL-36型压差预冷装备,基于20 GP集装箱制造,日本樽崎产业株式会社;KOITO-PCLH冷库,日本小糸公司;YDHI91610C无线多点测温仪(配套软件:硕星无线测温),(-20~80±0.3)℃,北京昆仑通态自动化软件科技有限公司;D-37520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最高转速15 200 r/min,德国Thermo Fisher公司;GXH-3051红外线分析器,北京均方理化科技研究所;PR-100手持数字式折射仪,日本ATAGO公司;UV-18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1 100±0.3)nm,日本岛津公司;HWSY11-K恒温水浴锅,北京市长风仪器仪表公司;UWA-K-015型电子天平,精度0.000 1 kg,北京华瑞京科商贸中心。

1.3 试验方法

使用压差预冷用带孔塑料货筐(尺寸600 mm×400 mm×230 mm),芥蓝在箱内平直摆放,堆放密度适中供压差预冷通风。货筐在无光直射环境堆货,芥蓝总质量100 kg,每筐装载约12 kg。在堆货环境中以及筐两端、中间位置的芥蓝中插入无线温度自计探头,实时观察、记录温度变化。

外界温度(23±3)℃,堆货环境初温(17±0.5)℃。每批次预冷两筐芥蓝,第一批记为“延迟0 h”,剩余芥蓝继续堆货,分别在1、5、9 h后再各预冷一批,记为“延迟1 h”、“延迟5 h”、“延迟9 h”,每批芥蓝压差预冷至3℃。为了模拟实际冷链流通过程,预冷后芥蓝进行“0℃贮存3 d、0℃运输2 d、4℃销售2 d”流通,每批次其中一筐采用防雾膜(包装袋)密封包装,一袋10棵左右。每阶段取样,用液氮速冻并磨粉备样,置于-80℃留用以测试相关品质参数。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温度测量 使用无线多点测温仪测定,探头置于环境、插在芥兰茎中,每5 min测定1次,可以通过软件实时观察并自动记录温度变化数据。

1.4.2 感官评价 感官评价采用标准9分制评价方法,按照叶菜类通用感官评价标准以及农业行业标准《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NY/T 746-2012》的相关要求[14]拟定,见表1。

表1 芥蓝感官评价标准Table 1 Sensory evaluation criteria of kale

1.4.3 失质量率 通过称质量测定质量,每组测定3次取平均值,按照“质量损失/初始质量”的方法计算失质量率。

1.4.4 呼吸强度 取5棵芥蓝,置于10 L密闭玻璃容器中,用GXH-3051红外线分析器测定容器中CO2浓度,以曹建康方法[15]为基础进行计算。

1.4.5 可溶性固形物(TSS)取3棵芥蓝切碎,研磨后用纱布滤出汁液,采用PR-100手持数字式折射仪测定,结果显示为含量(百分比%)。

1.4.6 维生素C(VC、抗坏血酸)采用钼蓝比色法[16]测定和计算,最终测定760 mm处吸光度并计算VC含量。

1.4.7 叶绿素 采用丙酮法[17]测定和计算,测定645、663 nm波长对应的吸光度并计算叶绿素含量。

1.5 数据分析

所有指标通过Origin 2018软件处理并绘制图线,以SPSS 25.0软件分析多组对照之间的差异性(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法),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堆货过程和预冷过程温度变化

初始(延迟0 h)堆货环境温度17.3℃、芥蓝中心温度14.4℃。温度持续均匀上升,堆货环境温度9 h后上升了1.1℃、每小时约0.12℃;芥蓝中心温度9 h后上升4.6℃每小时上升约0.5℃,约7 h 40 min后超过环境温度,如图1所示,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采后无冷处理、相对密闭的环境堆货影响导致田间热、呼吸热无法快速逸散。延迟预冷导致的温度升高,导致延迟预冷时间越长则预冷时的初温越高,延迟0、1、5、9 h后再预冷至目标温度所需时间增加,分别为50、53、62、68 min,如图2。

图1 堆货环境温度和芥蓝中心温度变化Figure 1 Changes of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center temperature of kale

图2 延迟预冷对芥蓝预冷过程温降的影响Figure 2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temperature drop in kale pre-cooling process

2.2 延迟预冷对呼吸强度和失质量率的影响

延迟预冷导致芥蓝呼吸强度逐渐上升,9 h后呼吸强度增加了1倍以上,不同延迟时间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预冷后差异明显降低,但延迟9 h的芥蓝呼吸强度仍然较高,如图3。呼吸强度受温度直接影响,延迟预冷时间越长,呼吸强度上升越多。

图3 延迟预冷对芥蓝呼吸强度的影响Figure 3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respiratory intensity in kale pre-cooling process

芥蓝在冷链流通过程中总失质量不断增加,有膜包装时失质量率明显较低;延迟预冷时间越长,预冷前已产生较高失质量,后续流通过程失质量加快。预冷前堆货9 h已失质量1.55%,无膜包装的冷链流通过程中,贮藏3 d后失质量率就已全部高于4%,最终失质量率全部高于6.8%,其中延迟9 h组失质量率高达11.57%,各组差异明显(P<0.05)。有膜包装的冷链流通过程,延迟0 h组芥蓝失质量率最终仅为2.84%,延迟9 h组失质量率最终为4.62%,防雾膜包裹明显抑制了失水,如图4。

图4 延迟预冷对芥蓝失质量率的影响Figure 4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loss of quality rate in kale pre-cooling process

2.3 延迟预冷对叶绿素、VC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影响

芥蓝的叶绿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组差异明显(P<0.05),有膜比无膜包装组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而延迟预冷时间越长叶绿素损失越多。叶绿素初值826.4μg/g,堆货阶段叶绿素已经不断损失,9 h后含量(保留率)为694μg/g(84.0%);贮藏后叶绿素含量开始快速下降,冷链流通后延迟0、1 h有膜组含量较高(772.3μg/g、749.4μg/g),而延迟5 h无膜组(621.3μg/g)和延迟9 h组(552.2μg/g、502.5μg/g)保留率(66.8%、60.8%)较低,易出现黄化(图5)。

图5 延迟预冷对芥蓝叶绿素含量的影响Figure 5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chlorophyll in kale pre-cooling process

芥蓝的VC含量整体规律地下降,各组差异明显(P<0.05)。有膜包装的芥蓝叶绿素损失速率较缓,与无膜组有明显差异(P<0.05);延迟预冷堆货阶段已产生较多损失,故延迟时间越长导致的VC总损失越高。冷链流通后,延迟0 h无膜处理的芥蓝VC含量(0.844 mg/g)低于延迟5 h有膜组(0.857 mg/g),说明了有膜包装对保持VC含量有益(图6)。

图6 延迟预冷对芥蓝VC含量的影响Figure 6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VC in kale pre-cooling process

延迟预冷0、1、5、9 h有膜组冷链流通后TSS含量分别为6.39%、6.22%、5.45%、5.25%,无膜组分别为6.13%、6.01%、5.08%、5.14%,0、1 h和5、9 h组之间TSS含量差异大(P<0.05),延迟预冷导致预冷前已产生明显损失且流通过程TSS含量下降更多,无膜包装的芥蓝TSS含量损失更多。芥蓝的TSS在冷链流通过程中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贮藏阶段有明显上升,是由于芥蓝采后仍有强烈的呼吸作用,延迟预冷9 h组在预冷和贮藏阶段的TSS含量变化更加明显(图7)。

图7 延迟预冷对TSS含量的影响Figure 7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TSSin kale pre-cooling process

2.4 延迟预冷对感官评价指标的影响

延迟预冷堆货时间越长导致芥蓝冷链流通过程感官评价下降越快;有膜包装均比无膜包装的感官评价高,有膜包装的芥蓝除延迟9 h组较差以外,均高于7分。冷链流通后,延迟0、1 h有膜包装组感官评价分别为8.2、7.8分,延迟1 h无膜包装组销售阶段接近商品界限、延迟5、9 h无膜包装组在运输过程中已经降至商品界限以下。延迟0 h无膜和延迟9 h有膜组感官评价下降都较快,说明了无膜包装及延迟预冷的不利影响(图8)。

图8 延迟预冷对芥蓝感官评价的影响Figure 8 Effect of delayed precooling on sensory evaluation of kale

3 讨论

采后不及时预冷直接影响堆货时期的芥蓝温度。无直射光封闭环境下堆货,外部和堆货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芥蓝中心温度的上升主要来自自身呼吸产热。堆货0~9 h,温度基本呈线性均匀升高,而呼吸强度呈指数增大,与伍思良等人研究基本一致,且常温下芥蓝的营养品质参数、影响生理活动的酶活性均因升温而加速变化,带来不利影响[18]。温度上升导致芥蓝堆货后再预冷速度慢,延迟预冷9 h导致预冷时间增加了36%,这与快速预冷的初衷相悖。

芥蓝保持在较高成熟度下堆货,产生较多的自源乙烯,可能迎来呼吸高峰,但因为在离体条件下缺乏养分补给,从而失水、萎蔫、皱缩、变味,失去商品性[19],且呼吸代谢在为采后果蔬的生理代谢进行能量供应的同时,会产生活性氧(ROS)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加速劣变[20],导致冷链流通前产生不可逆的生理变化,营养和品质在流通过程会加快损耗。

无膜包裹的芥蓝冷链流通过程失质量率较高,推测是由于贮藏、运输等环节中冷风的吹拂导致芥蓝叶片的失水严重,防雾膜的包裹明显抑制了呼吸和蒸腾带来的水分流失。

延迟预冷越久且无膜包装的芥蓝,叶绿素和VC在冷链流通期间损耗越大,张四普[21]研究中25℃下贮藏的芥蓝2 d内VC含量迅速下降了40%左右,也说明了常温堆货会导致品质快速劣变。

可溶性固形物(TSS)在贮藏期间的含量有所上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芥蓝受失质量率较大,导致了部分阶段营养和品质参数的含量测定值略有上升;二是可溶性固形物主要以可溶性糖类为主,根据相关研究,低温条件对TSS影响较大,预冷后、冷藏初期呼吸作用显著降低,淀粉加速水解导致可溶性糖含量上升[22],而糖类是果蔬呼吸作用的底物,此后为维持生理代谢,糖类物质会继续被分解,TSS含量继续下降[23]。

4 结论

研究表明,延迟预冷堆货导致芥蓝不断升温、呼吸强度增高,产生品质和营养的不可逆损失,之后再采取优质的冷链流通也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及时预冷可以保证芥蓝尽快处于适宜流通状态,保证其较长的货架期及优良的商品性,但无延迟预冷是理想情况,实际产地预冷可保证在1 h内及时进行。另外流通环节采用膜包装可以很好地防止失水,抑制营养和品质流失。

猜你喜欢
预冷冷链叶绿素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浅谈果蔬的几种预冷方式
差压预冷对夏秋蔬菜预冷效果评价
提取叶绿素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锌对白菜和香葱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绿茶保存要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