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谢俊杰
高考改革浪潮下,历史学科日益加强其思维培养的考查力度。无论是日常的思维训练,还是各级各类试题的考查,都非常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高考试题中也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常以逻辑为依托,设置各种陷阱,检测应试者的思维严谨程度。为此,本文择取高考选择题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逻辑陷阱作粗浅分析,以抛砖引玉。
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无论认识对象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认识方式、方法如何选取,根本上讲思维本身若符合规律与逻辑原则,那么认识结果、判断结果就具有科学合理性。高考试题的逻辑陷阱,一般也就是在逻辑不严谨、不严密处创设的。
概念是一门学科学习中最基本的知识元素。概念不清、概念混淆极有可能造成逻辑问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的起点。
1.偷换概念
主要指违背概念内涵与外延同一的规则,一般情况下有下列几种情况:任意扩大或缩小内涵、任意改变概念外延、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等。例如2021 年全国甲卷第32 题,题目如下:
例1.(2021·全国甲卷·32)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该题D 选项就明显违背了概念同一律,属于偷换概念。材料中有非常明确的提示信息:被告“盗窃”“公款”,上升到概念层面是犯罪行为,而D 选项的关键词被偷换为“经济纠纷”。很显然,两个概念有质的区别:材料即前者涉及权力者滥用公权,构成与城邦国家经济关系,或公民盗窃公家财物,概念的本质属于犯罪行为。选项即后者通常是民间经济问题,与公共权力的滥用无关,也与盗窃行为无关。换言之,命题人刻意将两个虽与经济有关系,却完全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制造了逻辑陷阱。
2.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是在概念划分中不完全、不完整的结果。“非此即彼”并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必须要符合排中规则,即考虑是否具有第三种可能性。只有某一概念在划分中只能分为两种,那么在这种语境下才具有“非此即彼”的可能性。例如2021 年全国乙卷第25 题,题目如下:
例2.(2021·全国乙卷·25)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 )
表 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该题C 选项就属于命题者设计的“非此即彼”类逻辑陷阱。关于中国古代南北经济格局,应该分为三种状况:北方优于南方、南北经济总体平衡、南方优于北方。但该选项在设计时有意略去了较少提及的第三种情形——南北平衡,造成学生错误地以“非此即彼”的逻辑思维进行判断。事实上,这三种情形不仅在概念层面上分析是成立的,而且在历史史实上也是真实的,它反映的是南北经济格局中经济重心南移的动态变化过程。
3.逻辑至上
在概念视角下,还有一种逻辑陷阱也值得警惕——逻辑至上,其表征为过度追求思维,依赖逻辑,忽略历史事实。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第31题,题目如下:
例3.(2021·全国甲卷·31)1982 年12 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该题A 选项中“计划”与“市场”的表述设计分别源自材料情境中的“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上述引文也符合“计划”与“市场”概念的外延范畴,至少这样的配对解释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可逻辑的可行性正是本道试题所设置的陷阱。因为该项犯了“逻辑至上,无视事实”的错误,也就是说结合时间看,这一时期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尚未被梳理清楚,人们的观念总体还比较保守,无法真正接纳“市场”。在此,姑且套用形式逻辑学的观点,逻辑与历史事实只是交叉关系。如果说此前的两例是试题中逻辑本身错误的话,那么本题恰好相反,在概念逻辑上是行得通的。
由此观之,概念逻辑陷阱一般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概念本身错误,二是概念解释较为合乎逻辑,但史实错误。在一反一正中,即可窥得概念逻辑陷阱的多元形态与巧妙构思。
推理是逻辑思维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等多种形式。推理也是历史专业研究中的必备思维,在目前的高考试题尤其是选择题中被广泛采用。命题专家也会以此为据,设计一些推理陷阱,考查学生更高阶的思维能力。
1.违反推理原则
逻辑推理强调事实与结论,具体来讲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应该具备事实前提与结论两部分。但仅有这两者是不够的,是不能成为逻辑关系的,还必须应用正确的推理方式,才能建构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2021 年全国乙卷第35 题,题目如下:
例4.(2021·全国乙卷·35)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 )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
该题B 项是命题人创设的易错干扰项。命题人在题干中设计了纽约画派创作方法以及其后被美国政府资助,赴海外展览的情境。推理时,部分学生会主观地认为在“冷战”时代背景下,该画派既然能得到政府的资助推广,那么该画派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但这样思考,正犯了“推不出”的错误。首先,该画派的“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说明它本身无意识形态色彩。其次,该画派有无意识形态色彩并不构成政府推广的充分条件,换言之,关键是看当时美国政府站在何种视角,如何解读这类作品,是否附会了其他政治意义。
2.违背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基本形态,由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三部分构成。大、小前提的真实未必说明推出结论亦真实,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根据条件差异,三段论可以分为假言三段论、直言三段论、联言三段论、选言三段论等,每种情形推理出的结论的真假性是不同的。多数时候,三段论推理可能会省略大前提,这也在无形中给学生制造了思维障碍。例如,2020 年全国卷Ⅲ第33 题,题目如下:
例5.(2020·全国卷Ⅲ·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首先,该题材料可以被视为一个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隐藏的大前提是宪法应该明确规定联邦与州各自的权力与权限,小前提是1787 年宪法只明文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结论是宪法还需要明确规定州的权力。据此就很清楚了,麦迪逊的主张只是集中于要求宪法对州政府权力作规定,做到地方行使权力有法律依据,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界限的明确。简言之,麦迪逊的主张是以法律条文形式,确保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规范运作。
其次,该题A,C 两项分别围绕州权与联邦权力展开,貌似与材料有联系,实则缺乏逻辑关系,并且还偷换了麦迪逊主张的核心概念——“明确规定”,即将权力、权限落到法律文书中,但并不涉及改变这些权力。
因此,该题的逻辑陷阱可以解读为利用普通三段论逻辑模式,设置不符合三段论基本推理形式,并产生逻辑混乱的迷惑选项。
虽然,逻辑思维并不等于历史思维,逻辑推理结果也并不等于历史真相,但最起码逻辑思维方式是历史专业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是接近历史真相的思维工具,也是高考试题中屡见不鲜的思维考点,更何况通过合乎逻辑的思考得出历史分析结论本就是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既然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如此不言而喻,故而教师唯有着手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方有可能避开试题中的逻辑陷阱。
要训练有逻辑的思维能力,应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的价值。逻辑不清、逻辑混乱、概念混淆等常犯的逻辑错误,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来源于生活中语言表达的不严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语言表达中注意逻辑规范,慎用生活思维,忌随意改变概念内涵与外延,同时要留心并善于运用身边事例,纠正欠规范的表述与思维。例如面对粮食问题,学生难以上升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进行解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枚举法列举出有关国家安全的诸多现象,譬如生物安全、国防安全、通讯安全、网络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否则学生面对与安全有关的新情境时依然无法突破。
一轮复习中,教师习惯于从知识点着手,梳理和建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拓展,而忽略史料运用,最终有可能会造成知识与能力“两张皮”的现象。应用史料在史料研习中形成科学的推理思维,对于防止过度解释有积极作用。应用史料可以从史料整体与史料局部两个维度推进。针对史料整体,要运用逻辑方法提炼主旨,推导历史认识;针对史料局部,要在防止断章取义的基础上,尽可能联系所学知识,运用所学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学生之所以会落入逻辑陷阱,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材料情境中的逻辑关系、逻辑顺序无法作出准确的梳理。材料在部分学生头脑中呈乱麻状。因此,习题评讲应以厘清材料内在逻辑关系为第一要务。抽丝剥茧,删繁就简,厘清脉络与顺序,再解释选项自然就轻松、容易了许多。
学生的逻辑错误,也与缺乏逻辑学常识有一定关系。因此,高三复习中适度融入逻辑学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大有裨益。但也要警惕和避免喧宾夺主的不良倾向。历史课堂主阵地的内容主角是历史,逻辑是辅助历史教学的思维隐线,不能将历史课堂异化为逻辑学课堂,不能以逻辑取代历史。当然,其中也包括不能将逻辑常识过度深化的问题。故而,笔者认为渗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知识体系构建、史料解读与设问、习题评讲等高三常态课程内容中,适时渗透逻辑学基础知识,就如同讲唯物史观若干原理,将其置于日常教学中分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