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吉林市儿童医院 药剂科,吉林 吉林 132001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多由感染人类轮状病毒而发生。除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等原因外,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过敏,也会引起腹泻[1]。在小儿肠道感染疾病人群中,小儿腹泻占有一半以上。小儿腹泻临床表现除了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之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对患儿进行查体,可见其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小儿腹泻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当中,可引起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2]。小儿腹泻在世界范围内均为常见病,是一种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控制小儿腹泻的措施主要有补液、控制感染、保护肠黏膜、改善菌群失调等。中药治疗疾病是近几年医学研究的热门。康复新液是一种中成药,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胃肠黏膜创面微循环、消除水肿、抑菌抗炎等作用。因此,本次研究中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小儿腹泻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并就可行性进行分析。
纳入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从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取。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10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1~5岁,平均(6.77±1.23)岁;病程为1~6d,平均(2.02±0.71)d。观察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1~6岁,平均(2.62±0.85)岁;病程1~6d,平均(2.01±0.69)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腹泻;②年龄<6岁;③临床资料齐全;④家长对本研究知情;⑤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痢疾;②心脏、肝肾疾病、遗传、神经、代谢疾病;③对本研究中药物有使用禁忌;④近期使用其他方案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新液治疗。常规治疗:让患儿适量饮用糖盐水、补液盐及加盐米汤,防止脱水。具体剂量为20~40mL/kg。不可一次饮完,少量多次饮用。对呕吐症状患儿不可在呕吐后立即饮用。在保持30min无呕吐后才能应用。对已经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增加饮用剂量,可增加到50~100mL/kg。若患儿脱水症状严重,立即静脉补液。进行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予以纠正。为防止患儿因营养物质流失、吸收差等发生营养不良,应保持营养供给。在哺乳期间的患儿应正常哺乳,并适量添加米汤和水。对非哺乳期患儿可正常进食,但进食种类最好是面条、稠粥等。对已经有营养不良症状的患儿进行静脉营养支持,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温水冲服,每天3次;<2岁每天3~6g,2岁及以上每天6~9g,连续3d。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改善菌群失调,温水冲服,每天2次。1岁每次125mg,>1岁每次250mg,连续3d。根据细菌学分析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康复新液治疗:口服,每日3次,<1岁每次3mL,>1岁每次5mL,连续3d。安慰剂治疗:安慰剂具体种类为温水,口服,每日3次。<1岁每次3mL,>1岁每次5mL,连续3d。
观察指标共有四类,分别为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临床疗效分为三个等级:优秀、良好、较差。优秀:治疗措施实施2d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基本正常。良好:治疗措施实施2~3d,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基本正常。较差:治疗措施实施3d,临床症状未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仍然较差。有效=优秀+良好。计算临床症状环节时间时观察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发热。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头晕。家长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在患儿出院时口头询问患儿家长。总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总有效率的结果为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n(%)]
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缓解时间及病程的结果为P<0.05,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s)
表2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s)
注:*组间对比,P<0.05。
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结果为P<0.05,见表3。
表3 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n(%)]
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后组间家长满意度的结果为P<0.05,见表4。
表4 家长满意度的统计学分析结果[n(%)]
小儿腹泻在临床里较为常见。本病并非单一致病机制诱发的疾病,而是多种病因交杂结合,病原路径多样的消化道综合征,此类患者以大便频率提升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于儿内科疾病发病率的第二位。此类患儿若是病情较轻,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饮食限制和调节,逐渐自行痊愈,也有部分腹泻严重的患儿,因为反复腹泻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进而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使患者发生死亡。因而,对于小儿腹泻应给予密切的重视。
小儿腹泻的主要发病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其中又以6~3岁人群的发病率最高[3]。小儿腹泻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小儿的肠壁相对较薄,通透性强,因此无法有效屏蔽病原体。在肠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后,肠道黏膜上的绒毛会脱落,细胞结构会被破坏,从而为病原体的定植创造有利的环境,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4]。得不到有效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会不断加重病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出现精神或神经障碍。
对于本病的发生,临床上普遍认为有如下因素:①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儿胰腺和小肠的发育尚未成熟,因而其各类消化酶合成和分泌量不足,且消化酶本身的活性与成人相比也比较有限,因而进食普通食物时,无法耐受食物在材质和进食量上的随机大幅度波动。同时,儿童的水代谢旺盛,其每日体内水的交换量近4倍于成年人,其对缺水的耐受性较差,比成年人更容易诱发体液紊乱。②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需求旺盛,这是其摄食的生理性基础,但是一旦儿童摄入的食物和水分超过其消化系统单次承受力,必然会加剧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负担,使得消化系统难以正常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③儿童胃腺发育不完善,因而其胃腺分泌的胃酸量较少,且酸度有限,加之其代谢速度旺盛,胃排空比成人更迅捷,因而其摄入的食物和水分在胃内不能停留足够的时间,且胃酸难以发挥如成人一般强劲的杀菌力度,来杀灭食物和水分中的细菌,使得细菌进入儿童肠道内大量滋生并造成肠道感染。此外,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不足,胃肠道也无法合成和分泌足量IgA,使得儿童消化系统黏膜免疫防疫功能较弱。④儿童由于其肠道发育年限较短,多还无法构建成熟的肠道菌群生态,而肠道菌群生态本身就能够对肠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清除,儿童一旦由于各种因素如偏食、抗生素滥用等作用,极易造成肠道菌群生态紊乱,使得微生态免疫屏障消失,极易导致感染。⑤当前,人工喂养在儿童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母乳喂养时,新生儿及幼儿能在接受哺乳时从母体内获取大量免疫因子,这些因子能够在小儿消化系统构建之初弥补其消化道免疫的脆弱,代替消化道整体或部分行使免疫作用。而如果进行人工喂养,奶粉中并不含有这类珍贵的免疫物质,无法为小儿提供消化系统免疫替代。同时,人工喂养的食材和器皿本身若是清洗不完善就会携带细菌,经小儿口中进入体内。
控制小儿腹泻的措施主要有补液、控制感染、保护肠黏膜、改善菌群失调等[5]。肠道是主要的吸收水分器官,对人体体液平衡的盐分等都是通过肠道吸收的。腹泻的时候肠道功能紊乱,不能够充分吸收水分,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电解质是神经传导和细胞维持生命、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因此本次研究中,先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予以补液、调节酸碱失衡、电解质平衡。本研究中保护肠黏膜使用的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本研究中改善菌群失调使用的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是一种非致病性真菌类微生物制剂,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增强肠道防御力,对抗毒素,在受损的肠道黏膜上形成生物保护膜,恢复其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增强其肠道的生理功能,滋养肠道黏膜,提高肠道免疫力。本研究中使用的控制感染药品根据患儿细菌学分析结果选用,避免乱用抗生素的情况。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就是以美洲大蠊为原料,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的生物制剂[6],含有黏糖氨酸、多肽、多元醇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可加用适量温水,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康复新液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恢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对抗肠道中病毒、细菌,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小儿腹泻应用康复新液,获得的效果明显,在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家长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由此可见,小儿腹泻应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可行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