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背景下,对包括公立医院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在预算管理、管理绩效等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质量摆在了当前公立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
预算管理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 年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施行以来,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期通过强化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考评推进公立医院整体管理质量提升以及服务效能提升,进一步彰显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社会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具体来说,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考评工作的重要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公立医院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有效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持续发展以及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多元,公立医院在资金资源获得与使用上的矛盾日益凸显。加强对医院预算绩效的考评与把关能够将有限资源进行更加科学的优化配置,将有限资源的价值进一步发挥出来。
第二,管理绩效是国家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以来突出关注的重要问题,预算绩效不仅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同时预算管理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各项业务与医疗服务的开展。加强预算绩效考评是提升医院整体绩效管控质量的前提与基础。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在国家进一步深度关注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考评工作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在预算绩效考评及指标体系构建中所存在的一些固有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在预算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首先,预算管理制度与医院整体发展目标及未来发展战略结合紧密度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公立医院非营利性与社会公益属性,造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相对于企业或其他营利性医疗机构而言相对被动保守,不仅管理意识存在不足,财务管理在整体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影响力也十分欠缺。久而久之,财务管理与医院的整体发展逐渐脱节,难以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以及未来发展战略形成紧密联系。
其次,公立医院属于国家预算管理单位,虽然公立医院也能够依靠部分业务开展获得一定自营收入,但是国家预算仍然是医院最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以前,公立医院长期依循预算核算管理思路,在预算管理上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重预算重执行、轻考核轻追责的现象,导致预算管理、预算绩效考评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真实管理作用。
此外,在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问题上,也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例如预算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在维度划分上较为单一,许多公立医院仅仅从财务维度与业务维度两方面进行粗略划分,对于内部秩序、病患及家属满意度以及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个人成长等直接影响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未进行更加清晰的绩效指标设计,从而在预算绩效考核过程中无法体现相应的问题与成绩,制约了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作用。
同时,在绩效指标权重确认上,也往往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观念与态度。一部分公立医院认识到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医院持续经营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大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中的财务类指标权重,如成本收益率、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等,而对于客户维护维度的内容及指标,或者没有明确设置出来,亦或者权重占比较低,无法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医务人员此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部分公立医院将公立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公共医疗服务职能履行责任摆在财务指标之上,形成了与第一种模式截然相反的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公立医院侧重于社会公益性与社会服务职能履行是正确的,但过分不重视医院本身的经济收益与平衡收支,也会让医院陷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境地,这不仅给国家财政造成更大压力,对于医院本身而言也难以保障其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考评工作质量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在于管理意识与观念上存在一些固有偏差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于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与全面,同时在指标权重确认上也没有真正契合公立医院自身实际情况,没有找准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因此,让管理工作无法真正有效质量提升。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有效性,就必须从突出原则、划分维度、细化指标以及科学确认各指标权重等多方面入手。
(1)全面性原则。
鉴于前文中所提到了许多公立医院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或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种种问题与弊端。提出全面性原则能够有效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公立医院在进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实现更加全面兼顾各关键点,避免指标体系存在偏差。
(2)可行性原则。
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整个预算绩效考评乃至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的结果是否真实有效。可行性原则的提出是保证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避免假大空的重要原则。
(1)四维度兼顾公立医院服务与发展。
前文中提到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在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与不同侧重,从而导致其预算管理与预算绩效考核难以完全保证公立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财务、业务、市场、发展等四个维度确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整体框架。这一框架具有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点,同时兼顾了公立医院经济效益指标与社会效益指标两方面的重要内容,避免出现在指标设计上的明显缺失。
(2)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设计与权重。
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财务、业务、市场、发展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计,并细化具体指标。第一,财务维度。财务维度二级指标应包括收入预算执行率指标、费用支出预算执行率指标、成本收益率指标、收入增长率指标以及资产负债率指标。第二,业务维度二级指标包括各科室人均工作量情况指标、单一病种药品使用占比指标、单一病种医药耗材占比指标。第三,市场维度二级指标包括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指标、患者及家属投诉率指标、患者及家属投诉受理率指标以及投诉受理后患者与家属复核满意度指标。第四,发展维度二级指标包括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学习深造培训费指标、医院科研投入指标、医务人员及管理人员著作发表率指标、科研立项通过率指标、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指标。在权重确认上,以公立医院自身特点出发,必须兼顾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笔者认为在财务、业务、市场及成长四个维度的权重应确定为30%、30%、25%、15%(如表1)。
表1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除了优化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之外,完善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还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质量,实现财务管理部门与各科室信息交互效率,同时还需要就公立医院各项医疗服务项目及诊疗服务的具体需要,进行专门化的自动化财务管理软件设计应用。通过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来保障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能够得到充分贯彻与执行。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工作质量强化被摆在了当前各项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只有以全面性可行性为基本原则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够帮助医院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成效、促进医院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