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集聚、空间溢出与农业保险发展
——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研究

2022-08-31 08:45:06佟金萍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效应空间农业

单 玉,佟金萍

(常州大学 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国计民生。但农村自然灾害频仍、洪旱灾害严重,给国家及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仅2007—2019 年期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38 475.2亿元(《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2020年)》)。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规避农业风险的重要举措,承担着补偿农业灾害风险的责任,是世界贸易组织“绿箱政策”范围内允许补贴农业的重要政策手段。自2007 年实施农业保险补贴试点以来,农业保险发展迅速。据统计,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51.8 亿元增长到2019 年的672.48 亿元(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2020)》)。同时,保险产业随着金融资源的流动逐渐形成了集聚现象,截至2019 年,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的保险公司数量占全国的78.8%(数据来源于中国银保监会)。而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险产业,其发展是否会受到保险集聚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保险集聚背景下有效规避农业灾害风险有着深远的意义。

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早期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保险业与区域发展关系方面,随着保险资源的不断集聚,保险业发展的空间特性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保险集聚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且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溢出效应不显著,同时保险集聚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保险集聚现象逐渐呈现分化趋势。而对于农业保险方面,多侧重于研究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微观层面,是基于农户个人行为调查数据,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农户种植规模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的研究;二是宏观层面,是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如自然灾害概率、农业保险供给数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的研究。此外,针对农业保险空间特性的研究比较少,只有如黄琦等人认为,农业保险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且呈现出稳态收敛的趋势等。

总体来看,针对微观农户个人行为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分析较全面,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视角。然而,随着地区之间资源的流动,各经济单元体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分析农业保险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目前从农业保险发展的空间特性,以及宏观层面的空间溢出效应入手进行研究的文献较为稀少。基于此,本文引入保险集聚作为影响农业保险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空间视角研究保险集聚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以便能较全面地阐释保险集聚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

一、作用机制与假设提出

(一)保险集聚对本地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效应

保险集聚整体而言可以提高区域间的融资率,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信息交换成本,提升保险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进而间接提升集聚区域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保险从属于金融产业,其基础功能就是融资。金融产业作为媒介通过融资为企业的生产运作提供支持,加快市场的资金流转,提高融资效率。在这一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保市场调研的投入,同时不断推动农业保险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业保险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断补齐农业保险发展中的短板,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此外,程肖芬(2007)指出,保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在于保险企业的集聚能力,即保险产业集聚还可以显著提高竞争力,促进创新活动,提高集聚区域保险企业的生产率,便于发展保险业务外包业务。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保险集聚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间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保险集聚对邻近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正向溢出效应

农业保险的发展在地理空间上存在交互影响。在金融地理学理论中,信息外溢是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域损耗等因素,非标准化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损耗,因而邻近地区的信息更加有效。同时,邻近地区的保险业态具有趋同性,更能发挥保险集聚中心的连带作用,通过保险基础设施的共享、技术创新协同等方式促进邻近地区的农业保险发展。当然,保险集聚对农业保险的空间溢出效应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了周边农业保险的创新驱动。农业保险是一项服务产品,其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需要专业性人才,而保险集聚正是加强人才储备的最佳契机。在保险集聚区域内,有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和企业,这会加剧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同时加快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促成地区之间农业保险的共同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2:保险集聚通过信息共享、人才储备,促进农业保险创新驱动,最终对农业保险产生促进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

二、保险集聚与农业保险测算及分析

(一)保险集聚水平测算及分析

一般而言,考察一个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主要有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指数、G 指数等,由于区位熵指数能够消除地区规模差异因素,能很好地反映地区空间要素分布情况,因此本文选用区位熵指数(Agg)来测算保险集聚水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FS、S代表i 省保费收入和i 省常驻人口数,FS、S 代表28 个省份的保费收入和常驻人口数。Agg的值越大,表明i 省的保险业的相对集聚程度较高。由式(1)测算出我国31 个省市2007—2019 年保险行业的区位熵指数,并使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各省的区位熵指数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绘制2007 年和2019年的保险集聚空间分布图,如图1 所示。

图1 中国省域保险集聚空间分布

从图1 可以看出,2007年,集聚水平高于2.54的省市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其余省份的区位熵指数均在1.4以下,其中个别省、市、自治区(广西、西藏、贵州、青海)的区位熵指数低于0.52。2019年,集聚水平高的省份维持不变,其余省、市、自治区的区位熵指数轻微下降,其中广西、西藏、贵州、青海四省的保险集聚水平仍然较低,但与2007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提升。由此表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保险集聚发展水平较高的较少,且部分省、市、自治区之间的保险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次,纵向对比发现,各省、市、自治区保险集聚水平增减有所不同,其中北京、上海等保险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近几年集聚能力有所下降,集聚水平整体下降幅度较大,此外,中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集聚水平有显著的提升,而西部部分省、市、自治区的集聚水平虽有一定的提升,但仍处于我国保险集聚发展最慢的地区。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保险集聚整体呈现较低水平,东部地区部分省、市、自治区保险集聚水平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中西部部分省、市、自治区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总体发展形势较严峻。

(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测算及分析

目前,衡量农业保险发展的指标主要有农业保险保费、保险密度(深度)和综合指标等。各个指标良好发展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借鉴以往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经验基础上,将从保险规模、市场结构和持续性这三个维度综合起来考量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构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2008—202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2020年)》。

表1 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①由于2012年之后农林牧渔从业人员的数据缺失较严重,因此本文采用乡村人口代替。

利用上述方法,测算出31 个省份在2015—2019年的农业保险发展综合得分,如表2 所示。从综合得分和排名来看,排名前十三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四川、湖南、安徽、河北、河南、吉林、江苏、山东、辽宁和云南,通过对比可以发现,13 个粮食主产区中除了江西和湖北农业保险发展较低,其余主产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较高,且31 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发展态势良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表22015 —2019 年中国省、市、自治区农业保险发展综合得分

续表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

(一)模型构建与方法解析

1.模型设定。为了考察保险集聚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的空间效应,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参数。常用的空间模型分为空间杜宾(Durbin)、空间滞后(SLM)与空间误差(SEM),SLM 模型主要侧重考察因变量的空间相关性,SEM 侧重考察随机扰动项的空间影响,两者均为Durbin 的特殊形式。因此,本文选择更具代表性的空间Durbin 模型,构建如下空间面板Durbin 模型:

式(2)中,下标i 代表地区,t 代表年份,API代表农业保险发展水平,X为解释变量,包括保险集聚水平和控制变量,W 为空间权重矩阵,μ、τ表示空间与时间固定效应,ε为误差项。

2.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空间权重矩阵表达了区域之间各种属性方面的空间关联模式,确定其形式是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的前提。各地区之间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差异可能会产生结果的差异,因此本文构造了三种权重矩阵进行对比,分析区域间地理以及经济的空间联系。

W1:0-1 权重矩阵,若两个地区相邻,则权重记为1,不相邻则为0,且对角线元素都为0。

W2: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当i≠j 时,权重设为第i个地区在t 时间内的人均GDP 与第j 个地区在t 时间内的人均GDP 之差的绝对值的倒数,当i=j 时,权重值设为0。

W3: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当i≠j 时,权重设为第i个地区与第j 个地区之间地理距离平方的倒数,当i=j时,权重值设为0。

(二)数量来源与变量说明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首先,由于农业保险的独特性,很多城市并未展开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因此本文将在省级层面上展开分析;其次,考虑到2007 年国家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之后,31 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较为齐全,故本文将样本区间定为2007—2019 年,样本地区选取我国31 个省份。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统计年鉴(2008—2020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2020 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2020年)》。

2.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以利用熵值法测算的农业保险综合得分为指标。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保险集聚水平,指标测算参见式(1)。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在宏观层面上,第一,考虑农业发展水平。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当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地区农业经济总量越大,农业保险业务也会越多,因此指标选择农业总产值(TAO)。第二,供给因素。由于农业保险的提供对象是农户,其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保险公司必须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才能确定是否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为此本文以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数量(QIC)来反映供给因素。在微观层面上,其一,考虑农业风险规避的需求。自然灾害频仍,农业生产损失严重,购买农业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损失,而自然灾害的直接风险指标就是农业受灾面积,因此指标选择农业受灾面积(AA)。其二,农业经营发展的需求。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规模越大,面临自然灾害时造成的损失概率越大,因而更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为此,指标选择种植面积(PA)。同时,当农户对农业保险存在需求时,经济能力是其购买农业保险产品的前提条件,故利用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PCI)作为其经济能力的指标。上述所有价值变量均以2006 为基期,采用农村CPI 指数进行平减,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3。

表3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空间溢出效应检验

基于前文空间杜宾模型的设定,本文使用Stata15.0分别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模型进行极大似然估计。对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检验上,表4 中列出了稳健的LM检验,表明应采用空间计量方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LR检验可以看出,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均无法拒绝空间杜宾模型,因此前文设定的空间杜宾模型更为合适;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选择上,依据豪斯曼(hausman)检验结果,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在时间空间固定效应形式的选择上,应选择双向固定效应形式。

表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二)检验结果

从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见表4),得出以下结论。

1.仅在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保险集聚才对当地农业保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验证了假设H1,即表明我国保险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当地农业保险的发展,且地理位置发挥了主要作用,且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各地区之间的空间依赖性。同时,从固定效应模型与空间溢出效应模型的系数来看,保险集聚的系数值都是0.4 左右,说明保险集聚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力度不足,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充分利用保险集聚带来的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保险+”的金融产品,促进农业保险多领域、深层次发展。

2.仅在邻接矩阵作用下,保险集聚促进了周边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一个地区保险资源集聚,再加上当前交通设施发达,邻近地区之间交流日益密切,部分保险资源很大程度上会流入邻近地区,提高邻近地区资金储备、丰富保险专业知识,进而吸引更多专业性企业的入驻,最终通过完善农业保险产品的运营体系来提高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这很好地验证了研究假设H2。

3.在控制变量中,主要显著变量是农业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在邻接矩阵作用下对当地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起到显著性促进作用,同样在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下对周边地区农业保险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且系数值均在1 左右,表明农业发展水平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保险资源的集聚带来了一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的集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同时邻接省份也会受到保险集聚带来的优势,并充分利用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促进当地的保险集聚水平,从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

利用我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指标测算保险集聚水平和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分别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保险集聚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得出相关结论。一是省际检验发现,保险集聚对本地农业保险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地理因素作用下才显著,表明目前保险集聚对农业保险的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依赖于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依赖性。二是仅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下,保险集聚对邻近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外溢效应,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显著性结果不一致,表明在不同空间矩阵下,保险集聚对邻近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作用方向与作用程度存在差异性。

针对保险产业集聚对农业保险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结果,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首先,各地区应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发展体系。一方面,保险集聚水平高的地区,要持续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覆盖范围和农业保险产品的险种类型,加大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保险集聚水平低的地区,应积极建设保险集聚中心,不断提高农业保险发展的保险资源,共同推进保险集聚与农业保险发展。其次,各地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保险集聚辐射机制。保险集聚对农业保险影响的空间外溢效应要求各地区应弱化边界效应,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区域的保险业务合作。最后,积极扶持经济落后且农业薄弱地区的农业保险发展,在充分发挥先进地区示范作用的同时,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促进邻近地区的跨边界合作,推动资源的横向转移,实现整体保险集聚和农业保险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效应空间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空间是什么?
懒马效应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创享空间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