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坤
(扎兰屯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扎兰屯 162650)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多由子宫内膜增生所致[1]。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病因,但有专家指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患有子宫内膜炎及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有关[2]。其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上出现单个或多个、不同最大直径的光滑肿物,严重时可致患者月经量增多、不规则流血、经期过长及不孕等症状[3]。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及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控制患者症状,无法根治,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清除病灶、改善患者不规则流血等症状,使月经恢复正常[4]。手术治疗常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但由于创面大而对患者伤害较大,且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随着妇科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良,宫腔镜下电切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无切口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基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扎兰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 例,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和对照组(45例,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5.31±5.6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1±0.57)年;生育期患者30例,更年期患者15例;多发性息肉21例,单发性息肉24例;子宫异常出血10例,不孕症5例,痛经21例,其他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47岁,平均年龄(35.68±5.4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5±0.52)年;生育期患者28例,更年期患者17例;多发性息肉25例,单发性息肉20例;子宫异常出血8例,不孕症4例,痛经18例,其他1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息肉类型、症状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扎兰屯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第4 版)[6]中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②既往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③对手术、麻醉药物无禁忌证或过敏史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子宫内膜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占位性病变、子宫内膜癌、功能性出血等疾病者;②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者;③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存在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患者;⑤有其他生殖系统手术史(不含生育史)。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前2 h于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96,规格:0.2 mg/片)软化宫颈,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膨宫液,维持宫腔压力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患者静脉麻醉后采取截石位,消毒会阴部、阴道及宫腔,置入手术钳牵拉宫颈并仔细探查,再放入扩宫棒(西安美佳家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型号:K8圆头),扩宫至8号,膨宫液流量为 100 mL/min,再采用宫腔镜(江苏佳华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型号:SY- SHREKHD801)探查息肉所在位置、数目及直径,采用刮勺将息肉彻底刮除,并采用负压吸引器(济南童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KD-3090A1)清除残余的息肉组织,再次利用宫腔镜探查病灶处息肉刮除效果,直到彻底刮除干净为止。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消毒、麻醉操作同对照组,使用扩宫棒扩宫至8号,置于宫腔镜内进行膨宫,流量为150 mL/min,采用高频电切仪(武汉医捷讯安商贸有限公司,型号:MC-GZ130)完整切除息肉基底部,功率80 W。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切除病灶旁子宫内膜,再用负压吸引切除子宫内膜息肉组织,最后用电凝止血,功率为50 W。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完全切除息肉病灶,1年内无复发,月经恢复正常;有效:息肉大部分切除,月经恢复正常;无效:超声提示息肉复发,月经有改变[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肘静脉血5 mL,采用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上海领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定患者血清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④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月经正常率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月经正常率及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宫腔粘连)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观察组 45 14.69±2.34 14.12±1.67 4.36±0.69对照组 45 18.69±2.39 15.83±1.52 5.67±0.71 t值 8.022 5.080 8.876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E2、FS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孕酮;FSH:促卵泡激素;E2:雌二醇。
组别 例数 P(μg/L) FSH(mIU/L) E2(μ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1.51±0.09 0.41±0.06* 7.61±3.41 5.57±1.62* 37.43±4.53 34.46±4.26*对照组 45 1.48±0.15 0.56±0.08* 7.78±3.49 6.24±1.52* 37.12±4.61 35.53±4.29*t值 1.150 10.062 0.234 2.023 0.322 1.215 P值 0.253 0.014 0.816 0.001 0.748 0.008
2.4 两组患者复发率、月经正常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月经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发率、月经正常率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炎症造成子宫内膜组织增生,并以单个或多个形式出现在宫腔内的息肉状赘生物[8]。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很高,前期症状不明显,经常被忽略,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不孕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阴道出血、痛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9]。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常采用手术治疗,宫腔镜下刮宫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常用的方法,但由于息肉容易复发,偶尔有恶变,而刮宫术具有盲目性,且对患者子宫伤害较大,同时容易引发较多的并发症。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宫腔镜下电切术逐渐成熟,可在宫腔镜的引导下获得清晰术野,准确定位息肉,通过电切割技术快速彻底切除息肉,以降低术后复发风险[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可使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使出血率降低,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疗程。考虑原因,宫腔镜下刮宫术虽能将患者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有效刮除,但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期刮宫术不能对患者子宫底部及角部开展全方位刮除,易造成息肉残留,且对患者子宫壁伤害性较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程。而宫腔镜下电切术通过宫腔镜引导,通过被动式电切环将息肉病灶从子宫壁根部快速、准确地切除,不会在子宫壁上留下切口,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其治疗效果更为彻底,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E2、FS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月经正常率高于观察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更有利于月经恢复正常。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P、E2、FSH是临床上常见的性激素指标,宫腔镜下电切术可尽量保证子宫内膜组织的完整性,还能彻底清除息肉组织,减低术中出血量,使疼痛感减轻,能减少对患者子宫内膜的损害,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促进患者恢复,使神经内分泌更快运行,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使月经恢复正常[11]。在处理息肉方面,从根部迅速拔出,术后患者残留息肉的可能性较低,能明显减低术后复发率,且术后创面较小,不易感染。
综上所述,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相比,宫腔镜下电切术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性激素水平,更有利于月经恢复,使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