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广善,刘世生,宋振威
(甘肃省陇南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分站,甘肃 陇南 746000)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陇南市是甘肃省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也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对陇南市的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对新时代更好地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及建设美丽陇南具有重要意义。
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甘肃省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辖1 区8 县(武都区、文县、宕昌县、康县、成县、徽县、两当县、西和县、礼县),199个乡镇(街道)。地理位置为东经104°01′19″~106°35′20″、北纬32°35′45″~34°32′00″,东接秦巴山地,与陕西省凤县和宁强县、勉县、略阳县接壤;西依甘南高原,与迭部县、舟曲县和岷县相接;南抵四川盆地,与四川省青川县、平武县和九寨沟县毗连;北与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相邻。东西长237 km、南北宽230.5 km,总面积2.792 3 万km2,占甘肃省总面积的8.7%。陇南市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境内高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 187 m,坐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 m,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全市气候在横向分布上分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三大类型,年平均气温9~14 ℃,≥10 ℃的积温2 100~4 800 ℃,耕地面积约为5 586.7 k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0%,年平均降雨量400~1 000 mm,无霜期160~280 d。
陇南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甘肃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以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为主,白龙江中游沿岸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根据《甘肃省水土保持区划》,陇南市共分为6 个水土流失类型区:Ⅱ1-1 西礼黄土丘陵区、Ⅱ1-2 小陇山南坡森林区、Ⅱ1-3 徽成丘陵盆地区、Ⅱ1-4 天武土石山林区、Ⅱ1-5 岭南高山深谷区、Ⅱ1-6 白龙江石山森林区。西礼黄土丘陵区和岭南高山深谷区是全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侵蚀强度高,其中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干流及支沟滑坡泥石流分布广泛,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土壤年侵蚀模数高达10 000 t/km2。
通过收集资料,查阅计算不同时间节点陇南市的水土流失面积。1983 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5 983.6 km2;1990 年全国第一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7 768.0 km2;2000年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显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7 825.34 km2;2011 年全国水利普查显示,全市水土流失面积6 881.28 km2。2018 年实现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
2011 年、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陇南市水土流失总面积分别为6 881.28 km2、6 584.97 km2、6 483.94 km2和6 384.47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4.72%、23.65%、23.39%和22.93%。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分别为2 611.26 km2、5 207.58 km2、5 398.92 km2和5 230.63 km2,中度侵蚀面积分别为2 066.98 km2、876.35 km2、701.09 km2和746.98 km2(表1)。陇南市土壤侵蚀强度和对应的侵蚀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即侵蚀强度越高,其所分布的面积越小。
陇南市水土流失面积呈逐年减小趋势。与2011年相比,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了296.31 km2、397.34 km2和496.81 km2;与2018 年相比,2019 年和2020 年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减少了101.03 km2和200.5 km2;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67.29 km2(图1)。
图1 陇南市水土流失面积动态变化
2011—2020 年陇南市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趋势因侵蚀类型而异。就轻度侵蚀而言,与2011 年相比,2018 年、2019 年和2020 年的侵蚀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2 596.32 km2、2 787.66 km2和2 619.37 km2,2019 年增加幅度最大,2020 年小幅回落;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剧烈侵蚀4种侵蚀强度的侵蚀面积总体减小。2011—2019 年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的面积分别减少了1 190.63 km2、811.66 km2、666.96 km2和223.38 km2,中度侵蚀减少的幅度最大。2019—2020年轻度侵蚀面积略有减少,中度侵蚀面积、强烈侵蚀面积略有增加,极强烈侵蚀面积、剧烈侵蚀面积基本持平。从图2 可以看出,轻度侵蚀面积最大,其次是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就2020 年而言,轻度侵蚀面积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81.93%,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的占比分别为11.7%、4.41%、1.71%和0.26%,显著低于轻度侵蚀。
表1 陇南市年度水土壤侵蚀强度及面积
图2 陇南市不同侵蚀强度的水土流失面积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水土流失就得到国家重视,被纳入国家计划之中,我国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取修筑水平梯田、水土保持造林、水土保持种草、封山育林、封坡育草、建设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陇南市自1988 年被列入“长治工程”以来,先后实施了7 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对450 条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 644.7 km2,治理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长治工程”的实施使陇南市的水土流失得以遏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人工造林种草、高标准农田建设、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20 年,陇南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 130.4 km2,其中新修水平梯田1 944.5 km2、营造水土保持林3 639.1 km2、发展经济果林1 081.0 km2、种草568.7 km2、封禁治理2 730.2 km2、农耕及其他措施1 166.9 km2,修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2 470 座。经多年综合治理,陇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据调查,已竣工的小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0%~80%,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了1~2 个等级,土壤侵蚀量减少了60%以上。
近20 年来,陇南市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特色经济林及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长江生态保护屏障等项目,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同时,依托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建成了山地油橄榄、花椒、核桃、苹果等产业基地。截至2021 年,陇南市林地总面积达18 960.0 km2,其中成林地12 603 km2,森林覆盖率达45.3%;草地总面积3 756 km2,植被覆盖度达69.4%;经济林果园面积达5 819.33 km2,产品产量达79.3 万t,总产值达121.2 亿元。
以《水土保持法》修订实施10 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运用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断丰富拓展宣传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纪念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营造了社会各界关心、重视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按照“两区”划分,积极开展预防监督保护工作,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加大了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和监督检查频次,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履行水土保持法定责任与义务。2015—2020 年监督生产建设单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1 706 件,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率100%;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0 706.58 万元,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费23 072.97 万元;共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495 起,强制执行14 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促进了水土保持大发展,“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逐步落实到位,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水保+特色产业”“清洁小流域治理+旅游开发”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5—2020 年社会资本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费4 158.22 万元,为陇南市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
适时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复核、施工过程的督促检查及峻工验收后的复核工作。工程开工前明确了项目法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负责,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负总责。协同参建各方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落实好工程建设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管,确保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各项效益的发挥。
陇南市水土流失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2011—2018 年减幅较大,2018—2020 年趋于稳定。轻度侵蚀面积2011—2019 年呈逐年增加趋势,2019—2020 略有回落;中度侵蚀、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和剧烈侵蚀的面积2011—2018 年均显著减少,2018—2020 年趋于稳定,中度侵蚀面积的减少幅度最大。在以后的水土流失防治中应重点关注西礼黄土丘陵区和岭南高山深谷区,尤其是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干、支流滑坡泥石流分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