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斌,冯 静,沈 彤,申 振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101)
滑环主要是用来传输电源和信号的机电装置,主要的零部件有接触电刷组件、导电环、刷架座、主轴等部件,通过接触电刷组件与导电环滑动接触来传递电流、信号等。目前广泛应用的汇流环接触结构形式主要有活塞式结构、簧片悬臂式结构、金属刷丝结构等。这3种结构的接触形式各有优缺点,其中悬臂式结构靠簧片产生接触压力,在簧片末端安装触点,触点磨损量较少,压力在很长时间内可以保持稳定,对于传输大电流,可采用簧片并联方式。本文以触点与导电环的接触形式进行接触应力分析。
吴加俊等以单丝电刷与导电环为接触对象,基于赫兹理论推导出了接触应力解析公式,并通过有限元软件 ABAQUS模拟仿真分析,将有限元分析与理论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公式的正确性。周文韬等对单丝电刷导电滑环进行了二维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建立了导电滑环机械磨损寿命预测的理论公式。马春生等针对一种新型大功率滚动式汇流环装置,利用三维软件 Solidworks 进行参数化建模,然后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后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内、外环上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文广对以某滑动式汇流环的主要结构——金属丝-环芯摩擦副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考察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研究转速和冲击载荷大小对其瞬态响应的影响。
本文以触点与导电环为接触对象,将其抽象为球体与凹槽面的接触形式,给出基于赫兹接触应力的公式,并基于Matlab设计了接触应力的图形用户接口(GUI)界面,利用Ansys Workbench 对模型进行接触应力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为接触组件的耐磨特性做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导电滑环现实中的工作状态如图 1 所示,电刷通过与导电环接触产生弹性力,电刷作为风电滑环核心零件,由贵金属电刷触点、弹性刷臂组成。电刷末端焊有触点,靠弹性力触点与导电环保持稳定接触。
图1 触点导电滑环工作原理图
为了简化分析,取触点与导电环接触的那一部分进行分析,将导电环简化为圆弧凹槽结构,凹槽半径为,触点为光滑的半球体结构,半径为,凹槽圆柱体的半径为,两者在刚刚接触还未变形时,只有一个公共的点对点接触点,如图 2所示。由此,该几何模型就被抽象为圆弧凹槽面与半球体接触的状态。
图2 触点导电滑环接触模型
根据文献[7]提供的任意曲面的赫兹型点接触问题的求解,赫兹认为在接触区域,曲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1)
接触区域的接触应力分布与接触区域点的位置有关,在接触区域中心点的应力最大,边缘上的应力为零。一般假设接触应力呈半椭球状分布:
(2)
式中:表示接触区域的最大接触应力;,表示接触区域椭圆的长轴与短轴。
根据接触应力与外力平衡的关系:
(3)
式中:表示受到的外力。
这样求解接触应力就变成了求解、、在考虑接触变形过程中必须满足协调方程,利用波西呢斯克解,得到接触区域参数如下:
(4)
至此,最大接触应力就可以求得。近似计算方法参考文献[7]的第2种近似计算方法。
为了方便计算接触应力与接触变量,特设计了GUI界面,采用文献[7]第2种近似计算方法的GUI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触点接触应力GUI界面
为了实现对触点电刷接触的有限元仿真分析,设计以下利用 Ansys Workbench14.5软件进行仿真的分析流程:
(1) 首先,在 Ansys Workbench14.5里建立触点与导电环的接触模型,触点的材料为 AgNi,密度=10 g/cm,弹性模量=88 GPa,泊松比=0.31,触点半径=0.8 mm,导电环材质为铜,半径=25 mm,凹槽半径=8 mm,弹性模量=105 GPa,泊松比=0.34。为了节省计算机资源,这里只取导电环与触点接触的部分分析,并利用四分之一模型进行分析。
(2)网格划分:网格划分采用Ansys Workbench14.5自动划分的方式,这样划分出来的网格并不能保证接触状态的计算精度。为了保证接触计算的精度,触点与导电环的接触区域采用 Sphere of Influence 的局部网格划分方式进行精细划分,共生成有限元单元150 399个,建立的网格有限元模型,如图 4 所示。对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与约束,进行求解,求解的载荷0.12 N的接触应力图如图5所示。有限元解与理论解的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有限元解与理论解误差相差不大。
表1 触点与导电环接触有限元解与理论解结果对比表
图4 触点接触有限元模型
图5 载荷0.12 N下的有限元解
(1) 将触点和导电环的接触抽象为圆弧凹面与半球体接触的几何模型,结合深沟球轴承有关赫兹接触应力的公式,给出圆弧凹面与半球体接触的解析公式。
(2) 为了方便工程计算,编写了基于解析公式的MATLAB的GUI界面。
(3) 基于ANSYS WORKBENCH对接触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了不同载荷下的有限元解,将有限元解与理论解进行分析对比,2种解误差较小,验证了解析公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