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慧
小儿肺炎是现阶段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肺炎患儿由于年龄的特殊性,机体各重要脏器未完全发育,抗病力较差,相对容易在病原微生物侵袭感染下致病,进而表现出发热、咳嗽、气促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成长发育。目前临床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并且相关资料显示,在小儿肺炎患者治疗期间辅以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加快其病情恢复有明显作用。优质护理服务(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是近年来临床重点提倡的新型护理策略之一,其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最终达到提高干预效果、加快病情康复的作用。本研究以40例儿科肺炎患儿为例,就该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结果较满意。具体示下。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儿科接受系统诊疗的4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条件:①经临床影像学手段证实,并且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相关的判定依据;②年龄1~12岁;③患儿家属知情,且已签署相关入组协议。排除条件:①伴严重先天性疾病;②伴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③合并其他感染问题;④患儿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等。以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男童12例,女童8例,年龄最低1岁,最高12岁,平均(6.58±1.48)岁;病程最短1d,最长7d,平均(3.22±0.85)d。观察组男童10例,女童10例,年龄最低1岁,最高12岁,平均(6.62±1.50)岁;病程最短1d,最长7d,平均(3.25±0.82)d。两组间的基本数据信息(如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经SPSS20.0软件分析,显示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比类研究。
对照组患儿予以基础性护理,主要对患儿实施基础体征监测,给予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并对症处理并发症等措施。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包括:①心理疏导和教育。主动与患儿及其家属交流,详细掌握患儿及家属的情绪状况,针对其表现出的恐惧、担忧等负性情绪给予针对性安抚;通过轻拍手背、奖励小玩具以及播放儿歌等方式,尽可能消除患儿的负性情绪,并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患儿及家属科普该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方法、护理流程、注意事项等,以提高配合度。②强化病情监测。增加巡视病房的频次,密切监测患儿的面色、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基础体征,若有异常即刻告知医师处理;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者,需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氧疗处理,以缓解缺氧症状;对于发生肌张力升高者,需给予使用牙垫,以防咬伤。③体温护理。叮嘱患儿家属定期使用温热毛巾为患儿擦拭身体,并定期给予体温测量,每1小时测量1次,若发现患儿的体温在38.5℃以上,则需予以药物控制体温。④呼吸道护理。指导患儿多卧床休息,若有喘憋症状出现,可协助其改为半卧体位;指导患儿正确咳嗽,并指导家属协助轻拍患儿的背部,以促进排痰;部分年龄较低无法自主排痰者,可予以吸痰;对于痰液较黏稠者,可考虑给予雾化处理。⑤家庭式关怀。为患儿营造温馨且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于尚未断奶的患儿,可为其提供奶粉、纸尿布等物品,并提供全天候热水服务;部分节假日住院患儿,可为其准备一些小礼物,同时精心布置室内环境,如在墙上粘贴卡通动画、播放儿歌等,以给予患儿家庭式关怀,增进护患感情。
①患儿依从性:使用自制依从性评定问卷(100分)调查,其中可顺利配合各项工作,且未出现明显抵触行为,记为完全依从(≥90分);有轻微抵触行为,但在接受干预后可完成相关治疗及护理内容,记为部分依从(70~89分);若抵触行为较明显,影响到治疗及护理,记为不依从。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患儿占比。②肺功能:于干预前后采用购自美国麦加菲公司的肺功能仪(型号:Platinum Eliet DL型)测定,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1)以及二者比值(FEV1/FVC)。③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和统计,问卷克朗巴哈系数为0.779,从环境秩序、护理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调查,总分100分,85分以上为很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很满意+基本满意)家属占比。
观察组患儿经调查统计,显示治疗依从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患儿治疗依从率60.00%(12/20),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的调查结果[n(%)]
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及FEV1/FVC)在干预前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该3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的FVC、FEV1及FEV1/FVC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同干预阶段肺功能指标的记录结果(±s)
观察组、对照组调查显示的家属满意度依次为95.00%(19/20)和65.00%(13/20),观察组相对较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的调查结果[n(%)]
肺炎属于儿科门诊的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小儿由于年龄较小,机体抵抗力不及成年人,使其极易在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下发生感染。因气道、肺脏等脏器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够将呼吸道炎症时的分泌物进行有效清除,使其较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另外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也极易在外源性以及内源性致热因素的影响下产生高热甚至是超高热症状。若以上肺炎症状无法得到尽早规范处理,甚至可发展为重症肺炎,进一步加重对患儿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的危害。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多数患儿在配合临床诊疗方面不够积极,因此需要适当给予干预和指导。常规护理虽可基本满足小儿肺炎的诊疗需求,然而内容较单薄、不够具有针对性,干预效果往往有限,亟须寻求一种更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提升患儿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服务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注重对患者的多方位、全面化指导和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其内容涉及范围更广,针对性更强,故而也更贴合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要。自2010年国家卫生部倡导和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优质护理服务在国内临床的实施已初步取得成效。多项研究表明,在小儿肺炎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其病情的早期康复。周静等人在一项关于10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研究中,表明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遵医率明显提高,同时其肺功能指标在干预后较对照组也有更明显的改善。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至儿科肺炎患者的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患儿依从率、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该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值(FVC、FEV1及FEV1/FVC)在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也有更明显的改善(P均<0.05)。提示在儿科肺炎患者群体中,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的应用可行,有助于促进患儿的尽早康复,这与姜静等人研究以及卢红燕等人观点均存在较大相似度。分析认为,优质护理服务方案依据儿科肺炎患儿的生理及心理设计,其中针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教育,可从心理、认知两个层面有效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更主动配合各项诊疗活动;针对病情、体温及呼吸道的干预,可警惕不良事件发生,如心力衰竭、受寒以及呼吸道不通畅等,能够为患儿病情的早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加快肺功能恢复,而患儿在诊疗期间得到精心照护,康复速度加快,也可减轻患儿家属的担忧,使其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和支持。
综上所述,对儿科肺炎患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可行策略,对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加快其肺功能恢复、提高家属满意度等均有良好助益,可做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