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笑玮 于元元 张国民
(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80)
文化软实力已然成为国家、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档案作为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文化的关键载体,在维系社会记忆、强化家国认同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而言,推进档案参与社会记忆建构最为直接、便捷的方式便是开发有区域特色的档案资源。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具备稀缺性、即时性、区域性等特点,是整个档案资源体系中最具人文历史底蕴的一类。充分考察现在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剖析成因,准确的把握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探究科学化、体系化的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策略对传承地域记忆、建构社会认同大有裨益。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以“地域特色档案”进行主题检索得知,目前国内关于“地域特色档案”研究成果数量较少,仅有32篇,且研究起点较晚,从2006年开始才有较为零散的研究成果出现。通过对检出文献的调查分析,近年来关于地域特色档案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地域档案收集、管理等工作环节的业务探讨,即在对某一地域档案部门资源开发工作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对地域特色档案工作的认识。如沈卫新通过对吴江市档案局档案资源开发工作、成果的研究,总结了“发掘馆藏资源-整合部门职能-建立特色总库-培养文化人才”的地域特色档案开发路径[1];付永革在《对区县档案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一文中针对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在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进行了全面的论述等等[2]。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以《社会记忆视域下的地域性档案资源生态研究》(张芳霖、唐霜)为代表。该文分析了地域性档案资源的生态结构(档案资源—人、管理—环境)及其特点、意义,提出了“资源建设-人的建设-管理建设-环境建设”的地域性特色档案生态建设路径[3],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为地域特色档案的理论研究提供了范本和思路。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地域特色档案的研究呈现出重经验总结、轻理论建构的特点,观点相近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在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兼顾工作实际和理论建设,以工作经验促进理论更新、以理论建设指导工作推进,形成良好的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建设格局。
地域特色档案是反应某一地域内乡俗风情、人文历史、精神文化、物质传承等多种形式的历史活动记录,是建构区域记忆、促进地域文明传承与文化延续、推动区域认同与外部认同的重要载体。
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注重信息数字化的质量和人文关怀性的提升,利用数字化技术、数据处理技术、VR/AR技术、区块链技术、机器语义分析与挖掘技术等推进地域特色档案的全过程价值维系,尤其是中后端价值的多维度开发,为更宽范围、更长久的价值发挥创造条件,为多元化的用户需求提供优质的个性化的档案资源服务。
1.3.1 区域性
地域特色档案的区域性是指其形成来源和作用范围具备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乡风乡俗、人文历史,在此基础上孕育了独有的特色档案资源[4]。这些地域特色档案资源也反作用于该地域内的人和物,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档案更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对于建构区域认同和社会记忆有着独特的作用。
1.3.2 分散性
地域特色档案的分散性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地域特色档案产生于地域内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或随时令而起,或由主观产生,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凡是能够反映地域主题、风格、人文等的生产创造活动、人物、团体、组织等都可以成为地域特色档案的形成主体,这些主体在区域内同样没有固定的、规律性的分布方式,分散性强。
1.3.3 丰富性
地域特色档案由于来源于某一地域内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包括不同行业、领域、组织等,形成主体和形成活动的多样性使地域档案更具丰富性,各种形式的档案都具备独特的反映自身专业特性的载体与内容特征。
首先,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地域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它还原了某地域内最原始的乡俗风情、人文历史、精神文化、物质传承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烙印,开发地域特色档案是传承与弘扬地域特色文化的有效手段,也将是促进地域内文化认同、维系社会记忆完整性的重要途径。
其次,开发地域特色资源有助于推动地域内档案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地域特色档案资源拥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思想、文化、精神等多种价值,进行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尝试,通过开发贴近社会文化需求的档案文化成果实现对地域文化、经济的宣传与域际交流,有效带动地域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进行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部分地区的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仍处于初始或滞后的状态。笔者通过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包括工作传统影响、档案意识差异和保守态度限制三个方面。
长期以来的档案收集工作以国家体制内的档案为主体,对于分散的、多元的地域特色档案没有形成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收集渠道。地域文化特色档案大部分仍散存于民间, 有的甚至从未有人进行过收集与整理, 有的甚至早已失传。以北京市延庆县档案馆为例,其馆藏档案绝大部分仍是建国后各机关、事业单位形成的文书档案,占馆藏档案总量的81%;科技、财务、普查、婚姻、土地等门类的档案占馆藏档案总量的18.9%;涉及地方特色档案的内容少之又少, 仅占馆藏档案总量的0.1%左右[5]。很多情况下即使具备地域特色的档案被征集入馆,大多与相关传统档案混淆保存,不利于二次利用与开发。
其次,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模式一般围绕着档案馆室等管理机构开展,开发主体单一,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动态难以形成全面的认知,此外,开发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缺乏,也使得在档案资源开发中失去了优秀专业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而无法保证良好的可持续性。
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包括从征集、筛选、处理、加工、后期优化等一系列系统化过程,具有持续性强的特点。国内早期进行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成功案例如档案部门主导的城市/乡村记忆工程,大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地区,且为经济、文化水平较发达地区,此类地区档案意识也较为浓厚,进行地域特色档案开发易得到相当的资金、人力、物力支持。在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人文历史遗存,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同样丰富,但基于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意识不足问题,资源投入的匮乏使得这些地区的特色档案资源建设“后继无力”,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内地域档案资源开发不平衡的格局。(见表1:关注度高的城市记忆工程分布)
表1 关注度高的城市记忆工程分布
浙江乡村记忆工程 浙江省档案局 2012年“浙江乡村记忆网”联结区域内乡村记忆基地,再现村史村情、民风民俗(浙江省海宁市的资源开发道路)山东乡村记忆工程 山东省档案馆联合文物局等9部门 2014年建设试点单位:第一批就达到300个“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点;多部门联合推进
国内档案事业机构的档案工作者、组织者长期以来以档案的前端管理、机械管理的完成为目标,形成了较为保守的工作态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工作向档案服务职能的转变。以公共媒体运营为例,国内各省市乃至县基本实现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覆盖,然而能够实现资源开发的社会共享的不到十分之一,实现定期更新推送、资源层次丰富的机构更是少之又少。笔者通过调研各省级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平台2020年11月份的流量数据,筛选出10个关注度高的微信公众号,对其月发布量、阅读量、在看量及点赞量进行了统计。(见表2: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流量统计-2020年11月份)[8]
表2 省级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流量统计-2020年11月份
由表2可见,多如“福建档案”、“甘肃档案”可以实现日更1-2次左右,其他大部分公众号推送频率为3-4天/次,更低者则是一周一更,远远低于社会公众对档案馆资源的需求量。“在看”功能可以将微信用户喜欢的推送内容分享给朋友,经过统计,“在看率”(在看量/阅读量)最高的是“福建档案”,为5.4%,其余均未高于5%,表明公众号推送的档案信息内容并未获得阅读者的认同和主动推广,推送信息质量有待提升。
档案工作者竞争意识与学习意识不强,对新兴传媒、技术手段的跟进与学习、运用相对滞后,工作上的保守与求稳是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使得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形式不够多样,内容质量缺乏吸引力,难以有效推广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文化内容。
地域特色档案资源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凝结,其开发策略既要保证对档案特征的承接体现,同时也要注重运用新兴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开发的时效性与长尾化,兼顾档案管理效益和人文资源建设,以弘扬地域文化、建构地域记忆作为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目标导向,同时将用户体验、人文关怀纳入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系统的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服务体系。
3.1.1 完善资源采集渠道
资源采集是做好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调查研究以地方档案馆为核心、兼顾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分布、质量、种类等基本情况,为资源加工、展示等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地域特色档案的收集需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域历史背景、人文底蕴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由以往的管理层主导收集的文件及数字化档案转变为由社会大众为主决定归档内容的社群档案体系。以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的“北京记忆”项目为例。其多元化的资源收集包括三种:基本资源,衍生资源和众筹资源。基本资源是指北京现有档案,书籍,音频和视频等的不同类型历史和文化资源。衍生资源是指研究小组根据基本资源准备的参考资料,例如摘要和纪念品。众筹资源是指交互式网站“我的北京记忆”,它是面向北京居民和国内外北京文化爱好者的交互式网站[9]。该交流平台旨在捕获和记录与北京有关的记忆。记忆的贡献者可以是居住在北京的每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企业和团体。
3.1.2 丰富资源展示手段
传统的档案利用一般着眼于针对某一部门机构的文件查询与下载,而地域特色档案展示平台应当注重用户交互性和界面设计人性化等维度,这也是当前各大城市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关键问题。数字人文视角的引入将会为这一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思路。霍艳芳指出数字人文的实质就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人文研究, 能够从技术维度优化资源整合与开发路径, 实现“技术”与“人文”二者的动态平衡[10]。运用虚拟现实 (VR) 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加强用户的使用感官体验,加深对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记忆与认同,引入5G万物互联技术与云计算理念,实现现实世界变更在虚拟展示体系中的实时更新,以提升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展示体系的计算力与交互力。以英国泰恩·威尔郡档案博物馆和纽卡斯尔图书馆共同开发的“隐藏的纽卡斯尔(Hidden Newcastle APP)”为例,该APP运用GIS技术,可根据用户的定位采用音频幻灯片、历史摄影、老报纸等多种内容和形式推送与城市历史相关的故事,向用户展现纽斯卡尔市800多年的发展历史。手机APP是档案资源库连接社会公众最为有效,也是覆盖范围最广、影响效率最深的一种形式。此外通过建立地域档案数据资源网站、开设地域档案专题展等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
3.2.1 “机构+用户”----关注社会参与
在教学上,“MDT团队针对的都是疑难危重症,医学又是一个辨证论治的过程。所以年轻的医生,像实习、进修医生、规培学生们很愿意旁听。但考虑患者的隐私,我们MDT的诊室或会议室不会太大,所以青年医生反馈最多的,是希望能更多参与MDT团队的讨论和门诊。这是他们平时在课堂上无法感受和学习到的,因为很多知识是在讨论当中被带出来的。”崔彩梅经常会看到,一群群穿着白大褂的学生拿着矿泉水,啃着面包,如饥似渴地旁听。
开发主体单薄是目前国内特色档案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建立多元化的开发主体,形成开发智力优势至关重要。
浙江省海宁市在地域特色档案开发上就走出了提升社会参与的典型道路——“联手兄弟单位、携手出版单位、牵手民间力量”, 对其他地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浙江省海宁市档案部门“联手兄弟单位”的成功实践是于2014年泰戈尔访华暨新月社成立90周年之际,海宁市档案馆与与海宁市博物馆、徐志摩研究会联合主办了“诗意盎然——泰戈尔访华暨新月社成立90周年纪念展”,展出了泰戈尔来华的大量珍贵照片、徐志摩著作以及徐志摩相关的研究成果。海宁市利用馆藏宋云彬日记的资源优势取得《宋云彬日记》[11]编辑权,完成初步编辑后由出版单位审稿、印刷出版,全部经费由出版单位承担,此书被列入中华书局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2011年以来陆续成立了方林峰、张惠烈、虞坤林、“一得轩”档案史志工作室,2017年建成张惠烈家庭档案馆,成为全省首家对外开放的家庭档案馆。2015年,档案史志部门牵头举办三家个人档案史志工作室藏品联展,展出的藏品包括海宁名人及相关人物日记、书籍、藏书印鉴等乡邦文献资料,海宁三大特色文化相关请柬、海报、门券等当代文史资料及婚俗文化系列的藏品,吸引了诸多档案史志研究人员和收藏爱好者的关注。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文化事业单位是国家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的重要主体,在文化建设领域有其自身优势,而且有不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是分散在这些机构中。因此,它们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开发资源的重要力量[12]。积极促进与图书馆、博物馆等的互联互通,打破单份档案“孤本”价值单一发挥的壁垒,有效发挥文献资源整合优势,兼济以图书、文物、史料等多维度的历史文化产品,辅助以多种类型、不同受体的文化活动[13]。
各类市场主体是整合与开发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必要力量,市场主体的适当介入既可以弥补其他主体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又可以使文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与商业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历史科研等机构展开深入合作,在建设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过程中,充分引入其他学科的人才,进行档案价值资源的挖掘。
除档案资源管理者进行的价值开发外,档案利用者的地位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已摆脱传统档案管理时代身份的被动性,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要考虑的核心要素,而且技术的赋能极大的放大了利用者的文化传播与二次加工能力,成为参与地域特色档案价值开发的重要力量。地域特色档案资源价值长尾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回归社会,服务社会,而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反馈将会是检验价值开发的重要标准。完善地域档案总库/管控中心与档案利用者/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渠道,充分挖掘档案用户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精准化推荐和个性化服务,同时注重收集地域特色档案利用过程中形成的用户反馈,实现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参与式开发。
3.2.2 “文化+营销”----发挥品牌效应
地域特色档案的独有性、不可复制性使得其更具竞争力与生命力,因此也更加容易形成地域特色品牌。以地域特色档案为中介,联结起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与文产品牌树立,公众可以通过购买文化产品感受到地域独有的文化体验,表面上人们得到的是某种产品,实际上地域特色文化也得到了推广与营销。
当地域性的特色文化通过档案转换成为地方特色品牌,那么它所被赋予的内涵、意义就会超越外在的物理特质。故宫博物院结合故宫收藏的文化资源与中国公众的审美意趣,开发出一系列的文化创意产品以展现故宫的品牌特色,并取得可观的文化与经济效益,2015年故宫开发的文创产品就达8700余种,线下门店最高日销售额就达10万余元[14]。从“故宫IP”的巨大成功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已经形成了故宫档案-故宫文化-文化营销-品牌(IP)建构-收获效益的成熟“文化+营销”模式。
“文化+营销”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进行文化深耕——档案编研人员、开发者等应在研发阶段从地域特色档案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结合时下的文化热点与审美趋势,才能引起本地域人们强烈的文化认同与精神共鸣。其次是进行意义诠释-深入发掘地域特色档案背后蕴藏的人文历史、家国情怀等精神财富,定位“地域故事”。同时也要提高“讲好地域故事”的能力, 如2007年由李亚鹏投资、张扬执导的音乐歌舞剧《鲁般鲁饶》在丽江木府上演,被誉为纳西族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5]。该剧取自三大东巴经之一《鲁般鲁饶》[16],通过传统东巴舞蹈形式演绎了男女主人公朱古羽勒排和开美久命金从初识、相知、相恋、准备殉情到最后殉情的全过程。该剧通过融入纳西人们熟悉的生产、生活故事画面来演绎这一爱情悲剧长诗,推广纳西文化的同时唤起了民族文化认同[17]。
人们在选择和购买文创产品时,本质上是在产品中探寻身份与故事,同样是在追求认同感与归属感,所以,做好地域特色档案的文化深耕,提高讲“地方故事”的水平,才能使得地方特色品牌更加鲜活,更具吸引力。
3.3.1 培育“刺猬型”人才队伍
“刺猬型”人才的最大特征是他们能以极强的执着和韧劲去践行、实现坚定不移的目标,这种人才资源正是当前开展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所急需的。开发地域特色档案资源,需要具备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储备,还需要不断学习与掌握最新的数字技术和管理理念。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档案工作者和资源开发者不仅需要提升自己管理地方档案资源的能力,还需要进行文化深耕,善于钻研并挖掘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特色”,运用最新的数字与展示技术,如VR动态交互、5G实时动态更新、数字化展馆、3D打印技术等产出具有商业价值和文化效益的加工产品,提升档案文化的影响力。
“刺猬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以档案馆室内工作者的培育方式进行,也可以从社会文化活动中发掘、引入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学术研究者,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其参与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3.3.2 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备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全面审视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可行性、保证开发工作的规范性、优化后期服务的持续性有着重要作用。进行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并不是“召之即来,来之即做、做之即善”的,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标准与体系,以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效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地域文化软实力加强为选择和判定标准,对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管理机构的职能分配、开发主体的能力评判、开发过程的合法性支持、参与协作单位方法手段的合理性进行绩效评定和等级划分,确立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标准和成品规范,力求对特色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绩效评估工作主体的选择、评估方案、基本原则、风险规避同样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与论证以保证评估工作的质量。加强科学绩效评价工作,是有效进行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保障条件,有利于开发过程可持续性的提升。
3.3.3 建立区域联动共享机制
由于地域特色档案资源是多种门类、载体、形式档案的集合,具有分散性和丰富性的特点,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多个地域的多个保管机构或管理主体,总体上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开发围绕国家综合性档案展开,但需要注意也有相当数量的历史档案资源存储在文博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当中。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涉及到跨区域的合作共享时,由于区域限制、权责关系的协调等因素导致资源共享的阻力加大,因此建立区域联动共享机制便尤为重要。
进行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时不能再满足于地方旧有的档案资源, 应勇于打破区域限制, 克服“敝帚自珍”的狭隘思想, 以更高、更远的视角来统筹档案资源开发。先前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抗战档案开发项目,以各地抗战档案为基础, 编纂整合后形成了相关档案资源开发成果,这是一次全国性的、跨区域联合开发的积极尝试[18]。尝试建设区域间的档案资源沟通交流共享渠道,完善区际合作的权责划分,超前规划,统筹协调,避免在资源开发进程中出现碎片化、断层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区域联动共享机制的完善也有助于实现人、财、物的统筹和合理布局[19]。区域内部不同的档案管理部门、开发单位、文化机构所拥有的可投入到地域档案资源开发工作中的资源配置并不均衡,通过联动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区域整体开发资源的统筹协调以及管理开发单位帮扶、共享关系的确立,保证地域特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的稳定性。
特里·库克曾经指出:“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在此过程中, 他们不仅有义务保护和记录过去, 还有责任把未来的需要和期望铭记于心”[20]。2020年新《档案法》颁布后,档案信息资源的人文价值将得到更多重视。伴随着档案馆服务职能的转变和治理手段的进化,地域特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也将成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关键一环。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应当研究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手段,积极转变开发思维,探寻贴近社会文化需求的开发服务模式,同时关注开发环境的整体优化,推动产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地域特色档案文化精品,保护地域记忆和文化多样性,让档案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挥更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