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雨,李飞,2
(1.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智库中心;2.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
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阻碍。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内陆与沿海地区、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发展差距比较大,加之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创新驱动发展各类政策加码加力,纷纷抢夺各类创新资源,区域间发展差距存在扩大化趋势。
传统经济学视角下区域间“雁阵模型”产业发展格局,并不能充分优化整合区域内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区域间协同发展提供“共富”增长动能。随着城市、城市群的动态发展,区域间互动和联系成为必然,区域创新资源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优化区域格局、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和引领创新型社会建设影响重大。同时,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往往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区域创新体系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自主创新支撑。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于产业链的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逐渐形成,区域间合作加深、优势互补,有效提升整体竞争力,区域创新体系优势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体系下,区域新经济跨越式发展、创新资源空间溢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等,是区域创新体系不断焕发生机的原生动力,也是助力共同富裕更快实现的有效动能。
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据世界银行统计,改革开放4 0 年(1 9 7 8—2 0 1 8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达到9.83%,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二。2021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我国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80 976元,比上年增长8.0%。如此态势,2035年我国基本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但也有问题、有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亟待破解的难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缩小态势不显著。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 128元,比上年增长9.1%,居民总体财富在增加,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0,比上年缩小0.06;2008年以来,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在警戒线以上徘徊。“孔雀东南飞”现象仍然突出。2022年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中提到,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近四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八成,5省市还吸纳了全国70%跨省农民工就业。长三角、珠三角进出口占全国近60%。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困境与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因素导致自然资源迥异,历史发展造就创新资源差距,不同区域在能源、原材料、人文、旅游、科技、历史等各个方面均不相同,其发展过程、方式和结果也大相径庭。
一是资源匮乏地区的“无中生有”自救发展。在突破资源困境时,发展农业无资源、发展工业没基础的义乌,辐射出如今家喻户晓的经济能量。群众创造财富渴望的出口——商品交易是急于摆脱贫穷的义乌人能找到的唯一抓手。1984年义乌明确“兴商建县”战略,市场潜能的勃发使得义乌焕发新生。辅助以产业链条强劲的支撑和坚持不懈的创新,义乌积极寻求差异化竞争:当集贸市场在全国普及,他们转换到批发市场;当区域性批发市场各地突起,他们又转战国际化、信息化的道路,义乌从一个商品交易中心转型升级成了具备商品展示、产品研发、价格形成、国际贸易等功能的国际商贸中心。与市场驱动的义乌不同,新昌县凭借“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求变决心,明确“工业强县”的目标,狠抓“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管理创新”,通过发展工业,新昌县用11年时间实现了全省次贫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
二是资源依赖地区的“壮士断腕”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如煤炭产业高地山西、盛产石油的玉门,虽然资源给这些城市带来过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生态的破坏及经济的停滞最终导致城市经济失衡,陷入“资源陷阱”。山东枣庄也是其中一员,2012年,枣庄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但枣庄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久久难以重振旗鼓,而是闻鸡起舞,凭借原有的“工业基因”调整经济机构、推进动能转换,成为煤气化、煤焦化、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较为齐全的地区,同时还开展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成功跳出“资源陷阱”。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之后经历了发展轻工业的“纠偏”、重化工业重回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到现在服务业领跑的产业结构。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市场需求、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条件和环境等变化,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创新驱动、数字引领、制造升级是当代产业结构的最强音。但是我国只有少数产业刚刚崛起,大部分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比例不高,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突出。行业分化趋势凸显,如传统重化工行业随着市场饱和、环保、政策等因素发展趋缓。产业融合需求迫切,随着数字化、区块链、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时代到来,“三产”深度融合、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等态势显现。
一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群体新旧动能转化、产业升级,助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2021年,广东泉州GDP率先突破一万亿元,连续22年位居福建首位,但泉州的产业结构却十分传统:除电子信息产业新升千亿外,主要以纺织服装、鞋业、食品饮料等轻工业为主。泉州在传统赛道仍生机勃勃,主要得益于“数控一代”的升级。截至2021年12月,泉州超五成、2500多家规上企业参与智能化改造,建成超100间智能车间、近1000条智能生产线、超一万台工业机器人,企业效率提升50%。同时“全流程优化、全链条协同、全要素整合”的传统产能升级在泉州形成优势,泉州政府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帮助产业链优势互补,并且积极延链,从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端利用电商平台延伸到销售端。宁波也是制造业产业老牌基地,智能化改造升级使得宁波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宁波注重绿色生产和环保的同时,工业废水、废水热能可回收再利用等降低了企业成本;宁波巧用“品字标”,用品牌赋能,提升品牌竞争力,助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图为宁波舟山港的梅山港区。 方亚琪/摄 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供图
二是区域创新“从零到一、二次创业”不断激变,紧抓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成功转型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武汉光谷的发展经历就是从无到有、从寂静到辉煌的过程。20世纪末光电子产业兴起,成为全球新技术产业的最新前沿领域。湖北武汉的决策者们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胆识紧抓历史机遇,举全省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武汉光谷充分利用区域科教优势,整合内外部资源,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新能源及环保、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在光谷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光谷紧跟时代潮流,主动突破,顺势而为。面对全球IT产业寒流,光谷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面对科技发展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光谷超前布局新产业,把握全球高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战略性、最具潜力的产业重点突破,其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光谷做大做强生物产业抢占了制高点。
一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相互作用,促进区域有效发展。珠三角的经济活力有目共睹,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样突出,广东经济格局“东高西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开通,极大地降低人员、物品流动的时间和成本,向东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向西输出产品产能,促进城市互通互融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助力经济增长。浙江省德清县本身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匮乏,但其将区域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做到极致,从初期让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到发展以政府主导、科技依托、担保、风投支撑的创新模式,德清县成为浙江省第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及产学研融合超车的“德清模式”。德清县积极补足能力短板,让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在德清落地。
三是企业创新需求渐增,企业创新发展的服务环境愈发重要。中关村作为我国技术创新的源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优势,上万家企业和分支机构在全国投资布局。中关村基本形成了“科技+资本”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政府及政策机制、区域生态系统、企业创新系统、资本助力机制以及区域/企业边界拓展;打造了一批集空间、技术、人才、投资服务于一体的硬科技孵化器;集聚了一系列优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与市场化资源,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区域重点产业融合发展。
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创新能力、产业基础、发展环境等差异导致区域发展面临不同的困境,上述不同条件区域在找准自身定位的情况下,不断创新突破,殊途同归地发展出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以史为鉴,我国不同地区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构建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发展效能、创新环境、区域协同生态及治理等方面,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变应有更科学的路径,为区域融合发展与智治助力。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于创新人才、政策制度、资金等。提升区域创新效能,一是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不同环节大下苦功,破除制约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二是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首创、原创精神;同时在区域活动上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为创新成果落地提供支撑。三是积极推动原创和技术创新突破,集中力量攻关,加强对基础研究的资源投入,提高区域基础创新研究能力。
肥沃的土壤培育优秀的种子,优渥的环境是区域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一是完善区域创新基础设施,包括科技、教育、制度、文化基础设施等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区域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各类平台规划布局。二是优化区域创新要素配置,将土地、资本、知识、政策等传统要素及数据等新型要素建立一组新的函数,从关系维度和空间维度着手,提高要素协同融合的效率和效能。
促进区域本地网络的联动协同发展,不仅是实现各子区域间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某一地区资源约束压力、要素配置门槛效应过高的战略路径。一是推动区域间联动发展。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劳务培训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合作,努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间联动发展并非“输血”帮扶的发展模式,而是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以对口“造血”帮扶为主的新模式。二是促进相邻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区域与邻近区域的协同一体化发展,能够有效实现创新势能的溢出释放,促进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二次分配,提高相邻区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加强要素、产业、城乡融合的同时,创新发展还应与城市生态、城市精神与现代人文等高形态叠加,全面打通行政区划、产业边界和城乡边界,共建共享区域创新生态。
区域创新治理能力在空间、组织、生态三个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发展,为助力共同富裕建言献策。一是在空间层面上,从更大空间尺度、更加宏观的视角进行创新治理,调动更多创新资源要素,更加合理配置这些资源,提高创新资源成果转化效率,扩大区域的市场规模和需求,促进市场专业化分工,降低区域要素成本。二是在组织模式上,区域创新治理应更多发挥中介组织、金融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力量,多部门协同、多主体深度参与共治。但就政府而言,应当建立完整的工作链条和分工明确的创新治理组织模式,积极构筑多元创新主体形态,将更多治理权限下放至创新实际参与者手中。三是在治理生态上,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构建协同联动关系,对创新要素实行分布式、分层次优化配置的治理体系,整合、跨区调控布局区域创新资源,完成更大范围的创新要素集聚,集中力量突破技术创新瓶颈,同时实施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产业错位发展,避免创新重叠,降低创新成本,减少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