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丽丽 李 菊
统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专门编排了小说单元,这是该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组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笔者认为,在进行这个单元组教学时,首先要突显文体意识,让学生形成对小说的基本认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次,要关注此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并确定单元教学重点是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多元感受。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小学阶段的小说教学做了以下探讨。
对于小学生而言,小说首次正面以文体的形式与其接触,因此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读小说,认识小说,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小说的喜爱之情。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每篇小说都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特定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通过自读课文,借助预习单,将三要素的相关信息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阅读小说除了要了解这些基本要素外,还要把感受人物形象作为阅读重点。
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批注的方式,分步梳理:
1.认识小说的三要素,在大体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用小标题概括小说的情节,并按照小说的结构类型绘制出不同情节图。
2.找出刻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语句,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尝试着写一写。
4.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它们对刻画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理清小说的这些基本要素和阅读重点后,在学生自己阅读感受批注的基础上,围绕人物形象这个核心进行交流,层层深入,每一篇小说都能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情节是支撑故事发展的基本要素。教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并通过绘制情节图,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初识人物形象。比如《桥》一文中安排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洪水肆虐,人们慌乱,掀起故事的起因。组织过桥,揪出插队人,严格执行“规则”,老汉与年轻人最后在互推中被洪水吞没,一波三折的发展,到最后老太太祭奠,揭示人物关系,在结尾处形成情感的高潮。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中,认识了慌乱的村里众人,认识了想早些过桥而最终殒命的小伙子,认识了默默走在群众后面的党员们,更认识了老支书这个人物。结尾处伴随老太太的出现,老支书的形象随之愈发高大,令每个读者肃然起敬。
《穷人》一文中,从海边的暴风雨之夜写起,桑娜在焦急地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归来,在等待中去探望邻居,发现邻居去世,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故事发展到最后又回归到等待丈夫归来,丈夫归来后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在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中,我们认识了焦急等待而又善良勤劳的桑娜,认识了可怜的西蒙和她的两个幼小孩子,认识了任劳任怨又有同情心的渔夫。
《金色的鱼钩》以红军长征过草地这段历史作为背景,抓住鱼钩这个重要线索,先写了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用针弯成鱼钩钓鱼,让战士们喝上了鱼汤,而自己从来没有吃过一点儿鱼。接着写“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的真相,与老班长发生争论,可又不得不在老班长的命令下大口喝下鱼汤。最后写老班长在大家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在老班长牺牲后,“我”珍藏鱼钩,既是对老班长的怀念,也是默默传承老班长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在阅读小说时,我们通过理清完整的故事情节,伴随着悬念突转或者反转,感受小说在一波三折中营造的引人入胜效果,最终带给学生内心的震撼。关注故事情节的同时,我们也就初识了人物形象,在情节的推进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逐渐凸显。
小说中的冲突一般存在哪些情况?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冲突思维”呢?我们需要立足小说的三要素去品味冲突,抓住小说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对不同的冲突进行讨论、思辨、品味,在一次次震撼中,学生对人物形象才会真正感到有血有肉。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物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就是人物语言。因此,我们在品味人物语言的冲突时,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内容,还要关注语气,语气在书面语中往往会与神态和动作描写一气呵成,并借助标点符号,将人物说话时的情绪表达出来。
《桥》中共有三次人物对话、九句人物语言,其中有一句是众人的,一句是小伙子的。老汉的第一次发声,“沙哑地喊话”,用声音突显其“年老”,“喊话”是当时情况下唯一能用的方式,喊话的内容都是短句,而且意思表达明确,三个短句间形成一个行动指令,因为桥窄,所以要排队。怎么排?党员排在后边。在这样的指令中,用的都是感叹号,表现出老汉当时喊话的坚定。而听到这指令后,同样也有人喊话:“党员也是人。”可这喊话用的是句号,说明内心底气不足,只是求生愿望,其实心里也不那么理直气壮。老汉的回应是“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同样也是句号,既表达对其所说内容的反驳,也能感受到在当时情况下,他无须在这个问题上多作纠缠。在这次对话中,冲突很明确:党员也是人,排后面到底合不合理?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没有多加讨论和赘述,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党员是人,先群众后自己就是党员的为人。在这样的语言冲突中,不仅一位用党员身份严格自我要求的老支书形象立起来,一个先群众、后自己的群体党员形象也立了起来。第二次人物对话中,老汉的情绪显然非常激动,质问(问号)和责令(感叹号)表现出不容商量的语气,勾勒出一个严格执行“规定”的老支书形象。第三次人物对话时,二者都让对方先走,小伙子之前抢在人群中走,现在又推老汉先走,让我们感受到他矛盾的行为和善良的一面。老汉的语言简短有力,最后时刻,仍然先人后己。三次人物对话,人物形象在语言中变得鲜明起来。
《穷人》一文,渔夫回家后,文中用大段的对话表现人物内心的世界。可以组织同桌合作,分角色读读第21~27 自然段中夫妇的对话,想想渔夫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关注渔夫的神态、动作、语言,抓住关键词“熬”体会渔夫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而桑娜的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自主圈画体现桑娜内心纠结、欲言又止的语句,和她回复丈夫话时“沉默”的语句。最后再次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金色的鱼钩》中重点记述了“我”与老班长的两次对话,一次是“我”追问老班长为何不吃鱼,老班长从用话语掩饰到语重心长地劝说,再到义正词严地教导;另一次对话是在老班长牺牲前,临终之际,心中仍然只有同志和任务。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老班长说话内容及语气的变化,发现老班长“掩饰—说服—严厉地批评”背后是对战士的关爱,其崇高精神跃然纸上,而弥留之际仍心系同志,再一次体现了他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批注人物的动作冲突也是感受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在《桥》一文中,人物动作冲突不断:村民们慌不择路地“逃”,老支书如山般地“站”;老支书从队伍中的“揪”和小伙子的“瞪”;最后时刻老支书和小伙子彼此的“推”……这些动作冲突,一次次撞击着我们的内心。村民们的“逃”,是人在危险面前的本能反应——求生;老支书的“站”,其实也是求生的一种表现,是为了“大家求生”,但他却忽视自己的生。老支书“揪”出小伙子,是为了确保群众优先;小伙子的“瞪”,表达自己对老支书的不满。但到最后,两人互“推”,在最危急的时刻,两人都希望对方先脱离危险。在这一次次人物动作的冲突中,老支书一心为群众,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们心中。
《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描写了老班长的两次笑和“我”的三次哭,在这些动作冲突中,形成强烈的情感冲突。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老班长两次笑的原因,体会老班长对小同志的关心与爱护。而“我”的三次哭,饱含着对老班长的敬重,尤其第二次哭是在自己知道老班长吃鱼骨头后仍被命令喝下鱼汤时,那泪水中饱含着复杂的内心情感,有无奈,有不忍,但更多的是感动。在这样的动作冲突中,一心只为战士着想的老班长永远地留在了读者心中。
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是内心的独白,在行文中有时会有清晰的表述,有时留白给读者去想,也更能增加体悟。《桥》一文中没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但有众人无声的心理表达。第一处“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在灾难面前,人们慌不择路时,看到了老汉,都停住脚,此时大家心里都在想些什么?看到老支书,人们发自心底地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一双双眼睛、停止的脚步,传递出无声的期盼,他成了全村人的依靠。第二处“竟没人再喊”。这时,没人再反对,也有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规定的心理过程,同时也印证了前文所讲的他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在危难时刻,他是值得人托付的。
《穷人》作者用大量笔墨来写桑娜的心理冲突。比如在开头写“桑娜对丈夫的担心、挂念”,抱回西蒙孩子后“内心的紧张、忐忑不安”,丈夫回来前听到响动的惊怕,等等,层层递进的情节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家庭妇女形象,从而被桑娜和渔夫“人穷心灵不穷”的品质深深感动。为了走进课文第9自然段桑娜抱回孩子时忐忑不安的内心世界,教学时我们可以分步引导:第一步,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再小声朗读语段,揣摩复杂心情,试着写旁注,交流。第二步,反复朗读,以读促悟,对省略号进行补白,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感悟桑娜的内心变化,读懂她的矛盾和坚定。第三步,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此处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桑娜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感受心理描写直击人物内心,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进而引导学生梳理表达方法:密集使用省略号、问号来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第四步,设置课堂练笔,让学生还原西蒙在临死前的心路历程,将西蒙复杂的内心世界描摹出来。
《金色的鱼钩》通过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烘托老班长的崇高品质。引导学生在品读“哭”与“笑”时关注“我”的心理活动描写,找出“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心里不停地念叨”这些心理冲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这些句子时的感受,越是感到压抑、心痛、沉重,越是能突显老班长的吃苦耐劳、舍己为人,以及他那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桥》一文最后,由老太太的身份来表明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父子。这样的冲突,让每个人的心再一次收紧,舍己为人的老汉形象此刻又让人增添了更多的敬和哀,他不仅勇于牺牲自己,连自己的儿子也……他眼看着洪水吞没儿子那一刻,内心又是怎样的疼痛。小伙子被他从人群中揪出时,他眼中没有儿子,只有群众,只有党员,当死亡冲击到两人身旁时,哪个父亲不爱子,哪个父亲不盼儿生,可一切都晚了……老太太的祭奠,让人倍增伤痛,全村人都活了下来,而她的两个亲人却永远地逝去了。
小说中的环境不同于生活中的环境,它是为创造人物形象而设置的具有典型性和艺术性的环境,或引发情节,或推动情节的发展。比如《桥》一文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雨、洪水、桥三种景物构成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开头,雨“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狂奔而来、跳舞、狞笑”,这样的自然环境带给我们可怕的危机感。读者这样的环境描写,内心就会产生求生的本能欲望,文中众人的言行是合情合理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主要人物老支书的言行与环境形成了冲突:不逃命!而“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桥即将倒塌,唯一通往“生”的路即将消逝,读者能清晰地感受到形势越来越危急,一位不畏洪水、不惧死亡的支书形象在环境的冲突中树立起来。此情此景下,人物的一言一行,方显从容与高大。
《穷人》在第1、2 自然段描写了天气恶劣,这样恶劣的天气,渔夫仍然出海打鱼,由此可以体会到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辛,以及他的吃苦耐劳。同时也体现穷人为了生计不顾惜生命出海打鱼的辛酸。家庭温馨整洁,这样的环境描写,凸显了桑娜的勤劳,为后文的善良“收养”做铺垫。
小学阶段的小说教学,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依托小说的文体特点,引领学生沉入文本,品味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学习阅读方法。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阅读小说时用心去思考情节和环境,凭借情节和环境的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尤其要抓住各种冲突进行评议讨论,让人物形象在心中更立体、更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