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问题的认识和应对,将是一个长期的话题,我们必须保持永远的学习劲头!
人类社会不可能不存在问题。有问题,不怕。只要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和办法就行。解决问题以及找寻或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是社会与技术进步的一种动力。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选择成本低、代价小、成效快、质量高的方法自然是最佳追求。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总会依赖多种工具,这也是综合方法的主要特征。所谓综合就是把各方面不同类别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往往包含着多领域与多行业的交叉融合。
首先,对问题的本质必须要认识清楚。没有这一步,方向就不准,焦点就不清,任务就不明,目标就无感;其次,应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配置方法,包括使用已有方法,改造相关方法,进行多种方法的集成应用,甚或是提出、构建新的方法。在这个阶段,问题与方法的有效匹配是关键。
的确,始终要有对问题解决的向往。然而,其中的“成本核算”问题不能回避,不可视而不见。如果解决一个问题需要花费的投入和代价将高于该问题之解决带来的收益,就不宜在当前条件下硬去按照某种已知“不上算”的方式推进对相应问题的解决。此时,缓一缓再观察一下不失为明智之举。例如,一个人诊断出了白内障,不是非要即刻进行手术治疗,还要看是否进入了成熟期。只有在分析了患者的综合状况后才能明确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及实施手术的时间。也就是说为办任何事情,必要条件总是要满足的。办不具备条件的事,相当于是在做另一种类“不上算”的事。那么现实中,是不是说“不上算”的事就永远不能做了呢?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一方面,人们常谈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追求,这是值得鼓励和奋争的;另一方面,是否“得不偿失”有个看问题的角度、层面及周期的问题,关键的是要向重要的关切者解释清楚。关于“成本核算”问题,从全局来看可以有“丢卒保车”的安排,从长远来看也可以有“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方案。对于特别关键的信息,如果一个平台或机构内的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利益相关人员都被蒙在鼓里,这个平台的运行及其意义就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不是好事也办不好吗?
复杂事情之所以难缠,和人们的心理预期和耐力以及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缺失等因素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那些能让人们感受到是具有诚恳特征的解释性工作和实事求是的信息交互是必要的,是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的。
复杂问题与困难问题的存在,不会因人的主观意志与情感好恶而改变,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没事找事,因为它们往往是发展和前进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愚公可以不去移山而改为迁徒搬家,但没了大山挡路的困扰可能还会碰到别的什么类似的烦恼。还是那句话,有问题,不怕。只要有解决问题的冲动和办法就行。在最为关键的问题与解决问题方法的有效匹配过程中,方法的选择和构建里就包括着多种工具的集成与融合使用。对于解决之道需要依赖多种工具综合使用的复杂问题来说,问题本身的分解必须要先行考虑。本质上,分解是对问题深刻理解和尽可能全面分析和认识的关键步骤,也是实现方法有效匹配的基础和条件。
分解的前提是认识,分解的初步目的是化简。可以把原规模很大的问题–复杂问题往往如此-划分成能讲出有说服力理由的划分前后及相互之间关系明晰的若干子问题;可以从不同视角做出分类并对原问题进行剥离,以贴上不同领域的标签或归入不同行业的范围;可以从时间周期上将原问题及其相关子问题的解决切割成不同的阶段进程,建立里程碑式的问题解决管理模式。所以,对复杂问题一定要在分析和化简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可实施的问题解决之规划和计划。这个规划和计划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需要时做完善和修订在所难免,这在问题解决周期相当长的情形下尤其如此。
规划和计划当然不是“鬼话”,它是路线图,是问题解决的指导文件。其篇幅长短和格式会因问题不同和编撰者风格迥异而有所差别。但重要的、基本的内容一个都不应缺少。例如,应当包括:问题本身的描述,问题解决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分析、化简和分解;选定的方法与工具的集合;基于(子)问题和对应方法/工具的(子)任务列表;着眼于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配置列表;单独呈现资源配置中的人力资源情况说明(子)文件,含资格、知识、能力和特殊专长的要求说明;预期的任务进程之推进的时间安排和承担团队的责任说明;任务完成或阶段性完成情况的检查对照表等等。这些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以及可能的相配套的解释性说明资料,在失密可控的原则下要让相应人员充分知晓和理解。做到了这些,完成复杂问题之解决的任务就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途径
历史上,长江水利项目的建设就是一个持续时间相当长的巨大工程。其中,对于三峡大坝是否要建设,从孙中山时代就已经着手论证了。即便到了今天,围绕长江生态系统,就如何更好地造福民众的各种有价值的看法和讨论还不断出现,充分说明一个复杂问题之解决的长期性和挑战性。
陈赓大将确曾有过一种观点,枪声一响,已有的作战方案有一半就失效了。一介武将以实干家的“亲历”教导我们在处理好工程实施和工程规划的关系中千万要防止犯“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毛病,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忠告。但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对复杂问题之解决制定规划更有价值,必须坚持,甚至还要以对待复杂问题本身的态度和方式来进行处置。
如今,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呈越来越复杂状况的事物。例如波音公司的生产包括了研发、生产、实施、测量测试、仪器仪表、营销、运维和供应链管理等若干环节。仅波音747客机的生产就涉及到6个国家的16500多个企业,要用到600余万个零部件。实现客机的生产(管理)毫无疑问是一个复杂问题,没有规划和实施方案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和计划对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性是明显的,但问题解决的本身也相当复杂,会涉及到许多我们现在还认识不到的因素,这一点需要持续不断地给予关注。不妨简要提及一下辛普森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这个现象1951年由英国统计学者辛普森发现。
假设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两个工厂在做方法比较。使用现有方法,在两个工厂总共生产的10100个产品中,成功率是11%。试行新方法时,两个工厂在总共生产的11000个产品中,成功率是46%。假设具体的情况如下:使用现有方法,工厂1生产了10000个产品,成功率为10%,工厂2生产了100个产品,成功率为95%;使用新方法,工厂1生产了1000个产品,成功率5%,工厂2生产了10000个产品,成功率50%。你会发现,从总体层面看,新方法要好,而从基层来看,两个工厂都会认为现有方法好。这个事例再次表明,做任何决定时,认真再认真都是必要的。
复杂问题的认识和应对,将是一个长期的话题,我们必须保持永远的学习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