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龙 弭宇航
马克思通过《哥达纲领批判》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正是基于特定而深刻的历史背景,为了做到切实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清算拉萨尔主义的错误思想,使德国工人党认清革命形势,马克思于1875年4—5月间写下这篇著作。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进行了逐条逐句的点评,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观点,并对应阐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进而从对错误思想批判的维度捍卫和坚守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哥达纲领批判》作为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的纲领性文献,不仅对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捍卫和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而且对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来讲,对坚守和坚定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言,具有极深的历史影响和极高的时代价值。
其一,夯实科学理论根基,才能做到理想信念的坚定。理想信念的坚定离不开坚实的科学理论根基,只有持续夯实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根基,才能不断坚定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针对1875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后草拟的充斥着拉萨尔机会主义思潮的《德国工人党纲领》,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理论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并抱病写作《哥达纲领批判》,不仅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进行了逐条批判,有力打击了拉萨尔主义,而且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经过长期深入的理论研究,以理论批判的形式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诸如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阶段理论,即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并详细阐释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经济制度和划分标准,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完善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对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重大意义,捍卫了欧洲大陆工人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深入的理论批判和理论创新,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得到进一步厘清,使得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在各国工人阶级之间得到进一步深化,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得到捍卫和坚守。可以说,没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就不会有理想信念的坚定,也不会有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可以说,《哥达纲领批判》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指导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和建设,而且其创作过程本身也为后世无产阶级政党筑牢理论根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为当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建设提供了经验指导,那就是要矢志不渝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夯实理论根基,以科学理论引领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
其二,做到政治上的清醒自觉,才能找到坚守理想信念的策略。理想信念的坚守离不开政治上的清醒与自觉。只有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指明的方向,才能寻找到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策略。面对19世纪60年代之后群起而攻之的种种错误思潮,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策略,不仅代表运动的当前,还始终代表运动的未来,直面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攻击并进行持之以恒的斗争。特别是对于德国社会民主党,马克思、恩格斯予以了特别关注,始终引导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等领导人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自觉,避免拉萨尔主义的干扰。在两派合并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提醒爱森纳赫派领导人谨慎对待拉萨尔派和拉萨尔主义,坚决不能在政治立场上让步。劝阻未果后,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系统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路线,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策略和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尽管在当时没有发表,但这客观上有利于让狂热推进两党合并的爱森纳赫派领导人的头脑清醒起来,巩固了德国工人党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指导了当时德国工人党以及国际工人的社会实践,对于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民族解放、人类解放事业也意义深远。这也为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坚守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自觉,持续进行理论学习,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才能避免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种种信息的干扰,才能坚守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其三,科学理论与具体实际相互结合,才能让理想信念充满生机活力。想要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充满活力,必须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哥达纲领批判》的创作历程是马克思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德国工人运动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生动案例。1875年,时值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飞速发展之际,全国范围内的工人阶级反容克-资本统治斗争掀起热潮,德国社会民主党顺时顺势走向统一,然而由于爱森纳赫派的让步,拉萨尔机会主义思潮充斥着统一后草拟的《哥达纲领》,马克思得知纲领内容后气愤异常,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他结合当时德国国内及欧洲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实际,结合德国社会民主党发展实际,结合欧洲工人运动实况,逐句逐条分析批判了《哥达纲领》中的拉萨尔主义思想,并相应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是这种结合不仅使《哥达纲领批判》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也使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重新焕发活力。事实上,马克思创作《哥达纲领批判》的过程以及其中阐释的相关思想仍指导着社会主义国家时至今日的发展。以我国为例,经济方面,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为我国实施的分配制度和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来源。战略层面,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阶段理论影响着我国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划分,为我们正确认识所处的阶段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层面,马克思的公平观为我们推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提供了思想参照,促进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经历苏联解体的世界低潮后重新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其四,敢于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才能做到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马克思写作《哥达纲领批判》启示我们要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坚决与错误思潮作斗争,进一步坚定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方向标。针对1875年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经过谈判最终拟定合并的充斥着拉萨尔主义的纲领草案——《德国工人党纲领》,马克思写下《哥达纲领批判》,在全面批判了拉萨尔主义的同时,也捍卫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诸如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两个阶段及其特征理论、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科学理论进一步阐释,体现了马克思善于进行理论斗争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1891年,为了帮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制定科学的行动纲领,恩格斯不顾德国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领导人的反对,将这一著作公开发表在德国党内的理论刊物《新时代》第1卷第18期上,并写了一篇序言,进而彻底肃清了机会主义的影响,体现了恩格斯善于进行理论斗争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正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和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亮剑斗争的过程中,使得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得到进一步厘清,使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各国工人阶级之间得到进一步广泛传播。可以说,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过程中,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批判,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机会主义的直接斗争,就不会有德国工人运动的辉煌与胜利。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善于进行理论斗争,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敢于亮剑,善于同各种错误的思潮做坚决的斗争。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和深化,各国政治、文化和思潮的交融越来越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腐朽的价值观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纷至沓来,以各式各样文化产品的形式侵袭国人头脑,理论不强、信仰不坚定的党员干部受到侵蚀后极易导致丧失理想信念。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发展大局的变幻更加莫测,国际局势更加不明并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我们更应该保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勇气,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从而坚定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守,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