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管理应用于血站献血服务中的效果

2022-08-24 07:30蔡超男吕静朱敏朱虹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血站献血者

蔡超男,吕静,朱敏,朱虹

江苏省宿迁市中心血站,江苏宿迁 416000

血站是特殊的医疗机构,是为临床上救治病患提供血浆类、红细胞类、血小板类等血液制品的重要来源,而无偿献血人士是血站血液充足的保障,采血过程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血液质量,而要保障血液质量,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关键在于控制献血环节。并且,随着人们社会意识的不断提高,主动进行无偿献血的爱心人士也不断增多,献血者的行为是自发的、无偿的,但绝大多数献血者均希望在献血期间接受专业的、人性化的、舒适的护理服务, 这对血站的护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 以往血站对护理人员提供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内容虽然符合常规,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全面护理管理是对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意识, 来提高血站的整体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本研究选取2021 年1—10 月江苏省宿迁市中心血站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200 名及10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献血服务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献血者200 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 名。 观察组:男58 名,女42 名;年龄22~58 岁,平均(38.92±3.12)岁。 对照组:男55 名,女45 名;年龄23~56岁,平均(38.97±3.45)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另选取10 名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5 名,均为女性,对应管理两组献血者。 对照组:年龄20~35 岁,平均(28.48±2.16)岁。 观察组:年龄21~36 岁,平均(28.57±2.2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中纳入的所有研究对象均身体健康;②所有献血者均是自愿、无偿献血[4];③对于本研究,所有献血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有传染性疾病者;②合并器质性疾病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5];⑤合并言语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者;⑥中途退出研究,或评价护理结果时丢失者[6]。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根据血站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为献血者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观察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向献血者介绍配合献血的方法及献血后的一些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管理: 对服务态度进行改善。血站需要面对的并不是患者,而是有爱心的无偿献血人士,而不同的无偿献血人士其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也参差不齐,面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无偿献血者,护理人员需具备相应的能力对其讲解无偿献血的相关事项,但对于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献血者,护理人员需要用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讲解,长期如此会导致护理人员丧失了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服务不到位的情况,甚至对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血站要将人性化的理念和思想融入现实工作中,积极落实护理责任制,要求血站的工作人员要重视自身的服务态度,面对献血者时要保持微笑,遇到问题时多进行自我调节。 同时,要重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有效的沟通交流可降低失误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与无偿献血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血站管理中,要提醒工作人员学会对无偿献血者予以充分的尊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让其保持文明和礼貌。 在采血过程中,采血人员要与献血者多沟通交流,注意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变化和精神状态变化情况,穿刺时和采血过程中与献血者交谈,转移其对献血和疼痛的注意力。 献血后,采血人员依然要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主动询问其是否有不适症状,如果发现献血者有任何不适症状,则要立即观察和处理。并且,要提升操作技能,血站要加强对采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可过关。

1.4 观察指标

①记录献血后两组是否出现了发热、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症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②对两组的抽血报废情况和合格情况进行准确记录,计算两组的血液报废率和合格率。

③采用护理质量评估量表[7-8]评价沟通技巧、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护理安全,评分为0~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比较

观察组的血液报废率较对照组低,血液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比较[n(%)]

2.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沟通技巧服务态度操作技能 护理安全观察组(n=5)对照组(n=5)t 值P 值93.15±2.18 80.47±2.63 8.300<0.001 94.89±2.03 83.75±2.33 8.061<0.001 94.25±2.78 82.16±2.34 7.439<0.001 91.65±2.03 80.48±2.74 7.324<0.001

3 讨论

无偿献血是一种公益活动, 具备整体性和社会性,近年来,人们的思想觉悟和奉献意识不断增强。 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血站的血液储备资源,为临床输血治疗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无偿献血人士的增多,血站护理管理工作也要不断改进,只有不断改进护理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最大程度上保障献血的安全性和血液质量[9-11]。 以往血站对于无偿献血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是按照血站的规章制度为献血者提供献血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常规护理是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为献血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这容易影响无偿献血者的献血体验,进而降低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还会对血站及血站工作人员造成一些负面影响[12-14]。并且,常规护理管理在采血前的管理上缺乏严谨性,增加了血液报废率,造成了血液资源的浪费。 采血后对献血者的观察不到位,也不能及时发现献血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从而影响献血者的人身安全[15-16]。

全面护理管理是建立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的一种更加系统、 全面且完整的护理管理模式。 本研究结果提示,将全面护理管理运用在血站献血服务中的优势突出,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抽血合格率更高,血浆报废率更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也相对较高(P<0.05), 上述研究结果从多个方面体现出了全面护理管理在献血服务中的应用优势。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灵活运用多种护理管理措施,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了舒适优质的献血体验,从而提高血站的献血服务质量和采血工作效率,更有利于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 并且,通过对血站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可以让护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提高血站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17-18]。

综上所述,将全面护理管理运用在中心血站的献血服务中有明确优势, 一方面可以提高献血血浆的合格率,降低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献血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无偿献血者血站献血者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
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研究
在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活动中做好防治艾滋病宣传的讨论
太原市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实现“直接减免”
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彰显公平正义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