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占斌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福建三明 365000)
通过物联网技术打造的智慧校园(见图1),具有智慧型学习以及工作等场景。它通过将多元化的内容综合为一体,既能为学生以及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能使学生和教师在生活及学习中得到便利。它打破传统由时间以及空间带来的束缚,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来学习。大数据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一种技术,尤其是针对学生的互联网技术,充分掌握后可获得素质的全面提升。
构建智慧校园需要数据、传感器以及感知系统。它们将学生的每一项数据进行捕捉以及采集发送到终端数据库,由监管主体对其进行处理,根据大数据平台的快速处理方式,对数据展开研究以及挖掘,同时能够完整地保存数据。针对信息的采集,它能做到及时、准确,并将无用信息完全剔除。只有信息有效整合,才可以完善智慧校园的构建。
目前,互联网技术以其高智能化以及效率化在智慧校园中已经做到了全覆盖,为学校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它可以提升师生之间互动概率,同时也可以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多媒体等呈现在大众面前。对于教学领域来讲,充分融入高科技技术可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尤其是在高校,目前已经开展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且获得教师以及学生的好评(见图2)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学生进入校园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原来一到上学时间,校门口就挤满来上学的学生,测温、登记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自学校建立智慧校园系统以来,学生们只要经过人脸识别测温系统,在短短两三秒时间内就会进入系统并进行登记,大大缩短了学生进出校园的时间,也方便了学校的管理。有班主任说:“平台给我的工作带来很多便捷,方便我收集学生的疫情资料,实现了办公无纸化,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班级通知、布置作业、进行学情分析,以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促进了我们与家长的沟通,实现了家校共育。”
学生学习事关千家万户,校园安全涉及社会稳定。学校运用智慧校园系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系数,也提升了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成长,有助于学校安全、疫情防控管理的精准化、及时化和规范化,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校园里,电子班牌、智能图书借阅机、AI摄像头、智能朗读亭、智慧门锁、智慧体育器材等设备随处可见,科技范十足。部分智能设备和学校智慧校园平台连接,在后台生成数据报告。例如,在学生用校园卡在智能共享图书借阅机借阅后,智慧校园平台同步记录学生的相关借阅数据,并自动生成数据报告。学校由此可以了解师生的阅读习惯、爱好,不仅在购书和放书的时候有了科学依据,而且通过对借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为师生提供数据报告及阅读建议,指导学生的志愿填报、生涯规划。
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5G网络等为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畅通无阻的基础环境。学校正在打造“5G+智慧校园”,实现更多设备的互联,智能感知记录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数据。依托智能平台统计分析的数据报告,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和综合素质多元评价。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方黑板写春秋”描绘的是传统教室教学场景;进入21世纪,传统教室逐步升级;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教室形态的改变有了无限可能。借助信息化赋能,学校打造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开放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探索建设了不同的特色鲜明的未来教室。未来教室配有智慧黑板、智慧屏、学生平板、直(录)播系统、物联控制系统等,桌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借助校本资源库平台,教学资源获取形式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共享泛在的海量线上资源可以随时灵活调用,让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跨学科学习成为可能,课堂物态形式发生了改变。
未来教室内会有学生学习区、研讨探究区、创意展示区、图书分享区和师生交流区。这五个区域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共享互动学习空间,为开展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提供了条件。课堂教学形态发生了改变,开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未来教室外有互动探究空间、交流分享空间、自然生态空间和运动健康空间,与未来教室(智慧教学空间)共同组成学生1分钟学习生活圈。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开放共享的艺术空间、科创空间、实验空间等,教师可以随时在这里开展跨学科教学,学生也可以随时带着想法到这里实现创意……教室的内涵和外延被拓展,教室不再是课堂学习知识的主场所,而是通过空间形式的创新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教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难题。学校应积极探索名校名站、技术赋能的教与学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应用。其中,依托智慧教学云平台,学校能够打造“名校平板互动课堂”;跨省合作,以智慧教学云平台和名校体系化资源为依托,学校能够打造“以数为据、精准施教”的“名校平板互动课堂”,实现全学科、常态化应用。学生在课前使用智能平板自主预习,教师根据学情反馈,在课堂上辅助学生实现分析、评价、生成等高阶目标,课后教师依据大数据分析,发布分层分类个性化作业,这些都有助于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
依托5G技术支撑,利用“5G+教育”的模式,学校打开围墙合作办学,建立教学教研共同体,开展“名校双师直播课堂”,以实时直播的方式,实现与名校同课表、同课堂、同时段、同进度、同考评,师生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名校名师优质教学资源,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探索共赢发展之路。双师互补的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与传统教学班级相比,开展“名校双师直播课堂”的实验班级学科综合评估水平高出年级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优生率是年级平均水平的146%,质量提升明显。
学校应优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双师教学平台等优质资源平台,确定“名站资源应用日”,有助于各备课组形成课前查资源、课中用资源、课后评资源的良好氛围,让每一名师生都能共享到最优质的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在社团课程、课后服务、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活动中广泛开展名站资源应用创新,实现名站优质资源的落地、共享和普及。
自从新课改实行后,每一位教师都在摸索全新的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智慧校园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将智慧和信息技术充分结合,目前在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建立智慧校园,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意识及技术知识,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与教学实现良性结合,从而剔除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智慧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