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科普社会化”发展新格局

2022-08-24 02:51唐菡容
华东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普上海科学

文/唐菡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进一步明确了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当前,上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集聚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需要营造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敢于创新、包容并蓄的创新创业氛围,科学普及工作在其中的作用逾发凸显。

1.政府主导,推动上海科普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上海早在“九五”期间即由政府部门编制科普事业发展规划,在1995年成立了“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上海市科委),统筹协调各部门推进科普事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科普工作坚持以科普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导向,成效显著。据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上海市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24.30%,较2015年提升了5.6%[1]。

在设施建设方面,上海已经建有56家示范性科普场馆,275家基础性科普基地,32家上海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83家社区创新屋。全市平均每44万人拥有一个示范性科普场馆,居全国领先水平。在活动开展方面,“上海科技节”“全国科普日”活动深入人心,“科学之夜”“科普集市”“科普进商场”“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科普大讲坛”“科协大讲坛”“科博会”等品牌科普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好评。在内容创制方面,《少年爱迪生》《未来说》《执牛耳者》等上海原创科普节目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张文宏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等高水平科普图书在普及科学知识、支撑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内容生产主体方面,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主流媒体是科普内容的重要生产者,其内容严谨、权威,特别是在应急状态下,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下,公民认为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有帮助的信息来源是权威媒体渠道的权威数据信息和权威科普知识。在社会力量方面,政府部门通过竞争性项目征集方式,有效激发了全市各学会、协会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近50家学协会利用自身特色资源,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霍尼韦尔、诺华、罗氏等世界500强企业在上海科技节期间积极举办科普活动。上海“混知文化”“智勇教育”等企业致力于科普工作,虹口区、徐汇区、宝山区等区建立了科普产业孵化基地,有力推动了科普产业的发展。

2.新形势下上海科普事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据中国科协近五年发布的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虽然上海市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位列全国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2年加拿大公民科学素质比例为42%、瑞典为38%、美国为28%)。笔者经过调研,对各类科普主体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2.1 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

全社会在科普工作的财力投入、人员配置及条件保障等方面还存在“重科技创新,轻科学普及”的情况。政府的科普投入保持稳定增长,但社会化的科普投入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20年全社会科普投入为16.33亿元(2018年为16.69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共11.95亿元(2018年 为11.33亿 元)[2]。2022年上海政府财政大量投入抗疫工作,预计全社会的科普投入将进一步下降。可见,科普工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识,社会化的科普投入明显不足。

2.2 在科普内容产出方面

一是相对于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对于科普内容需求而言,内容的产出尚存在一定的滞后。比如,对于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公众较难全面了解具有科学研究支撑的防控知识结果。二是在科研成果科普化时没有很好地贴近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研究有重要发现,技术攻关有重大突破时,公众往往缺乏“获得感”和“认同感”。调查显示,有近40%的公众赞成“科技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一般公众关系不大”的观点,公民最感兴趣的科普内容是“卫生与健康”,比例高达95.2%,对“前沿科技”和“航空航天”感兴趣的公民比例位列倒数,分别为77.9%和72.7%[3]。

2.3 在传播形式和渠道方面

近年来,公众特别是中青年及学生群体更愿意从新媒体平台上获得所需的信息和知识。调查显示,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达74.9%,但具有科学的信息辩识能力的公众仅占60%左右。[4]“抖音”“斗鱼”“B站”等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产出了一大批网红主播,娱乐、饮食、消费等的内容成为了这些短视频及直播平台“主角”。相对于进一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以及公众对获取科学知识的需求,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科研机构、科学家等权威内容的生产者借助这类新媒体以新的形式传播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供给明显不足。

2.4 在科普人才队伍方面

近年来,从政府到科学界一直倡导科学家要投身科普事业,要在做好科研的同时,担负起科普的责任。但现实是能够既做好科研又做好科普的科学家“凤毛麟角”。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有5.6万余人,其中专门从事科普内容创作的仅1000余人,专兼职从事科普讲解的人员9400余人[5]。专业化社会组织无法有效参与到科研成果科普化的工作中,专业化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

2.5 在社会力量参与方面

社会力量参与科普的热情逐步提高,一些社会组织初步成长,功能和作用有所体现,但社会认知度还不高。社会力量开展科普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科普宣讲或展示类活动,内容相对单一,总体上缺乏高质量供给。据部分社会组织反映,从事科普工作的经费大部分靠政府有关部门的项目经费资助,部分项目经费使用的规定与科普内容创制和组织活动所需经费的特点存在不匹配的现象。科学普及是市科协的三大职能之一,但市科协每年开展科普工作的经费不足以支持所属201家学会、协会开展广泛的科普活动,有一部分学会协会目前还要靠市科协支持办公场地,无法很好地承担科普责任。

3.努力构建科普社会化发展新格局

科学普及的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科普社会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科普事业发展的质量。上海应当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普、参与科普的“科普社会化”新格局,持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更好地支撑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3.1 建立健全科普激励机制,鼓励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创制和形式创新。

落实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有关“提名制”改革举措,进一步放大上海在全国率先单独设立“科学普及奖”的优势,以科普内容质量、传播效果作为提名评审的重要依据,引导科研院所、高校、社会组织产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基于不同传播平台、形式多样的优质科普产品。在推进科研成果科普化过程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探索建立“科研团队+科普团队”协同的制度安排,通过引导科研承担主体与专业化科普组织建立合作的方式,推动科普内容创作、演绎方式、传播手段等全方位的提质增效,切实增强公众对最新科技成果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3.2 加大社会组织引导和培育力度,全面提升社会力量的科普能力。

政府要探索制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科普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优质科普服务的购买力度。畅通创新主体与传播主体的转换渠道,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从事科普工作,成立工作室、剧社等社会组织、企业等多种形式的科普组织。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鼓励科普类社会组织积极探索多元化筹资渠道。建立健全政府与科普社会力量的沟通渠道,对接社会需求,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3 优化科普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塑造更多“科普网红”。

建立健全科普人才的评价体系,解决体制内单位专业从事科普工作人员职称晋升的难题,切实增强对开展科普工作的认同度和成就感,激励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把科普作为一份职业,作为一份事业。依托各类专题性科普场馆,培养和壮大一批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健全科普从业人员的培养机制,提升科普工作者的综合业务素质。鼓励和支持科技与文艺人才的跨界融合,通过讲解员大赛、科普艺术展演等平台,在上海塑造更多“科普网红”。

猜你喜欢
科普上海科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