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膏保留灌肠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的疗效及对SF-36、FIM评分的影响*

2022-08-24 03:27杜萌萌
中医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源性灌肠脊髓

杜萌萌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脊髓损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及功能损伤,最终引起水平下运动、感觉及自主脊髓神经功能障碍[1]。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后出现的肠蠕动功能、肛门括约肌功能和反射功能、直肠感觉以排便协调性异常[2]。目前,对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少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较好疗效,多数患者仍需进行手术治疗,但术后存在感染和出血的风险[3-4]。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在中医方面仍未独立命名,属于“便秘”“泄泻”范畴。便秘膏是一种补脾益肾和升提中气的药膏。有研究认为,对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灌肠处理,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蠕动和腹胀的症状[5]。2017年1月—2020年1月,笔者观察便秘膏保留灌肠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的临床疗效及对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4~65岁,平均(53.02±2.12)岁;病程1~10个月,平均(5.32±4.23)月;脊髓损伤等级:A级25例,B级23例;颈段脊髓损伤12例,胸段脊髓损伤22例,腰段脊髓损伤14例;完全性损伤21例,不完全性损伤27例。对照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35~62岁,平均(53.11±2.1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5.24±4.19)月;脊髓损伤等级:A级26例,B级22例;颈段脊髓损伤13例,胸段脊髓损伤 21 例,腰段脊髓损伤 15例;完全性损伤22例,不完全性损伤 2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便秘治疗学》[6]中神经源性肠道功能型便秘诊断标准。①存在脊髓损伤病史;②脊髓损伤前无便秘病史;③排出肠梗阻、乙状结肠冗长等引起便秘;④负压辅助排便,手指辅助下排便困难,排便主要方法为灌肠剂,每周困难排便≥1次,排便不尽≥1次;⑤持续3 d以内排便<100 g/d。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便秘治疗学》[6]中便秘标准。主症:便质干燥,便次减少,腹胀满,可触摸到条索状包块,头痛,头晕。次症:小便后乏力,神疲懒言,纳呆腹胀。舌脉:舌体胖,舌苔白,舌质淡;脉弱。以上主症符合4项,次症符合2项以上即可诊断。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者;②无神经系统疾病,可配合治疗者;③年龄>18岁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肠道占位性病变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存在肠道或者全身感染者;④合并严重心、肝功能障碍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⑥既往存在直肠造瘘术,或者严重排便自主神经过反射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由相关医护人员按照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方向进行顺时针按摩,15 min/次,2次/d;每日早餐后30 min进行定时排便,采用坐位排便;饮食以高纤维、低脂肪和低胆固醇为主,每日饮水3 000 mL;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由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 H19990313,5 mg/片),3次/d,饭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便秘膏保留灌肠治疗,药物组成:生白术400 g,黄芪200 g,莱菔子200 g,炒杏仁80 g,槟榔140 g,枳实200 g,厚朴130 g,小茴香130 g,玄参200 g,麦冬290 g,生地黄290 g,白芍200 g,牛膝130 g,当归200 g,桃仁130 g,肉苁蓉210 g,火麻仁210 g,黑芝麻190 g,蜂蜜590 g,槐花 130 g,蒲公英130 g,柴胡130 g,郁金130 g,乌药130 g。以上均由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中药房提供,中药混合调配,同时给予足够的水,药物需要全部浸泡于水中,连续浸泡6 h,随后将其加入自动煎药机中,添加适量的水,反复煎煮2次,将两次药汁混合静置24 h。24 h后将药物上清液取出并浓缩处理,加入蜂蜜作为辅料,连续加热并搅拌浓缩。将浓缩液与药液混合,采用200目筛,收膏,分为多个小袋装,20 g/袋。将1袋膏药与1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由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H20043818,500 mL/瓶)混合灌肠,灌肠停留1 h,早晚各1次。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①中医证候积分。按照《便秘治疗学》[6]中医证候积分标准,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便质干燥、便次减少、腹胀满、神疲懒言等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量化分为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1、2、3分。②排便情况。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每周排便频率和排便所需时间。③肛肠压力。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压力测定装置对患者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进行测量。④生活质量。由相关医护人员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F-36进行评估,内容包括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等,量表总评分120分,0~55分为差,60~100良好,100~120为优秀。⑤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分,包括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包括13个项目,共91分,认知功能包括5个项目,共35分。126分为完全独立,≥108~<125分为基本独立,≥90~<108分为有条件或者极轻度的依赖;≥72~<90分记为轻度依赖,≥54~<72分记为中度依赖,≥36~<54分记为重度依赖;≥19~<36分记为极重度依赖;18分记为完全依赖。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便秘治疗学》[6]中相关标准。显效:排便顺畅,大便润软且在短期内无复发,大便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排便明显顺畅,大便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排便和大便功能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χ2检验,χ2=3.8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便质干燥、便次减少、腹胀满、神疲懒言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8.3 两组治疗前后排便频率和排便所需时间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频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排便所需时间较治疗前有所缩短(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频率和排便所需时间对比

8.4 两组治疗前后肛肠压力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P<0.01),肛管静息压降低(P<0.01);且治疗组肠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1),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患者治疗前后肛肠压力对比

8.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和FIM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FIM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患者治疗前后SF-36和FIM评分对比 分,

9 讨 论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在脊髓损伤后导致肠道丧失中枢神经支配而引起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引起结肠活动及肛门直肠功能出现障碍,最终引起结肠通过时间增加、肛门括约肌无法自主控制、直肠平滑肌和盆底横纹肌的协调性被打破[7-9]。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包括腹泻型和便秘型,其中便秘型常存在严重的排便难、腹胀及肠梗阻等症状[10]。本研究采用便秘膏保留灌肠治疗,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参考。

目前,中医学尚无外伤性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单独说法,常将其归结“泄泻”“便秘”范畴[11-12]。该病病于督脉,督脉者,源于下极之俞,并于嵴里,上达风府,入属至脑;身上有伤,血出多并中风寒,如有堕坠则四肢懒惰不已,其病为督脉受损。督脉为诸阳之会,督脉受创,手足三阳则不足,气血阻滞,瘀毒内蕴则气血生化失调,引起肠道温煦和濡养较少,运行乏力则便秘[13]。病于肾和大肠之间,督脉受阻,则肾阳失调,经气不利则气血瘀滞,大肠气血受阻,传导失司,则糟粕排泄障碍[13]。本研究采用便秘膏保留灌肠治疗,方中生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黄芪益气固表;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炒杏仁和槟榔润肠通便;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厚朴下气宽中;小茴香理气和胃;玄参解毒散结[14]。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便秘膏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较好。既往有研究发现,对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肠道障碍患者进行灌肠,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肠道蠕动[15-16]。治疗后,两组患者便质干燥、便次减少、腹胀满和神疲懒言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便秘膏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肠道障碍患者便秘的症状。保留灌肠可将灌肠液注入患者大肠内,促进灌肠液与粪便的充分融合,从而促进粪便的排放,改善排便的症状。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排便频率、肠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显著更高,排便所需时间缩短(P<0.01),是因为便秘膏中生地黄、白芍和蜂蜜常被运用于便秘的治疗,桃仁中所含有的脂质体富含大量的脂肪油,可起到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功效。研究发现,火麻仁中的麻子仁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泻下作用[17-18]。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保留灌肠可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有效恢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患者FIM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保留灌肠可改善患者排便功能。本次通过对比性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上便秘膏保留灌肠可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便秘症状。但本次研究可能因为收集病例较少的因素,导致实验存在一定偏差。

综上所述,便秘膏保留灌肠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便秘型)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源性灌肠脊髓
中南大学发现治疗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新方法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便携式膀胱扫描仪结合间歇性导尿术在脑卒中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