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六维联动”培育研究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2022-08-23 07:45迟善娇谢碧荣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培育育人思政

迟善娇,谢碧荣

全面育人是高校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薄弱、体质健康水平呈现下滑趋势等问题映射出我国高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建设不容乐观,落实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为高校教育热点,亦是相关学者的研究热点.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建设核心功能一致,可以大幅度提升育人实效,新形势下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二者相互融合,助推全面育人. 已有研究分别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层面、认知层面、策略层面,以及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层面、设计层面、路径层面进行了梳理与研究,但尚未有研究者从二者融合建设视域分析. 为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同行共建,本研究基于于素梅提出的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由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6 个要素组成的研究成果[2],对课程思政建设下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价值意蕴、培育意义等进行学理性分析,凝练“六维联动”培养机制,清晰厘定课程思政建设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践行路向,实现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地与生发.

1 “课程思政”建设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意义

课程思政建设下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两大受益主体是学校与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深入推进体育课程“五育融合”建设,突破学校在推进五育融合育人过程中存在瓶颈难题. 大学生接受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可以提高运动自我效能感,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1.1 推进体育课程“五育融合”

新时代教育领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动教育存在“五育”彼此割裂和分离的现状[3],为避免体育课程“五育”分离现象,应积极补齐体育课程的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实现体育学科“五育”融合落地落实. 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探究健康知识的前因后果是智育,鉴赏良好的运动能力、运动行为是美育,培育运动品格、体育情感是德育,将运动习惯运用于校内生活,再延展到校外生活是劳动教育. 体育学科“五育”融合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基础工程[4],体育学科“五育”融合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能够极大地提高五育融合质量,避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顾此失彼,实现学校体育教育全面育人.

1.2 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

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相关学者对体质健康提升缓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剖析,对治理、干预手段不断进行优化,然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依旧效果不明显,其根源是大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良好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具有高效能的运动兴趣,自我进行持续性的健康诊断,保持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自主运动行为,维持健康体魄.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难点为触动大学生心灵,产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共鸣,攻克难点应深化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运用生活气息直击学生思想“痛点”,借助思想力量,浸润心灵、震撼心灵、感悟思想,实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入脑入心,大学生一旦具备良好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质健康水平将持续提升.

1.3 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本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然则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加之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不对称,网络诈骗日益猖獗,高校大学生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重要目标群体[5],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遭遇网络诈骗,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内容与实际严重脱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可以通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教育与现实生活接轨,如运用现实思政案例,将学生头脑中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促进知识、能力的认知与实际相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相互融合,有助于达成教育过程回归生活世界,不断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竞争能力、受挫能力,不断提高规范意识、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受骗,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完成高质量育人.

2 课程思政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六维联动”培育框架体系

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是多样的、多向的,但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各要素都存在重点践行路向,如图1 所示. 体育情感是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热爱、兴趣的表达,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激发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提升体育活动热爱程度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故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情感要素培育重点践行路向. 体育品格、运动能力的形成都需要长期性、阶段性培育,人才培养方案是对大学生进行大学教育的整体规划,涵盖大学期间全部体育课程教育规划,包含大学生通过大学体育课程学习形成良好体育品格的具体设计,所以人才培养方案是体育品格要素培育重点践行路向. 不同时期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展现出不同的大学生运动能力培育内涵[6],表明体育课程标准是界定体育课程培育大学生运动能力的核心导向,因此体育课程标准是运动能力要素培育重点践行路向. 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需要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当体育老师将良好的运动习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学生耳濡目染并在内心对体育教师产生积极评价,备受鼓舞,利于克服自身惰性养成运动习惯,受益终身,故体育教师是运动习惯要素培育重点践行路向. 大学课程知识载体以教材为主,体育教材是健康知识的主要载体,所以体育教材是健康知识要素培育重点践行路向. 培育大学生稳定性的健康行为需要良好的体育教学方法,科学适宜的体育教学方法增速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日常化,因此体育教学方法是健康行为要素培育重点践行路向. 高校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体系,需要覆盖校园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六大维度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思政全渗透,助力高校全程全方位育人. 六大维度亦是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情感、体育品格、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6 个要素培育的主要践行路向,故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应同向同行、相辅相成.

图1 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框架体系

3 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六维联动”培育践行路向

校园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体育教师、体育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是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践行路向,亦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六大维度,各维度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6 个要素一一对应,形成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六维联动”培育践行路向. 既丰富了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干预手段,又加快促进了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3.1 体育情感培育践行校园体育文化维度路向

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具备双向性,一是学校通过制定的体育特色规章制度与方案、体育文明规范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二是学校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中沉淀而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孕育着校园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具备家国情怀浸润大学生心灵的育人功能,彰显“润物细无声”育人成效,是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情感要素培育的有效途径,应发挥校园精神引领优势,积极策动与建设体育情感要素.

校园体育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承担起新时代新使命. 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培育应与体育精神培育融会贯通,促进体育情感培育,通过校园体育元素标语、体育活动主题建设等策略推动体育情感建设,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不懈奋斗、遵纪守法、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达到激发式、感染式的育人效果,在大学生领悟体育精神的同时促进学生自我情感与体育精神产生共鸣,实现体育情感要素培育.

3.2 体育品格培育践行人才培养方案维度路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培养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总体设计与规划. 多数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育高素质、高能力综合型人才为育人目标,但育人目标具体阐述时重视技术能力目标,品格目标仍处于弱化状态. 由于社会发展需求、生源结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质量不断提高,体育课程设置逐步优化,体育品格目标培育也应科学化. 体育品格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某些稳定的倾向和特征[7],这些稳定的倾向和特征是社会品质的基石,是人类具有的高贵品质,应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构建.

不同类别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但是任何类型的人才都需具备良好的体育品格.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保障模块需要阐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助力体育品格目标形成的具体策略,推进体育品格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并行,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大学生形成坚定信念、勇于拼搏、临危不惧、文明礼貌、敢于担责、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品格,人才培养方案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伴随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大学生体育品格的形成应逐步升华.

3.3 运动能力培育践行课程标准维度路向

体育课程标准是以提升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顶层设计,明确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与锻炼需要提升的运动能力,并进行科学、严谨的过程性设计与严格执行. 运动能力的提高本质是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各种因素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平衡,表现为身体适应,从而再训练再提高适应[8]. 坚持体育锻炼方可提升运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基本运动能力、专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单节体育课程无法培育大学生形成稳固性的运动能力,需要每门体育课程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促进运动能力的形成.

体育课程标准是实现运动能力的航向标,融入疏密得当的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有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快速提升. 课程标准的学习情境设计可以融入奥运人物、体育社交等思政案例,将中国体育精神宏观教育细化到学生自我运动能力提升微观教育,提高大学生运动能力认知水平,培养正确的竞争观,增强主动性提升运动能力行为,提升工作、生活能力.

3.4 健康知识培育践行体育教材维度路向

现代教育信息化趋势下,新形态教材改革如火如荼,体育教材在改革契机下,应借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促进体育知识立体化、动态化,价值导向具体化,强化育人功能. 健康知识是体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合理膳食、按时作息、科学预防、健康干预等等,体育教材改革是优化健康知识的良好时机,促进体育教材中健康知识的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获取和吸收,提高健康知识的储备量,为大学生实现终身体育奠定理论基础.

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直观性的健康知识仅仅停留于认知表层,认识度粗浅,无法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新形态体育教材改革可以基于思政理论,将涉及到生命、金钱、健康、道德与法律等元素的思政案例,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形式融入教材,运用好活页教材,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及时抽取或更换思政案例与健康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辩证思维,领悟健康责任,实现健康知识的吸收与应用.

3.5 运动习惯培育践行体育教师维度路向

2019 年7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 号),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文件积极贯彻落实,普及并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理念,在群众运动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学生运动需求并未呈现上升趋势,体育教师培育大学生运动习惯举步维艰. 例如各大高校开展乐跑活动,在学校表明跑步次数占期末总分施压情况下,部分学生依然采取替跑等不良方式躲避跑步,大学生不喜欢运动根本原因是没有认知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自我运动需求淡薄,突破大学生运动习惯培育困境是体育教师核心任务.

教师是推进“ 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9],体育教师应不忘育人初心,坚持育人理念,通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能力,承担起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攻坚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运动习惯要素培育. 在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础能力,体育教师应融合保家卫国、无私奉献等思政案例,对大学生进行责任培育、自信培育等思政培育,提高大学生对自我强大、身心强大的重视水平,为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体育教师还需要掌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的精准融入时机与融入方法,震撼学生心灵,刺激运动需求,培育运动习惯.

3.6 健康行为培育践行体育教学方法维度路向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将体育知识灌输式传授于学生,学生通过系统性学习将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内化于心,但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或课程结束后,无法做到将学习到的体育知识外化于行,无法展现良好的健康行为. 激发大学生健康行为是教学难点,突破难点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认同体育价值,增强运动行为. 在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明暗适度的课程思政设计,利于教学方法优化,能够有效催化健康行为.

体育教学方法与课程思政建设相互融合,可以消解体育知识外化健康行为教学难点,激发体育技能. 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体育冠军获奖案例技能分析,激励健康行为;采取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扮演患者角色的同时感受患者痛苦,克服学生运动惰性行为,调动学生健康行为. 采取头脑风暴教学方法,就某一慢性病发病病因发表意见,改善学生不良嗜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健康行为. 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不同的交流方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与交流,利于打造出不同角度的思政浸润环境[10],针对不同思政环境合理融入思政内容,提升教学方法功效,加速催化健康行为.

4 结语

新时代应造就合格的时代新人,高校教育应自我审查,避免重专业、功利化,明确培育大学生专业素养与培育通识素养不分伯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通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六维联动”培育体系的六大维度践行路向相得益彰,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相连,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促使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大学生培育成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培育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