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景
(柘城中医院 妇产科,河南 商丘 476200)
胎儿生产受限是临床常见妊娠期疾病,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改善胎盘血流供应、提高血氧水平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缓解胎儿生长受限状况。硫酸镁是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基础药物,可通过扩张孕妇胎盘动脉,提高胎盘内血流供应,进而缓解孕妇临床症状[1-2]。但仍存在部分孕妇,接受硫酸镁治疗后,无法获得理想治疗效果,需寻找其他治疗方案提高孕妇治疗获益。近年来,抗凝治疗已逐渐应用于子痫、胎儿生长受限等妇产科疾病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钠因其较高的安全性、良好的抗凝效果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对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具有积极意义[3]。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治疗效果,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在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柘城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选取柘城中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孕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年龄22~35岁,平均(27.24±2.17)岁;确诊时孕周27~36 周,平均(30.34±2.62) 周;孕次1~3次,平均(1.54±0.42)次;体质量指数22~27 kg·m-2,平均(25.14±1.02)kg·m-2;胎儿生产受限类型:内因性均型14例,外因性不均型12例,外因性均型9例。观察组中年龄21~37岁,平均(28.33±2.48)岁;确诊时孕周26~38周,平均(31.04±2.71)周;孕次1~3 次,平均(1.62±0.31)次;体质量指数21~27 kg·m-2,平均(24.89±1.01)kg·m-2;胎儿生产受限类型:内因性均型17 例,外因性不均型11例,外因性均型7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胎儿生长受限符合《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 版)》[4]中诊断标准,且经超声检查、体格检查确诊;②单胎妊娠;③孕妇依从性良好,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调查。(2)排除标准:①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功能障碍孕妇;②既往存在子宫创伤史、人工流产史的孕妇;③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孕妇;④合并先天子宫畸形的产妇;⑤存在药物滥用史、酗酒史以及吸毒史的孕妇;⑥并发胎盘早剥、过期妊娠或胎膜早破的孕妇;⑦合并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孕妇。
1.3 治疗方法两组孕妇于入院后均进行监护,指导产妇休息时保持左侧卧位,根据身体状况进行吸氧,并根据孕妇临床症状对症治疗,若出现低蛋白质血症、水肿等情况给予白蛋白治疗,并同时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等静脉注射,保证孕妇营养支持。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注射液(扬州中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805)治疗,初次给予孕妇硫酸镁注射液5 g静脉滴注,之后维持硫酸镁用量每日15~20 g。持续治疗6 d。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199)皮下注射,每次0.4 mL,每日2次。持续治疗6 d。
1.4 观察指标
1.4.1胎儿发育指标 两组孕妇于治疗前、治疗6 d后接受数字化彩超仪(北京天惠华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型号TH-5000)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胎儿腹围、头围以及双顶径。
1.4.2脐血流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6 d后采用胎儿脐血流检测仪(广州三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RF608)记录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systolic blood flow peak velocity/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S/D)以及脐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
1.4.3新生儿不良结局 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分娩时新生儿窒息、早产儿、胎儿窘迫发生情况。
2.1 胎儿发育指标治疗前,两组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两组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胎儿发育指标比较
2.2 脐血流指标治疗前,两组RI、S/D、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d后,两组RI、S/D、P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脐血流指标比较
2.3 新生儿不良结局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n(%)]
胎儿生长受限多由遗传因素、妊娠期合并症等多种因素引起,病因较为复杂,对胎儿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据研究报道,对不明病因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采取解痉、镇静以及调节胎盘血流供应等治疗可于一定程度上促进生长受限胎儿的生长发育[5-6]。硫酸镁是临床常用的解痉药物,给药后可迅速扩张孕妇机体动脉,并对胎盘动脉也起到良好的扩张效果,进而提高胎盘内供血情况,促进胎儿发育[7-8]。但因个体存在客观差异,临床仍存在部分孕妇接受硫酸镁治疗后治疗效果欠佳,需联合其他药物提高胎儿生长受限孕妇治疗效果。
肝素是一种多糖硫酸酯,而低分子肝素钠是普通肝素经裂解获得,是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可通过阻断凝血过程,起到抗凝效果,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对治疗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具有积极意义[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d后,两组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可有效提高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分析原因在于:硫酸镁中含有大量镁离子,可有效抑制孕妇中枢神经活动,阻断神经肌肉连接处的传导,减少肌肉收缩活动,进而起到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进而促进胎盘内血液流通,增加胎儿血液供应量,为胎儿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11-12]。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孕妇的血脂含量,避免血管内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收缩运动,阻断凝血过程,并且还可通过增加孕妇机体内抗凝血酶活性而预防血小板发生沉积,以达到改善胎盘内血液供应,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目的[13-14]。
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因处于疾病状态下,胎盘绒毛血管分支明显减少,胎盘血流灌注降低,胎盘内血液流通受阻,导致S/D提升,胎盘血流灌注下降,进而导致胎儿生长潜能下降,不利于胎儿健康[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 d后,两组RI、S/D、PI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提示胎儿生长受限孕妇接受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能改善脐血流。分析原因在于: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避免血小板聚集,起到改善胎盘血流供应状态,缓解血液高凝状态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16-17]。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使用可进一步改善孕妇脐血流指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可能在于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脐血流指标,促进胎盘微循环[18]。联合硫酸镁共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胎盘内血流供应,改善胎盘内环境,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这对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胎儿生长受限孕妇接受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硫酸镁治疗可提高胎儿腹围、头围、双顶径,调节孕妇脐血流指标,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临床可结合孕妇实际情况,优先接受联合治疗,对提高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