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新实践

2022-08-20 01:48张莹莹
河北画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播音员直播间舆情

张莹莹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网络、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也不断推进创新,节目的传输生态出现重大变化,电视节目传递模式和传授关系也向智能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迭代与提升也促进了节目形态的融合更新。主流媒介的播音员、主持人,尤其是部分原有荧屏形态相对单调、固定的播音员都相继进入融合传播的大潮中,在新技术要求的影响下,其语言创作实践的环境也由单调向多元化过渡。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都必须转变语态,以顺应新兴媒介年轻化、分众化、碎片化的表达特征,积极开展语言表达的新实验。

一、技术赋能:新技术催生新表达

媒体融合时代,通过引入在线观众席、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多屏交互等新兴媒介技术手段,主流传媒积极开展了新型媒介节目的创造和实施。新的栏目设计具有场景传递、跨屏传递、短视传递的特色,使得主持人在栏目中的语言表达样态向沉浸式、互动性、诙谐型转变。

(一)场景传播:沉浸式语言表达

互联网科技的迭代升级,将播音员与听众间的物理界限重新打开。融传媒栏目《中国舆论场》创造性地把网上“虚构观众席“搬上大屏,致使处于各个公共空间和现场的主持与受众在节目直播中同处一座“舆论场“中。这个栏目每一期都会请一些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活跃在各个领域行业。在该节目中,为了不让观众感受到只是单方面在传递一些专业的看法,节目组还专门设置了一些环节,主持人通过创造一些情景邀请在“虚拟观众席“的“观众“发问情况,或选择关注度最高的议题要求在场专家学者解答,达到专家学者与听众之间的有效交流。主持人发挥纽带的作用将节目邀请的专家和观众连接在一起。主持人通过利用小屏实时交互数据和网上交流的热度,通过综合评判选取恰当的议题并使用最契合提问问题环境的语言表达方式予以发问:采用强化关键词“重音“凸显问题的复杂性,使用犀利的“语调“突显对提问问题的敏感度等方法,使专家学者与听众都浸泡在议题情景中,从而发挥了一种润滑剂的功能。

(二)跨屏传播:互动式语言表达

交互性作为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一个重要的特征。在网络快速发展下我们对于广播主持的受众也变得更加的活跃,从早期对于播音主持往往只是进行单向传播到现在的多向互动。在《中国舆论场》首期节目中,有三个互动抽奖的环节。在这些主要环节中,主持的角色涉及展示礼品、讲红包口令、新媒体宣推等语速节拍一般较快,适合于新媒体受众的聆听习惯,与传统意义上“字正腔圆”的语言表现有较大差别。在与来宾的沟通交互过程中,也保留了年轻化、口语化的语言表现。因此,在2010年10月17日的《国家公共舆论场》栏目上,鲁健在转换进入嘉宾问答环节时表示:“崭新的宇宙旅行三人组,此次我们将创下一项世界纪录,最长的在轨时间,半年的时间。它也是我国空间站建造十分重要的一个。许多网民都十分关注,并发来了各种问题”。“太空出差三人组”一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大屏直播的话锋转移到了小屏端的与网友交流提问环节,同时也说明了网络提问主要是围绕着神州十三号中国航天人的飞天任务而展开的信息。这种互动式的语言表达,呈现出接地气、口语化的特色。

(三)短视频传播:诙谐式语言表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运用,我国的网民不断增加,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的网民大约有10亿之多,占总人口比例大约71%。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升级革新逐渐构架起数字社交的网络新型方式。在这一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直播行业逐渐兴起。同时短视频也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产物。在媒体融合下,传统的电视广播已经满足不了我国人民日常观看娱乐需要。短视频可以作为其中的补充。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对短视频进行录制,在录制的时候播音员需要改变传统的说话方式和经验,因为按照以往是几十分钟来表达阐述,短视频就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同时短视频并没有像新闻联播那样严肃,所以在录制时需要播音主持人用更多的生活用语或者诙谐式的语言。主持人以语言犀利的短评、诙谐风趣的表演,并通过夸张、反讽的话语表现出,引发了听众的强烈情感共鸣,使听众体会到不一般的音声与语言表现。这种诙谐式的语言表达具有互动性强和传染力强的优点,很适合于在网络空间流传。

二、主观驱动:新时代激发新实践

中国传媒大学导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语委咨询工作理事会主席的姚喜双教授指出:“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工作中,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创造者是问题的重要方面,他(她)的主体能力发展得怎样,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作品的质量水平,关乎到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创造实践活动的失败。”所以,除了由于传播技术升级而带来传播生态变化的因素之外,由于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新角色定位的错误理解,也最终导致了个体语态的变化。

(一)舆论引导意识

坚守真正的舆情引导,是中国传统文化媒介始终坚持的准则。在新媒介深入融合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媒介舆情引导的主持人尽管已经进入了直播带货队列,但仍时时坚守着真正的舆情引导,坚守着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化引导。2020年4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带货直播间上线,由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朱广权连线网红主播李佳琦直播带货过程。这也是中央电视台主持进行的直播间带货首秀,此之后,电视台主持人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等也做出了直播间带货的新尝试。

朱广权与李佳琦联合直播间的主旨为“谢谢你为湖北拼单”,议题自然富有正力量,该场直播间从头到尾都是推介湖北的产品销售,实质上是想利用直播间带货这个创新的营销模型协助湖北的中小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克服困难。又如,由央视媒体联合国美零售制造的“买遍国内助力生活”国内巡回带货直播间活动将开启,主持人康辉、朱广权、张文静等都将为直播间带货助力。和当下互联网直播间方式单一、粗暴,力图凭借较低的产品价格捕获消费群体芳心的传统直播间带货方法不同,央视直播间在带货中也注意到了货品和国内民营企业以及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相互融合上。这些带货直播活动,使广大消费群体在足不出户云游祖国伟大江山时,体验了我国各地民族特色食品、好货好物和地方独有的人文魅力。

(二)融合传播意识

融合传播是新时期至今党中央开展新闻舆情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主流传媒实现网络舆情导向功能的关键途径。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身为我们的宣传员,理应在融合媒介中充分发挥社会影响。但长期以来,由于播音员、主持受传统广播电视传媒中的单向媒介的传受关系制约,不免还浸泡在“你播我听”的教学模式中。今天,由传统媒体发展出来的新广播员、主持,都受到传统思维方法的影响,将新闻传递思维方法和广播语态都局限于“单屏化”。所以,在融媒介时期,播音员、主持必须适应融合传递发展的大势,勇于创新、敢于改革,以进一步把握网络传播知识,提高观众对新传媒与融合的了解,并培养观众融入传递的主体意识。只有在对新媒介、新技术有了必要的认识之后,才能探索新型媒介的传播特性,也才能敢于跳出原先的舒适圈子,冲破原先的思想模式,寻求到适应新融合传播特点的新创作方法。《主播说联播》自创刊至今,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们一直是人民瞩目的聚焦。而网络主持人们也一改了原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在央视新媒体客户端以及各个社交媒体网站上,以一个全新的语态开始了他们的新媒介实践,以小幕为媒介,与人聊起了新闻联播里的国家大事、全球大事。主持人们在应对新媒体使用者的讲话时,肩膀更轻松了,表情丰富了,动作增加了,声调也温柔了。《主播说联播》也成为了新时期媒介融合的典型个案,而网络主持人们自己便是新媒介融合的一个典型人物样板,其中决定其语言表达方式产生根本性转变的,就是网络主持人自身从内心深处所产生的融合与传播意识。

(三)语态转型意识

广播主持人语态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产生的一个适应与广播节目内涵和节目形式相符的语言表达状态。从客观而言,播音员、主持人要转变固有的话语发声方法,并寻找更有利于共融媒介传递的新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新媒介创作中具有语态转变的主体意识,并积极探索语态转换的新方式。比如,在中央电视台的第一次带货直播间活动中,由央视播音员朱广权与带货主播李佳琦共同完成。从新闻直播间跨界到带货直播间,朱广权对自身的简介已经不再是熟知的:“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朱广权,热烈欢迎收看”这个固定方法,只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设计外加风趣而略带自嘲的方式说明了自我身份,恰当的语言设计也可以快速缩短和网民的距离。而事实上,对这次直播间的带货首秀,朱广权也是有备而来,事先就对直播间的带货和网红主播都有了必要的认识,并积极地应对新环境,不断创新语言表达,最后才真正做到了在整个直播间中妙句连珠、金句频出,从而达到了帮农助贫的社区效果。

(四)培育自我修养,提升播音主持的工作水平

在全新的新媒体环境当中,给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只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牢牢抓住机会,勇于迎难而上,则在一定范围内会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所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必须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学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播音主持工作者处理业务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者也要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标准语言给受众群体描述新闻内容,同时播音主持工作者必须运用亲和力的语言形式进行传播,一方面有利于播音主持工作者不断提高技能与综合能力,则另一方面让播音主持工作者在业余时间不断提高文化内涵。

(五)注重氛围感染力

在媒体直播或采访时,针对具体事件情况调节好自身的语气和发声力度,并根据不同事情情况选择不同的语调描述场面,以尽可能增加气氛感染力,从而调动观众内在的感觉,形成现场共鸣,使节目的线性活动顺利进行,首先就要有表达的气氛感染力,缺乏了气氛感染力就缺乏现场感、真实感。气氛是由现场观众视听时所产生的强烈心理或冲击性情感,如果没有人敏锐地把握现场氛围,语调就会变得平庸无趣。相反,如果能把握现场氛围的内心感染力,则可以把新闻事件及节目氛围营造得真实浓郁,纪实饱满。

三、双向发力实现深度融合

通过科技赋能使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增加播音员、主持人的主观推动力,并进一步转换语言表达方法,以寻找新趋势下的新表现形式。双方发力进行文化融合传播中,受众与观念之间的深层融入。

(一)受众融合

在我国媒体行业里“新闻联播”是最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节目,其中的主持人专业素养是行业的金字塔的存在。对于新闻联播有着一个固有的群体进行收听观看。但是对于年轻群体和妇女群体吸引力却有些不足。为了扩大受众群体,新闻联播打造了一个姐妹的节目“主播说联播”,利用现在大屏的互动性,用一些耳目一新的方式,收获了一大批新的观众群体。年轻的群体也开始进入新闻联播的受众群体中去。值得一提的是,在神舟12号飞船重返地球后,“中国舆论场”节目在当天没有大屏直播时间的情形下,新增了新媒体端转播渠道,直播中将围绕太空员回到星球后的食物生活怎么进行,太空员要隔离吗,行程码是怎样的等话题和网民们进行交流。当天最高的观看人次高达67万人。通过大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一方面是在媒体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有更多的人选择了传统媒体舆情引领的新媒介途径;另一方面表明了随着长期在新兴媒介端的话语转变与舆情引领,大屏用户与小屏用户的收听习惯、关注热点等也在逐步融合。

(二)观点融合

对传统媒体的舆情导向来说,如何促进新媒介深度融合,都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借助新兴媒介的传播技术手段,以弥补传统宣传渠道的传播短板;借助新播音员、主持的语态转换,以创造更多适合新兴媒介特点的新闻作品,以便于更多地提高舆情传递力和深远影响,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依然把握着舆情的导向权。《中国舆情场》的主要播出环节“一榜知舆情”透过线下宣传汇集了一个互联网的舆情热门话题,由主持在大屏直播时段进行播送,从而构成了线上线下联合引领舆情与传播热点话题的新模式。从《主播说联播》开办至今,所涵盖的议题上至大国政策、大国关系、全球形势等国际敏感话题,下至大学新生开学、节约粮食、老龄化问题等社会民生议题,不管是用什么表达方式,主持在每一栏目中都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观点,用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表达。

四、结语

作为节目的主体人物,播音员、主持始终承担着坚持正确的舆情引导的媒体工作和宣传典范的有声语言的责任。在新媒介语言融合发展时期,播音员、主持在积极应对新型媒介语言问题的同时,也应防止进入唯网络热点、流量至上的误区,以保持最优质的声音语言,并作为新融合传播中舆论导向的引路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播人,作为有声语言表达的示范员。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加强对于播音主持人专业素养的提升,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播音员直播间舆情
“羲和号”开直播间
汪星人的趣味直播秀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细微之处见功夫——播音员的情感掌控和运用
完形填空训练
电视播音员“背诵如流”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