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俞朝盈
2021年2月初,临近春节,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滨河社区举行了一场慰问留绍过年外来务工人员的活动,准时到场的11名社区清扫员等了40多分钟,结果每人只得到一份福袋(内有对联、福字贴和6个“空心红包”),集体合影留念后活动便结束了。由于没有实用的慰问物品,该活动被质疑像作秀。迫于压力,慰问方连忙采购了大米等物,补发给清扫员。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发热议。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四风”问题,有的看似显著却容易被误读,有的则比较隐蔽。对此,笔者从这一起看似经过波折、结局圆满的事件中发现深层次问题,写了一篇题为《空心红包不是问题 空心慰问才是问题》的评论。评论发布后,舆情得到良性发展,公益活动得到规范,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同时收获了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
这是一个官方主流媒体主动介入热点事件舆论场,及时纠偏网络言论并成功引导舆论的典型案例。可以说,该评论达到了比较理想的传播效果。
官方主流媒体的评论,要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做到掷地有声,“找准机会及时出击”非常重要,就是要趁热打铁。若稍有迟疑或拖延,热点一过,黄花菜都凉了,再是好声音可能也是马后炮。
“空心红包”事件在网络上发酵后,笔者发现,当天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关注点聚焦到“为何红包是空的”,却忽视了即便红包不空,让被慰问对象等候40分钟也是很不应该的。此事反映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渗透到基层社团组织、公益组织中,这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从大量网友的留言看,网友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他们只认为慰问方送“空心红包”不对,而对“空心慰问”这一深层次问题认识不足。时值春节前慰问高峰期,笔者意识到,主流媒体非常有必要及时发声。
找问题首先要找准,所谓“打蛇打七寸”,笔者的评论开门见山就点明:网友找错了问题的根源。解决此类慰问问题,板子不应该打在“没有实用的慰问物品”上,而要打在“迟到”和“拍照为主”上。
由于是一篇驳斥既有观点的评论,笔者在写之前也清醒地意识到,“压倒”对方并不是目的,把理说清楚,把问题剖析清楚才是目的。驳斥对方观点的评论文章并不是辩论赛讲稿,不必剑拔弩张,而需以理服人。毕竟辩论赛只是争一场比赛的输赢,最终的结果也不会真正落实到现实中;而媒体评论直面的是真实社会,真正有利于问题解决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才是关键。因此,在写作中,笔者力求措辞准确,比如:这件事值得反思的首要问题,与其说是有志愿者痛斥的“形式主义”,不如说是有点“官僚主义”的味道,定好了活动时间慰问者却迟迟不到,显然不把清扫员40多分钟的时间成本当回事。至于拍照,本身也不是问题,搞了个活动,用现场照片存个档合情合理,不必上升到形式主义。但拍照成了整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慰问却是“空心”的,这就是问题了。
时值春节前慰问高峰,主流媒体及时发声,避免了人们被前期网络声音带偏节奏,网友随后留言中的观点较第一天也有了明显转向,从“空心红包”转向对“空心慰问”这一深层次问题的关注。网络留言(评论)在资讯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人们看到文章的末尾会下意识地滑动屏幕看下面的评论,网络文章顶部留言的阅读数接近该文章本身的阅读数。《空心红包不是问题 空心慰问才是问题》通过新媒体端发布后,笔者发现自然到达顶部(即没有人为置顶)的留言中,“多来点脚踏实地,少来点虚头巴脑”“红包可以空心,人不可以空心”“等40分钟,形式10分钟,谁不寒心”等均与评论文章表达的主要意思契合,相当于强化了评论的观点,也说明该观点在受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共鸣。
同时,该评论也推动了问题的制度化解决,绍兴市民政局下属单位——绍兴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于评论发布后的第二天下发了《关于开展公益活动的提示》,要求相关社会组织今后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时应精心设计项目和载体,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每场活动做到深入、细致、走心。这很好地体现了媒体舆论监督的实效。
这篇评论在指出问题时是比较尖锐的,而之所以网友听得进去,有关部门也听得进去,与“温和的说理过程”是分不开的。
文中先肯定了“春节前慰问,没带点年货,红包里也没钱,确实有些不通人情”,然后再提出“‘空心红包’虽然价值不高,可在春节期间也算是小小的‘刚需’物品,作为慰问品之一并无不当”,最终亮出观点:“慰问品不能简单地以价格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准备慰问品是否走心。”
从评论的传播效果来说,受众在富有人情味的聊天式讨论中“移情明理”“通情达理”,才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现在很多评论喜欢以“智商碾压”式的语气来驳斥对方的观点,然而现实生活中,错得匪夷所思的现象或观点其实很罕见,评论不必像学术论文那样面面俱到,但驳斥时,不应该回避对方观点的合理性。
前年疫情刚开始时,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刊发的评论《建议铁路民航取消退票费为防疫作贡献》是比较典型的一例。比如文中没有放大“取消退票费”可能带来的效果,而是很实在地写道:从取消效果来看,该出行的还是会出行,想回家的还是会克服各种困难回家,不会为了占退票费“便宜”而改变计划,但“退票费”起码不会成为某种让人别扭的心理障碍。又如“这种让利举措减少不必要的流动,也有利于保护乘务人员”这句,则通过“换位”到对方的方式,道出了对方忽视的视角,即“取消退票费”不仅是保护消费者也是保护对方自己。
这种“尊重对方”的评论写作方式,也能有效避免“我跟你谈现实,你跟我讲情怀”的尴尬场面。
近年来,很多官方媒体虽然第一时间对热点事件的网络主流观点作出了回应,但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往往是不够“尊重对方”,这种不尊重不是措辞上不客气的低级错误,而是回避了网络观点中的关键信息、合理成分,这样反而会加剧“官意”与“民意”的对立,加速“两个舆论场”的割裂。
从理论上说,对所评的新闻事件,除了恰好特别了解的领域,评论员并不天然地比广大受众知道得更多,如果有,也是通过有限的时间查询相关背景信息所得,这些信息在搜索引擎发达、算法推荐常见的当下,不足以形成相对普通受众的信息增量优势。评论员的看家本领应该是拨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云雾”,看到大多数人熟视无睹、视而不见的细节,挖掘出相对隐蔽的一些问题,力争透过现象看本质。
“空心红包”事件中,存在形式主义是显而易见的,而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内容却是存疑的,官僚主义则更是比较隐蔽的。笔者以字数很有限的公开报道为事实依据,对该事件的细节进行抽丝剥茧。
常常被媒体引用的专家学者通常都会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意见比较可以预测。对于评论员来说,这恰恰是需要重点留意的,因为一旦轻易认同了这些意见,那你的观点也很可能是随大流的。
“空心红包”事件报道中,接受采访的几位负责人,不乏老面孔,对此事的看法也都是“大路货”,而笔者发现,恰恰是看似合理且近乎一致的态度中,透露出很多人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即凡是慰问必须有钱或实用物品,而且认为这才是慰问的核心要义,以致于很多慰问活动在人们的印象里只剩下送慰问品和拍照这两件事。也就是说,这次尴尬慰问与其说是“误会”,不如说是慰问进入了“误区”;正因为慰问只走形式不走心,慰问字面本意的嘘寒问暖以及更广义的精神慰问才会被排除在慰问活动之外。
这些细致的分析,正是媒体对存在的问题给出鲜明立场的基石。
看问题不够透彻,浅尝辄止,是很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关键所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根”找不到,最终治标不治本,下次类似的事情还是会出现,无非换个地方、换个方式而已。
新春慰问一窝蜂的现象司空见惯,“慰问不走心”是典型的顽疾。前期网友批评“空心红包”的观点,不仅没有聚焦“病根”,也容易让慰问不知不觉滑入拜金主义的歧路,甚至造成对环卫工人的矮化。
通过观察舆情案例不难发现,被批评一方快速认错,很多时候不是诚恳、彻底认识到错误所在,而是为了寻求快速结束舆情。“空心红包”事件中,慰问方显然认错太快。从这个意义上说,《空心红包不是问题空心慰问才是问题》也是媒体对热点新闻事件的一次高质量复诊,并最终纠正了误诊结论。
(绍兴晚报《空心红包不是问题 空心慰问才是问题》获2021年度浙江新闻奖评论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