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丹,褚强坤,张杨,李娜娜
(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骨科,山东潍坊 26100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持续降低。临床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可有效进行解剖复位,但骨折术后恢复期较长,患者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由于老年患者年龄较大,生理功能衰退,体能较差,骨密度持续下降,致使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长,加之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难以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不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更为全面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康复[2]。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52±4.30)岁;体质量指数19.3~28.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41±1.55)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9例,专科11例,本科及以上2例;骨折部位:股骨头下骨折22例,经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颈基底骨折9例;受伤原因:跌伤11例,交通事故伤23例,高空坠落伤8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59±4.31)岁;体质量指数19.4~28.3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3.37±1.59)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10例,专科10例,本科及以上3例;骨折部位:股骨头下骨折21例,经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颈基底骨折10例;受伤原因:跌伤15例,交通事故伤18例,高空坠落伤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年龄60~85岁;经X线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受伤至就诊时间≤72 h;均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正常;均知晓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残疾;患有颅脑损伤及其他脑血管疾病;存在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碍;存在严重脏器器质性病变。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向患者口头讲解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术后康复注意事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异常立即对症处理;指导康复训练及患肢日常护理方法,出院后每周进行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嘱患者定期复诊。持续3个月。
1.3.2 观察组
实施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及情绪镇痛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疏导;要求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慰、支持,多使用一些鼓励性话语。(2)认知干预。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根据患者学历通过图片、PPT等方式,详细讲解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相关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建立微信管理群,通过微信发送相关文字、视频,包括详细的患肢护理、康复训练等方法。(3)饮食护理:术后早期予以患者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为主,如鱼、蛋类、蔬菜、瘦肉、豆制品等,少食多餐,禁止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术后2~4周,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增加动物肝脏、骨头汤等,增加维生素A、D及钙的摄入;5周后可增加食物种类进补,如老母鸡汤等。(4)疼痛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协助患者定时调整体位,保持患肢舒适,初期可对伤口周围冰敷,适当抬高患肢,以减轻患肢肿胀程度;鼓励患者通过与家属聊天、看电视、呼吸冥想等转移注意力进行镇痛。(5)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不断变换体位,避免身体某一部位长期受压;保证床单清洁,每天定时扫除床单上的皮屑及碎渣,拉平床单皱褶处;做好患肢皮肤消毒,保持皮肤干燥。(6)功能锻炼:①患者术后清醒后指导其进行深呼吸运动,术后6 h可按摩患者小腿肌肉,从膝部到脚踝,从内到外,每次10 min,之后协助患者进行足趾伸屈、踝关节背伸及旋转运动,每项5~10 min,每天3次;术后第2天持续进行上述训练,并增加股四头肌舒缩运动,每项训练每次10 min,每日3~5次;术后3 d~2周,加用下肢关节活动器进行膝、髋关节被动训练,每次15 min,每日2~3次;术后2周后,在骨折稳定的前提下进行主动髋屈伸练习:患者取坐位,足底与床面平贴,缓慢屈膝、屈髋,最大限度后保持10 s,再缓慢伸直;直腿抬高训练、站立训练:待患者肌张力恢复后,可拄拐进行行走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跨步训练、平衡训练、负重训练,具体训练强度及时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8)出院护理: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详细的用药、饮食及康复训练方案,要求患者遵照医嘱执行;建立微信群,每周通过微信进行视频随访,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情况,并针对患者疑问进行解答,指导居家护理方法,要求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持续护理3个月。
(1)术后康复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开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2)髋关节功能评分: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3]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活动度(5分)4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3)并发症:记录两组便秘、感染、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4)生活质量评价: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4]进行评价,共包含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维度,7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各维度最终评分=(维度粗分-最低分)×100/各维度满分,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s),d]
组别开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25.30±3.54 16.83±2.18 13.203 0.000 18.76±2.57 15.63±2.02 6.206 0.000 80.94±5.43 75.42±3.75 5.421 0.000
护理前,两组患者HHS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H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H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HHS评分比较[(±s),分]
组别疼痛护理前 护理后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畸形护理前 护理后活动度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16.50±3.29 15.73±3.65 1.016 0.313 26.97±5.36 30.48±4.15 3.356 0.001 12.07±3.20 12.58±2.61 0.800 0.426 33.69±5.80 38.24±4.31 4.081 0.000 2.64±0.45 2.52±0.68 0.954 0.343 3.23±0.55 3.50±0.27 2.856 0.005 1.83±0.42 1.76±0.44 0.746 0.458 3.95±0.62 4.43±0.32 4.459 0.00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护理前,两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s),分]
组别躯体护理前 护理后心理护理前 护理后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物质生活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42)观察组(n=42)t值P值50.22±6.13 49.78±6.35 0.323 0.738 72.24±4.52 78.28±4.89 5.878 0.000 52.29±5.71 51.44±6.20 0.654 0.515 71.78±4.49 77.15±4.82 5.283 0.000 53.32±5.94 53.57±5.45 0.201 0.841 72.67±4.54 79.42±4.96 6.506 0.000 56.02±6.05 55.83±6.31 0.141 0.888 73.74±4.61 78.51±4.91 4.590 0.000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股骨颈骨折发生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股骨颈骨折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但老年患者多合并较多慢性病,体质较差,术后长期活动量不足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加之大多数患者对疼痛存在恐惧心理,难以遵照医嘱进行训练,不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故护理需求较高[5-6]。
常规护理措施注重对疾病采取相关的护理,而忽略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致使护理效果不佳。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融入精细化护理理念,可为患者提供综合、全面、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且护理全程以患者为中心,能够全方位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开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HH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马怡等[6]的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髋关节恢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病情恢复,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患者认知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其的疾病宣教,可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配合心理疏导及家庭支持,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康复锻炼,从而保障康复训练效果,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老年骨折患者年龄较大,机体代谢及营养状况较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折愈合效果。根据患者康复需求采取饮食护理,可提供患者能量及营养,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理基础,确保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顺利实施。康复训练是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在促进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中意义重大。临床根据患者不同阶段选取不同训练方法,随着患者自身情况进行调节,使患者更容易接受,确保康复训练的落实开展,还能够避免活动不当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早期训练安全性,利于骨折愈合[7-8]。同时持续性、渐进性地康复训练可有效协调患者全身各个肌肉群及关节,促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加速全身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直及挛缩,预防压疮、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训练效果,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9-10]。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关注患者身心多个方面,并注重院外的随访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有效控制影响病情康复的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速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疾病造成的负面影响,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但本研究尚存在观察时间短、样本量较少等不足,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造成一定影响,后续研究中还应增加样本纳入量,并延长观察时间,深入探讨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在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综上所述,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髋关节恢复,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