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华,曹存梅
肝脓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阿米巴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和真菌性肝脓肿,其中细菌性肝脓肿最多见。目前典型肝脓肿检出率相对较高,但因抗生素的滥用等原因,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发生改变,出现不典型病例,增加了该病的诊断难度。另一方面肝脓肿诊断多是以常规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为主要依据,极少数病例影像表现也不典型,易误诊为转移瘤等疾病[1]。我院一例肝脓肿经多种影像学检查,仍发生误诊,特进行回顾分析,以积累经验,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患者,男,62岁,因“发热、尿黄、腹胀3 d”于2020年3月14日入住烟台市奇山医院。3 d前患者自觉上腹部闷胀不适,无恶心、呕吐,发热自测体温最高38.2 ℃。既往HBsAg阳性30余年。体格检查:体温36.2 ℃,心肺听诊无异常,肝区无叩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3.25×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16.7%。肝功能检测,球蛋白39.26 g/L,白蛋白43.94 g/L,总胆红素63.30 μmol/L,直接胆红素17.30 μmol/L。HBWM定量(稀释)乙肝表面抗原0.00 IU/mL,乙肝表面抗体8.93 IU/mL,甲胎蛋白1.63 ng/mL,戊肝IgG抗体阳性。常规超声检查:肝左右叶探及多个极低回声结节,大者约21 mm×17 mm、21 mm×20 mm,边界较清,形态规则,内回声欠均匀,部分见片状无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图1A、B)。CDFI:结节周边可见少量血流信号(图1C)。
图1 常规超声检查影像 A、B:肝内多发极低回声结节,内回声欠均匀(↑);C:结节周边可见血流信号(↑)
2020年3月15日行上腹部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肝内见多发异常信号结节,肝左内叶及右叶可见多发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灶(图2A),最大者约22 mm×16 mm,DWI(b=800)呈高信号(图2B),相应ADC图呈低信号(图2C);注入GD-DTPA后,呈环状轻度强化(图2D)。诊断意见:“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临床保肝、利胆、抗炎治疗2 d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0.18×109/L,中性粒细胞75.6%;血液生化检查,总胆红素46.10 μmol/L,直接胆红素14.1 μmol/L,超敏C-反应蛋白103.26 mg/L。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肝左右叶示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较清晰,最大者约29 mm×19 mm,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诊断意见:“肝转移瘤可能较大”。继续保肝、利胆、抗炎治疗10 d后,患者尿黄、腹痛等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因我院设备所限,住院期间患者去市内三甲医院做PET-CT检查,结果示:结肠肝区肠壁不均匀增厚,FDG代谢增高,建议肠镜进一步检查;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FDG代谢不均匀增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转移瘤?”。
2020年3月27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62×109/L,中性粒细胞68.3%,淋巴细胞20.6%。同日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图3):肝内多发低回声结节动脉期19 s时可见造影剂快速充填,呈环状厚壁样,中央无造影剂充填,24 s时结节增强达高峰,呈“面包圈征”,大者约34 mm×29 mm,门脉早期结节内造影剂开始消退,延迟期结节内造影剂明显廓清,诊断意见“考虑肝转移瘤”。部分肝脏转移瘤病灶中央有坏死区,无动脉血供,而周围组织动脉血供丰富,动脉期呈明显高增强,呈环状高增强,形成“面包圈征”。为明确诊断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术,对肝右叶低回声结节取材三针,病理检查结果:“细菌性肝脓肿”。继续抗感染治疗10 d后,2020年4月8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9×109/L,中性粒细胞51.8%,淋巴细胞35.0%;生化全套超敏C-反应蛋白1.71 mg/L;常规超声检查影像:肝左右叶散在多个低回声结节,大者约36 mm×26 mm、22 mm×19 mm,边界尚清,部分内可见片状无回声区。
图2 腹部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影像 A:T2WI横断面,肝内多发高T2信号灶(↑);B:DWI呈高信号(↑);C:ADC图呈低信号(↑);D:增强扫描呈环状轻度强化,似“牛眼征”(↑)
图3 超声造影检查影像 A:动脉早期(19 s图)结节呈环状厚壁增强(↑);B:动脉期(24s图)结节增强达高峰,呈“面包圈征”;C:门脉期(53 s图)结节内造影剂消退(↑);D:延迟期(129 s)结节内造影剂明显廓清(↑)
不典型肝脓肿与肝脏转移瘤可在影像学检查上表现为相似的征像,二者的鉴别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坏死性肝脏转移瘤影像学征象与肝脓肿类似,需要结合临床及穿刺活检综合分析,提高诊断价值,避免误诊。肝脓肿患者多伴有发热、肝区疼痛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会明显升高,给予消炎治疗后,症状会逐渐好转,复查超声可以动态观察到脓肿形成及吸收好转的演变过程,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超声表现。但肝脏转移瘤大多数能找到原发癌,多无明显腹痛、发热临床症状,给予抗炎治疗后,复查常规超声病灶无明显吸收好转。
本例经过两家三级医院多项影像学检查,诊断意见错误,分析原因: 1.病灶数量因素,该患者超声检查,有中度脂肪肝表现,肝内可见多个较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晰,形态规则;肝脓肿多发病灶相对少见,病灶多呈片状不均质回声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而转移性肝癌病灶常为多发,边界清晰,形态规则。2.该患者CEUS显示动脉早期19s即有造影剂快速充填,呈环状厚壁表现,中央无造影剂充填,门脉早期病灶内造影剂开始消退,延迟期明显廓清,表现为“快进快退”征像,与肝脏转移瘤的CEUS表现非常相似。肝脏转移瘤的组织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系统,动脉期呈快速充填表现,门脉早期肿瘤内造影剂迅速消退。3.该例MRI表现多发类圆形长TI长T2异常信号,DWI呈高信号,平扫脓肿壁显示不明显,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强化,强化环厚,呈“牛眼征”,类似于肝脏转移瘤表现。肝转移瘤“牛眼征”是指转移灶表现为无中断的环形强化,渐进性中心充盈,如果转移灶中心坏死则与肝脓肿早期形成的厚壁强化表现类似。4. 患者HBsAg阳性30余年,反复肝功能异常半年余,近日尿黄,似浓茶色,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上腹部闷胀不适,这些表现可能误导临床和影像科医生做出肿瘤性病变的诊断。通常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多见于胆道梗阻性疾病,主要是胆管炎、胆结石、肝癌等引起胆道阻塞所致,肝脓肿很少引起胆道梗阻性黄疸。实际上少数肝脓肿病人可以表现为黄疸,一方面是由于化脓性炎症损坏肝组织,另一方面肝脓肿也可压迫胆管,并发胆道梗阻,出现类似肿瘤性病变的黄疸。5. 患者无明显发热、肝区疼痛症状,入院时体温36.2 ℃,自测体温最高38.2 ℃。而肝脓肿患者大部分有高热、肝区疼痛表现。总之,本例肝脓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表现均不典型,极易误诊为肝脏转移瘤。
超声检查属肝脏疾病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肝脓肿炎性期和脓肿形成初期大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部分患者可见发热、腹痛等症状,相关文献报道,常规二维超声诊断肝脓肿的准确率为89.2%,其中脓肿炎性期、脓肿形成初期、脓肿形成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0%、88.1%和96.6%,提示随着病情进展、临床分期的增加,其诊断准确率逐渐升高[2]。CEUS作为一项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EUS能实时显示细微血管网造影剂的灌注情况,实时动态连续观察病变的增强过程。
肝脓肿病理学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包括脓肿炎性期、脓肿形成初期、脓肿形成期三期,其中脓肿炎性期病理学改变为局部肝细胞出现变性,伴炎细胞浸润及炎性渗出,病灶血流灌注较丰富,CEUS表现为动脉期呈明显高增强;脓肿形成初期,主要为局部肝细胞坏死,伴部分肝组织溶解液化,为多个坏死区域夹杂残存的正常肝组织,CEUS表现为病灶呈蜂窝状增强;脓肿形成期,脓腔液化坏死,形成典型的脓肿壁,外层为纤维肉芽肿组织,内层为炎性肉芽肿组织,周围可伴炎性充血水肿带[3-5],CEUS表现较为典型,动脉期边缘呈“环状厚壁”增强,内部无增强。肝脓肿的CEUS表现特点具有多样性,与常规二维超声相比,诊断分辨力、敏感度、特异度相对提高[6-7]。超声检查对肝脓肿及肝脏转移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CEUS具备对病灶进行实时、持续观察的优势,方便医师对目标病灶微循环的变化产生更高敏感性,但定性诊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CT及MRI检查技术在肝脓肿的诊断中也有重要价值。肝脓肿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CT及MRI表现,脓肿形成期,呈边界清晰的长T2信号灶,增强扫描后脓肿壁及间隔均有缓慢强化,多呈花环样或环形,病灶中央坏死区大,强化环薄而均匀,呈“靶环征”。“靶环征”是由中心脓腔、脓肿壁和周围的水肿带形成的同心环样CT或MRI增强典型征象。部分肝脓肿形成早期,坏死区小,表现为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界限不清,强化环厚,呈“牛眼征”[8-9],与肝转移瘤表现相似。因此,CT及MRI对肝脓肿的定性诊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肝脓肿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不典型肝脓肿的定性诊断均有局限性。本例患者比较特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没有发现明确的原发癌,故不能完全排除肝脓肿可能,为明确诊断,可早期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提高诊断的时效性。在超声造影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目标性更强,能更准确的取到病灶内的有效组织,避免穿刺到坏死组织,提高了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可以避免误诊或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