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究

2022-08-19 14:52:08王步勇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管理学家 2022年13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预算编制经营

王步勇 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提升,要想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就需要重视经营管理工作。企业在实行内部控制管理时,主要是对内部各项资源进行有效调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管理体系,以预算为基础,全面执行预算的系统化管理方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和企业内控管理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出发,根据战略目标对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规划。从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到监督评价工作完成之后,企业的一系列经营活动都得到了良好的管控,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很好的帮助。实施这一管理手段的重要内容就是进一步细化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细分的目标预测经营活动的预算,同时结合市场情况、自身发展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借助于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评价,更加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和交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运营成本。有关全面预算的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全面预算要素

(二)内控管理

企业内控管理就是对内部相关工作的有效监管,通过内控管理,能够掌握企业实际运行和预测计划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实际差异找到问题的原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确保企业正常有序运行。另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属于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跟随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实施内控管理,可以更加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有序开展。具体来讲,企业内控管理的内容主要从内控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监督、沟通等方面进行。而其中内控环境是企业实行内控管理的基础,也是确保内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相关的战略目标。

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的关联

(一)全面预算管理是实行内控的手段

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逐渐严峻,为了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对细化后的目标进行精准化的预算管理,以提高企业资源调控的合理性,保证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主要是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因此,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行内控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另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强化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二)企业内部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保障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合理地控制方法,确保全面预算有效实施,所以,全面预算管理良好实行就需要有内控管理作为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和企业内部多方面因素都存在关联,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监督评价都缺少不了各部门的参与和控制。在内控管理的相应措施保障下,全面预算编制更加合理化,降低了风险,为全面预算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内部控制管理下,企业预算的编制和实施过程都逐步标准化,有利于全面预算执行的公正性,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发挥作用。

三、企业实施内控管理的重要作用

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可以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资产的安全性,降低财务管理的风险。在内控管理下,各个部门的人员也能够在监督控制下更好地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不断强化工作的综合素质,进而为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另外,内控管理工作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前提下进行的,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各项运营活动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对财务资产的合理控制,保证了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良好的控制。就内控管理在财务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来说,实施了内控管理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好的优化,通过监督管理,确保了财务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企业的管理人员参考财务报告可以作出有效的决策,对战略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再者,通过合理的内控管理,企业经营项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实力。

四、全面预算管理下的企业内控措施

(一)对企业的内控环境进行优化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内控管理,企业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这样相关的管控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具体来讲,首先,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从思想上对内控环境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全面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然后推动内控管理工作建设。管理人员要积极转变内部控制工作的思想,同时有效引导企业内部员工对内控管理全面认识,在企业内部形成纵向的内控环境,保证各项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企业要实现良好的内控管理效果,可以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指导内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预算的编制、实行过程也可以得到监督和控制,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导下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将企业的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经营风险,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营环境,推动企业较好的发展。

(二)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环境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时,需要对其目标进行明确。总体目标能够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真实可靠、资产安全以及经营效率。而后将整体的目标进行分解,首先,实行内控需要帮助企业达到经营目标。企业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成功经营,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而实行内控管理,能够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各项活动,这样企业的目标就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其次,实行内控需要达到保护企业各项资产安全的目标。企业的资产通常是指实物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就是为了保证这些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这样可以防止资产流失。最后,实行内控需要保证财务各项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部运营情况的掌握通常是根据财务报告信息,从财务各项经营报告、财务信息等资料中获得经营的有关数据反馈,这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作出决策。而实行内部控制,确保财务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可以帮助其准确全面地了解财务有关信息,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控体系

两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体系。具体来讲,需要对预算编制进行优化改善,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以及全面资产管理体系。对以往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比如资金管理不善、预算和内控联系性不强等问题。另外,要想使企业内控管理获得更好的实效,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全面细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完善建立并实行责任制,确保预算编制及管理的高效性。再者,全面认识两者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时,要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对各个环节的工作预算进行精准预测,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各个部门之间有效沟通的机制,改变以往对财务和市场销售的看法,基于企业内部整体编制预算,保证预算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最后,企业内控管理要严格把控固定资产,将其作为全面预算编制和实行的参考,做好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使内控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之间更加匹配,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经营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四)完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

两种管理方式都是为了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竞争实力。而企业的运营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为了更好地降低企业风险,保证稳定运行,就需要完善建立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对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的风险内容制定出有效的防控方案。首先,企业在编制预算时,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预算计划,同时对执行工作中会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预测出的风险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使企业的预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分析和总结预算偏差的大小和原因,对于预算严重超支的问题,要全面总结,同时形成报告,找出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从而保证企业内控管理的成效,使企业稳定运行。

(五)有效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基于全面预算进行企业内控管理,企业内部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性非常重要,因此,可以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能够高效顺利地传递,从而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实行。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和业务管理进行良好的衔接,使财务数据信息在企业内部得到共享,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便于更好地监督管理企业预算的执行。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自身的运行状况,同时,利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更全面地掌握有关的数据信息,还能自动分析数据信息背后的含义,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

(六)加强企业的预算执行能力

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内控管理,要想获得更好的管理成效,就需要不断强化企业对预算的执行能力,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具体来讲,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企业需要重视对整个过程的优化,依照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预算编制,将整体目标细化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明确职责,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及人员都了解自身需要承担的预算任务。另外,将预算目标和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有机结合,激发企业各部门人员对执行预算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的合理控制。再者,财务部门以及监督机构需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良好的监控和管理,对各个部门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周期性汇总,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超预算的情况,就需要结合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变化态势对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的合理执行。

五、结语

总之,不论是全面预算管理,还是内部控制管理,都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在如今的市场发展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企业可以实施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的内控管理方式,有效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推动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加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预算编制经营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选煤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1:14:56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在线学习(2021年12期)2021-01-03 20:20:00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7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9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3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