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探析①

2022-08-18 14:35张守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党史思政

张守霞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高中思政课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更加有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加有效地增强高中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使科学理论真正入脑入心,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深耕党史教育,厚植思政根基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并提出了“六个要”,其中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与党史资源的利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作为高中思政教师,要主动树立党史意识,重视党史学习,从党史中汲取思政课教学的知识、智慧和力量,目的是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开阔理论和历史视野,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与发展,使其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在课程教学中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这既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也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把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师一定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不断夯实理论功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悟、真用,从党史中汲取力量,学好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和新时代故事;要开阔历史视野,从5000 多年中华文明史、从500 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 多年斗争史、从中国共产党100 年奋斗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70 多年发展史、从改革开放40 多年实践史、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通过纵横比较,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整个过程要读懂、悟透,永葆初心、永担使命,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不断锤炼自身专业能力,用过硬本领攻坚克难、在三尺讲台展现思政教师的价值;始终铭记思政课教师的定位和要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努力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用创新思维迎接教育工作新任务、执行党和政府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以更高的使命担当和更高的事业追求,始终把“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有机结合,从党史的学习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引导学生响应时代召唤,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学习中,激励学生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立志做一个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二、讲好党史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价值理念,塑造人格。教育界普遍认为,将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变为内在的理念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思政课教师要用透彻的学理分析来回应学生心中之惑,要以透彻的思想理论来解答学生心中之惑,要以正确的真理力量来引领学生心中之悟。除了硬性的价值灌输外,更需要一种柔性的启发性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固定的观点,对问题的看法,往往不是以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作基础。在某一时期某些问题上有这样的片面认识,经过教育与实践,认识提高了,看法也有所改变,有时候他们的确也看到了某些问题的本质,但由于过于注重个人感情,缺乏深思熟虑,往往表现偏激,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他们认识上的不成熟性。只有按照他们的认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引导他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因此,理论的说教与故事的启发需要深度融合,才能够真正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

思政课教师要上好思政课,必须在“会讲故事”上多下功夫,储备丰富的中国故事来拓宽学识;要善于讲述中国故事,从故事中寻找道德坐标。通过重温永不叛党的江姐、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无私奉献的焦裕禄以及航天英雄、奥运冠军、科学家、劳动模范等英雄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学习先进人物过程中传承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涵养高尚道德品质;将“讲故事”和“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重温《开天辟地》《伟大的转折》和小岗村、十八洞村、深圳特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引导学生更好地弘扬“坚持真理”的伟大建党精神,更加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为其一生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着力打造“虚实结合、棱角分明、情义并重、有滋有味”的优秀思政课,让史实说话,以理服人,让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借助党史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革命精神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活动传承与践行爱国主义,以党的理论创新史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如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伟大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可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发展过程,将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讲给学生,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学生,诠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设计党史情境,创新教学方式

讲好思政课重在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善用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满堂灌”“我问你答”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标与教学内容要求,科学设置教学议题,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学习,又要考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融入,创设以党史内容为主教学情境,设计议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议学任务。如在必修一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中,设计议题线(承载学科知识):

情境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厉害了—我的国—《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人民日报“时光博物馆”改革先锋人物—《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任务线:描述、了解—阐释、论证—应用、提升

需注意议题式教学设计的原则是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兼顾知识、素养和情境的课堂架构。要依托教学情境围绕本课主题设计议题,子议题序列化层层递进,直达素养要求。情境线是为了知识的理解、应用、迁移而创设的辅助路线,能为学生提供柔化知识的系列载体,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效率。因此,情境的使用要契合学情,引导学生愿意“入境”,在情境中内化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同志的话在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40 多年后的今天,回望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可以这样设计拓展性学习情境问题:改革开放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哪些变化?改革开放是怎样改变一代人命运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地区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样的情境设计指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生命成长,促成了改革开放中“春天的故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结,让其感受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决策的伟大之处,更能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意义重大之处。知识线、情境线、任务线共同指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绘制改革开放进程轴线,了解改革开放进程,通过视频感受改革开放的成就,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通过模范锋先任务提升精神境界,深化对改革开放意义的理解,提升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实践者,书写“十四五”和2035 年的美好愿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四、用活党史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党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将百年党史生动的素材、鲜活的印记融入思政课堂,坚持历史思维,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学生学习的境界,丰富学生学习的层次,点拨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很好地阐释中国共产党的“能”、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等重要理论问题,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中疑惑,守住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阵地。

在教学中,思政教师不仅要深刻阐释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更要积极探索中学思政课的打开方式,特别是运用“互联网+”来丰富教学情境,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主动接受、利用互联网展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根据互联网的特点,运用辩证思维选择恰当的网络载体,实现互联网和党史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党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思政课“需求侧”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