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靖宇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2019年6 月,《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三年工作要点(2019~2021年)》印发,提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让河南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此背景下,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需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紧跟时代步伐,让河南农业企业、农业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双汇、思念、牧原、三全等河南商标已成为中国著名品牌,正阳花生、原阳大米、信阳毛尖等河南当地产品享誉全国。河南具有众多特色且优质农业产品,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更应惠及世界。农产品走向国际,对河南发展而言具有以下几点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更迭,河南作为农业强省的地位逐步下降,虽然省份大资源多,但是因为供给需求之间的矛盾,使河南省内可利用资源呈减少状态。城镇化进程和工业化步调使河南农业重要性与占比率降低。河南虽属于农业大省,但农业问题也是河南省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推动河南农业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加速对境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缓解省内资源短缺的策略之一。可以与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俄罗斯、东南亚国家或巴西等国合作互利。比如21世纪世界粮仓巴西,有上亿亩闲置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河南省可以乘借“一带一路”政策东风走出去,加强与巴西合作,资源共享,以此来解决省内农业资源紧缺问题,缓解供需矛盾。不仅可以为巴西带来一定利益,也可促进河南省内人口就业压力,并解决一定的河南粮食紧缺问题,使河南与巴西双方互利共赢。
河南省内机构或农业相关企业,需要放眼国际,通过面向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或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分了解他们农业开发潜力与资源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发展河南的农业,拓宽河南农业合作的范围,另一方面提升生产技术,多与国外先进科技进行合作,通过科研或生产方面的一些互惠互利政策与合作来加快河南农业发展。并且河南也可以多吸引外资开发本土资源,给外来农业企业提供一些有利的优惠政策,这是利用外方资源和技术优势来帮助河南提升农业科技的关键。其中关于河南农业走出去方面,近些年我省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南阳的香菇已走上国际进入各大超市销售平台,吉尔吉斯斯坦中有我省建立的科研机构,帮助他们破解农业技术难题。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河南农业走出去与国际加强交流是可行的,也是回馈巨大的。通过加强农业合作,我国与东南亚或是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增强和睦友好国际关系,加深国际农业方面合作,促进培养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河南常见的春联之一,这也体现了农业在河南人民心中的地位。河南农业在保证我国粮食储备充分与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以来,郑欧班列的开通更是给予了河南农业走出去的独特优势。既有中原粮食核心区,又有“一带一路”政策便利条件,还有独一无二的交通枢纽位置,因此走出国门迈向国际,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对于河南农业而言是可行且必要的,也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战略之一。河南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产品较多,包括郑州新郑的大枣,南阳西峡的香菇和新乡原阳的大米等等。特色产品走出国门可以让更多国家了解河南,增强对河南文化的认知度,加速河南农业与国际接轨。
根据现实条件与相关政策导向,可以重点考虑东南亚,中亚或非洲的一些国家作为目标国。首先是东南亚地区,我国与东南亚各国农业贸易一直以来较为频繁且进展顺利。我国具有相应的有利政策,比如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于河南走到东南亚是具有保护与指导意义的。东南亚各国,如泰国,印尼,新加坡,缅甸,越南等,河南省在与他们农业合作时可以优势互补。河南省可以充分利用东南亚地区的原木及橡胶,而东南亚地区可以利用河南省加工制品及纺织品较为发达的优势,双方在合作中均能获得较大收益,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目标。其次是非洲地区,一直以来我国与非洲各国外交关系良好,友善互助,我国经常对非洲进行支援,河南省内企业对非洲进行投资,这也为河南与非洲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非洲是世界原料库,可开发耕地面积众多,盛产咖啡、香蕉、椰枣、棉花、高粱、水稻、咖啡、木薯等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农业资源,可以与河南省农业资源进行互补,双方相互弥补不足。在农业生产技术与科研开发方面,河南对非洲进行支援的同时可以对他们丰富的农业资源适当利用。再次是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对河南省而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欧亚大陆桥和郑欧班列为河南与中亚之间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并且中亚五国农业生产技术并不发达,与农业技术发展良好的河南相比较为落后。因此河南对中亚五国投资空间大。河南与中亚五国合作机遇颇多,他们在糖及油料等产品方面缺口较大,因此有利于河南农产品的对外出口,增强国际影响力。
河南在走向国际过程中可以加强直接与间接投资,可以增加农业对外援助,还可以进行租地种粮,通过这些方式使河南省农业文化得以传播,使河南省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有所展开,使河南省具备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科技人员或进行必要的技术输出。
河南省对外开放需要展开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发展农业经济推动河南农业走向国际的进程中可与东南亚、中亚及非洲地区展开合作与交流。热带经济作物是东南亚地区的特色产品,但是由于保质期短等因素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因此物流设施、交通设施的提升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尤为关键。河南省可以将农业机械、物流装备等基础设施或设备外输至东南亚地区,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提高河南农业多元化发展;在中亚地区,棉花作物相对而言较为发达,具有较好的棉花品种及种植技术。河南在与中亚地区合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借鉴他们特色作物生产经验,提高我省的培育技术。中亚地区的劣势在于缺乏大型农作物设备,因此河南农业企业可以对中亚地区进行设备方面的出口或支援,增加合作交流的机会,在与中亚地区的技术与资源互助中共同发展。
河南走出去至非洲地区主要方式为对外援助。河南粮食资源充足,而非洲部分地区因为技术不成熟,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开发不够,因此粮食产量不够充足。河南省根据现实条件,通过开展项目或履行技术方面研讨会的方式,把河南的一些优良农耕技术及农机产品外输至非洲,并充分因地制宜对非洲地区资源进行开发,结合河南当地及非洲地区的特点发展基础设施、增强双方友谊、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正如长期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国际友好原则,向困难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河南也秉承中国一贯优良作风,在国外开展援建项目包括技术示范中心及推广中心、水利设施及工程、农产品相关物资、外输专家学者及技术工人提供咨询服务等。
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来,国外市场冲击力大,河南农业受到严重挑战。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河南农业可以乘借政策东风加大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扩大范围加大力度,以此来减轻内部资源紧缺及技术压力。以吉尔吉斯斯坦作为目标国,河南农业企业可以针对外方企业实施合并计划,通过收购或者股份形式来加大企业规模。一方面河南农业加强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对发展自身及中亚地区的技术、产品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河南农业可以利用中亚地区的特色资源,为河南省内部企业增加更多输出机会,增强河南农业的国际影响力。
河南省虽是农业大国,但是人口众多,因此土地对于河南人民而言并不充分。目前河南省省情为劳动力充足但可耕种面积较为紧缺。在此情况下,河南进行一定程度的劳动力对外输出,通过在海外可利用耕地上进行劳作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海外生产能力的目的。根据一些国家(例如塔吉克斯坦)的政策,当地政府明确规定土地可以租赁。因此我国可合法通过缴纳土地税的形式来租赁土地进行耕种。这种走向国际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省内人多地少、资源不充分的矛盾,可以减轻由于城镇化及工业化的进程引起的矛盾。通过目前现有成果来看,河南企业在他国种植的棉花、小麦等作物,已取得较好效果,获得的成功经验可以进行广泛推广。
“一带一路”的提出,让河南农业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在河南农业机构、农业企业走向国际过程中,需要目标明确,警惕风险,稳中求进。
首先需要制定一定的走出去标准,尽快使河南当地农业产品同国际普遍标准保持一致。其次要注重对出口产品的质量监督,农业相关机构协会要充分进行质量把关,保证农产品走向国际有序可循,有法可依,避免恶意竞争。第三加大国际农业合作项目投资,争取更多“一带一路”对外投资相关任务。保证河南农产品有更多的面向国际市场的渠道。通过规划研究的认真制定与项目方面有序指导,河南农业走出去可以有政策保证、有质量支撑、有声誉促进。同时应该避免一些公司只重利益而忽视质量产品,从而影响河南农产品的形象。避免恶意竞争,避免相关贸易壁垒,使更多的农产品更多河南本地企业获得国际市场入门券。
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企业产业链,是提高竞争力的三个着力点。首先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的方式组成更大规模的企业或者是通过联合组成农业集团,把产品质量提高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此来实现河南农业企业资本、市场和生产的规模扩大,由竞争力较弱的农业企业变为跨境贸易大型企业;其次,河南农业走出去需要具有自身响亮品牌,因此要求河南农业各大企业重视创新提升技术,树立品牌意识,充实企业经济实力,提升产品质量与影响力;最后在走向国际产品方面,河南企业应该积极推动产业链的覆盖面。不可只重视一种产品或某个企业,而应该形成包含各个环节的农业产品产业链,以此来规避进出口贸易中的风险并优化产品结构。
当前绝大多数走向国际企业主要采取自筹方式在境外进行经营,资金渠道有限。并且从投资比例分析,政府部门提供资金较多,而金融机构资金较少。因此可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担保标准、丰富担保形式,帮助企业走出去,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进行重点支持,放宽条件发行股票或债券形式进行融资。另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补贴帮助河南农业走出去,比如若有企业需要到境外进行考察,那么在考察前对人才的培训方面和考察中进行的洽谈活动等都需要一定的补贴来进行支持。专项补贴可以用于平台推广,可以用于解决紧急问题,可以用于国际援助、业务培训,实地考察等事项。除此之外为避免税收问题,可以完善税收措施,加大优惠力度,对于一些产品比如种子或农业设备,可以降低税费,给予一些通关便利条件,帮助河南农业走出去。在诸多措施中,保险体系的完善也至关重要,因为河南农业走向国际企业会面临更多难以预测的风险,而若有保险体系的保障,即可打消河南各大农业企业的后顾之忧,可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走出去进行境外生产境外营销。对于企业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的亏损,保险体系可以有效的挽回投资,一定程度的保护企业投资成本。因此加大财税支持,加大金融保障力度,对于农业资源开发及投资项目和农业企业走出国门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对于涉外农业信息具有资源优势。政府相关部门采集的信息真实性强,数据可靠,通过在信息平台进行分享与更新,可以让河南企业人员或农民更好地了解市场行情与国外形势,正确判断投资项目及投资产品。在农业信息涉外法律法规及国外投资政策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分享,为河南农业企业提供参考。
目前来看,河南省内具备国际素质的人才并不多,因此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和广度。首先是对农民的培训。河南农民因为地处内地,对境外了解不够充分,对“一带一路”政策措施了解不够全面。要对有意走出去的企业或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介绍国家有利措施及政策,讲解对外贸易中的手续办理事项,突发事件的解决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并且需要针对跨国经营当中有可能遇到的难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专门提醒,要培训语言方面沟通技能,扫清沟通障碍。还要总结现有与他国交际过程中的成功案例经验及失败教训,让相关人员做好规避风险准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河南农业走出去对于大多数企业与人员来说属于一种新型事物,尽量做好充分准备,才可能尽可能的保证利益最大化,取得更好的经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