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刘安庆 通讯员 李 锋
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是集团公司“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该项目自立项以来,以实施三个保障、五个控制和一个全过程管控的风险管理“351”机制为抓手,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责任落实,促进“351”机制与工程项目HSE管理深度融合,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筑牢项目建设安全防线。
组织保障。为促进项目建设HSE组织、施工组织、制度体系的有机融合,该公司整合项目部、第三方、监理、承包商安全管理资源,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的管理构架,形成了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的工程项目HSE管理网格化体系,将HSE管理责任对应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并且与安全管理职责有机结合起来,在项目HSE管理上形成了整体合力。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共建立6个一级网格、25个二级网格和50个三级网格,配备包括业主、青岛安工院、监理、承包商在内的170名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聘请青岛安工院第三方安全监督和专业技术指导服务,为工程项目HSE管理再增设一道坚固防线。
技术保障。重点从工艺路线成熟可靠度、设备与设施本质安全、试生产技术管理与操作人员掌握可靠度和施工安装工艺的技术可靠性等方面抓起,落实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设备设施和能力要求,确保在项目施工的科学管理上有进一步的提升。
3月19日凌晨,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首批两台超限设备,缓缓驶入项目建设现场。刘安庆 薛郡 摄
针对工程热力管网项目跨铁路及厂区道路的架设所及吊装高处等较大风险,项目HSE部会同承包商、监理单位研讨方案,采用现场地面预制,模块化施工,整体吊装方法,减少穿管作业对跨铁路及厂区道路的安全风险。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对承包商安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利用晚上进行集中培训,上半年共组织培训30余次。深入讲解现场安全作业规范及安全标准要求,现场每天进行安全技术指导服务及监督管理,对检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落实闭环管理。
费用保障。项目HSE管理资金保障在施工安装的安全措施费、施工安装过程临时增加安全措施费、脚手架搭设费用和安全监控信息系统等费用上增加投入,保证在工程项目HSE管理上各项投入满足需求、不留欠账。
施工队伍控制。在承包商选择上,所选的承包商必须建立与中国石化HSE管理体系要求相符合的管理体系,开展符合性审核,开展对分包商的HSE资格审查,不符合的取消投标资格。对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的五建公司、南京工程、十建公司、宁波工程、安徽盈创公司、安徽实华公司、安徽省安装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等15家主力承包商开展资质审查。
在承包商HSE管理关键人员数量和资格上,要符合工程项目HSE自主管理的要求,组织对70名关键岗位人员进行资质审查。在承包商业务分包管理上,禁止分包后再转包,防范法律风险。加强施工班组建设,项目累计建立60个施工班组,所有参与现场施工的班组要符合施工班组建设标准要求。
人员入场控制。所有承包商施工人员均要接受资格审查,并经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合格后,方可办理出入证。教育与考试按不同类别进行,实施“一站式”教育,上机考核,自动评分;对关键人员需要面试,特殊工种需要在公司指定的实操基地进行现场实操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承包商入场教育5879 人次,入场人员教育率达到100%。
机具入场控制。所有机具均按公司管理标准检查、验收,合格后必须张贴二维码,由门禁管理人员检查,凭二维码进入,无码禁止进入工地。结合当前项目施工现场土建即将完成时期的安全风险特点和施工现场标准化建设要求,坚持做到“四个标准统一”,即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配电箱标准统一、施工人员帽贴标识管理标准统一、起重作业硬隔离标准统一和地下设施走向标识标准统一,未达到该项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展施工作业。
方案编制控制。所有施工作业活动必须编制方案或有常规作业指导书。在项目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施工方案和现场应急预案,施工方案中必须要有HSE措施的章节。重大风险的施工方案委托专家组织方案论证,经批准后实施。涉及与在役生产装置区域交叉作业的,要制定专项隔离与防护方案。
高风险作业控制。高风险作业严格按照高风险作业识别—编制风险作业和措施—方案论证—安全交底—开工条件确认—作业许可证办理—作业过程管控的流程组织实施,加强日常监护和安全监管。每周脚手架工程师、吊装工程师、临时用电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各组、监理、施工单位对脚手架、吊装、临时用电等高风险作业项目进行专项检查,项目开工至今共组织进行脚手架专项检查45次、临时用电专项检查50次、起重吊装专项检查40次。
针对DCC反再系统框架钢结构、钢格栅安装工作,HSE部对材料编号、施工顺序、专人定点管控等安全管控提出要求,从而减少高处临边孔洞的产生,有效降低高处作业风险。
针对炼转化项目涉及的反应器、再生器、吸收稳定、分馏塔、丙烯塔(单钩重量1310吨全场最大吊装)等大型设备吊装,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项目主要负责人,安工院起重吊装专家、项目经理、起运公司主要负责人全程指导,顺利完成大型设备吊装。
严格落实从承包商选择—人员与机具入场—施工活动危险识别—制定管控方案—开工交底—条件确认—措施落实—作业许可—网格化管理—重点监护—风险的动态识别—措施持续完善—严格考核的全过程风险管控流程,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控中心,安排专人负责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示。对纳入统筹安全监管力量的所有人员配备GPS定位系统,实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现场动态。公司领导、安全总监及各分委会负责人定期到施工现场检查“351”机制现场落实情况,每周召开工程项目HSE例会通报和督促落实。对发现的典型问题按照HSE管理体系“五个回归”进行溯源分析,剖析深层次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促进炼油转化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HSE管理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