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一冰 符 慧
冬奥火炬“飞扬”外壳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集团公司党组宣传部 供图
上半年,集团公司纵深推进“科改示范行动”,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大兵团”作战,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立中国石化科协,不断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活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累累硕果: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四川盆地及周缘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应用装置一次开车成功,高等规聚丁烯-1工业示范装置顺利开车并产出合格产品,医卫关键原料技术攻关成效显著,特种白油攻关取得突破……
以主题行动为抓手,集团公司牢牢把握“四个面向”,聚焦重大需求,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紧扣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数智化能力水平的提升,由集团公司科技部、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等部门牵头成立的科技创新组编制工作方案、细化目标措施,制定了四方面主要任务、20项重点工作,扎实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努力开创科技进步、信息和数字化工作新局面,更好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把准职责定位,持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中国石化身为科技领军企业“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聚力科技攻关。在碳纤维领域,编制专项规划,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重点工程建设。面对上海疫情影响,科技创新组及时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在保障疫情防控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建设全面复工复产。高端装备领域,油气田用高压特殊介质天然气压缩机攻关取得突破,国内首台酸性湿气压缩机成功研发并完成工业化试验。
中国石化智能运营中心生产调度指挥系统。闫坪卉 刘心睿 供图
聚焦支撑引领,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系列重大突破。顺北4号带差异分布与凝析气藏成因机理更加明确,推动井区高效动用。280万吨/年沸固复合床渣油加氢装置建设持续推进。40万吨/年粗裂解气制乙苯/苯乙烯装置开车成功,产品纯度达到优等品指标。特别是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3000立方米/小时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纯化装置及千吨级供氢母站建设完成,助力打造高效、清洁、安全的氢能供应中心。微生物采油理论认识持续深化,首次发现可以独立直接降解石油、产生甲烷的古菌,研究成果刊发于《自然》杂志。
在创新才智竞相涌流的背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坚实支撑,集团公司直属研究院“科改示范行动”扎实推进,助力“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
青岛安工院、北化院、大连院、工程院、物探院、石科院完成有限公司注册,建立“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决策机制,实现了决策权限的下放和约束。安工院、勘探院、工程院成立孵化器公司,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新型研发机构加速“落子”,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广东高端材料研究院建设持续推进,为公司科研矩阵注入新动能。
同时,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对18家单位开展科技改革需求调研,整体摸排基层科技人员的改革需求,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提供依据。
数字化转型方面,集团公司紧扣数字赋能,积极推进生产、管理等多方面数智化能力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组组织编制了中国石化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专项实施方案,统一制定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应用架构1.0版、数据治理工作模板,纵深推进“数据+平台+应用”新模式、“域长负责制”新机制落实落地。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聚焦数业融合,持续推进经营管理域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发布ERP2.0模板,完成金融衍生品系统开发及燃料油公司衍生品业务上线。聚焦数字经济,持续优化石化e贸、易派客、石化商旅等服贸平台,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在北京石油、河北石油的500余座加油站上线。聚焦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等国家试点示范项目和生产运营智能化建设,完成工艺安全、设备安全等安全领域APP详细设计,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