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革命老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
——以四川全域革命老区市(州)为例

2022-08-17 06:57彭红碧张腾龙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居老区公共服务

彭红碧 张腾龙(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等发展,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为新时代革命老区、农村乃至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四川革命老区地域广阔,共涉及91个区县。绵阳、广元、南充、广安、达州、雅安、巴中和阿坝8个市(州)为全域革命老区,共计64个革命老区区县,占四川革命老区区县总数的70%,能够较大程度地反映其整体发展情况。因此,以全域革命老区市州为例,探析四川革命老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促进其农村发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且可为其他革命老区提供经验借鉴。

一、四川革命老区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型

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四川革命老区多以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绵阳市涪城区聚焦现代都市农业,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大力发展蚕桑特色产业,带动优质蔬菜、生态养殖、花卉林果等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1]。达州市开江县实施“三化并举”的产业融合发展措施,即推进园区集群化,建设形成近10万亩的“稻田+”“果林+”特色农业园区;推动农旅融合化,建设农旅融合道路513公里;推动物流便捷化,设立乡镇农资配送中心8个、村级供销网点125个、“益农社”农村电商网点162个[2]。

(二)建设特色小镇型

特色小镇是城镇与农村的连接地,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四川革命老区多地在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中重点打造特色小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广元市大力建设产业、物流、商贸、旅游、康养等特色集镇,成为农村连接城市的“桥头堡”,预计2022年将建成50个特色小镇,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雅安市打造了一批以汉源康养食品特色小镇为代表的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康养小镇、特色古镇,充分发挥特色城镇衔接城乡的功能。巴中市平昌县着力建设形成清、绿、美的特色集镇,为城乡融合发展赋能提质。

(三)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型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存在城乡二元分割,推动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南充市探索“五个城乡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各种公共资源向乡村延伸覆盖,内容涉及推动农村自来水供应和集中供水、新(改)建农村公路、开通农村公交线路、完善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创建农村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等,以此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互联互通,助推城乡融合发展[3]。

(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型

四川革命老区多地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达州市通川区实施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通过出台川渝两地最优人才激励办法、推进“三地改革”和“三权分置”、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引导基金实践城乡要素对流;通过“农文旅”业态融合、“农工贸”产业互动、“名特优”品牌塑造促进城乡产业融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等优化乡村“三生”空间;通过推进主题教育、创建“四好村”等强化乡风文明;通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创建“乡贤理事会+村(居)委会”治理模式等加强乡村治理。

二、四川革命老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生活水平不平衡

全面脱贫后,四川革命老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以来,四川全域革命老区市(州)每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超过城镇居民。2016-2020年,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超过42%,最高的广元市达46.32%,尽管如此,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不平衡。2020年,四川全域革命老区市(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在2以上,最高达2.4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均在1.6以上,最高达1.86(见表1)。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其融合发展程度仍待提升。

表1 2020 年四川全域革命老区市(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

(二)城乡要素流动不对称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要素流动以由乡到城单向流动为主。近年来,随着户籍、城镇就业和金融等制度的改革,流向农村的城镇人才、资金等要素逐渐增加,农村居民转移进城也更加顺畅,但四川革命老区城乡要素流动仍然不对称,最为明显的是城乡人口流动,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远多于下乡返乡人员。2020年,绵阳、广元、雅安和阿坝4个市(州)分别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38.2万人、96.31万人、37.21万人和15.63万人,分别吸引返乡创业农民工8800人、2418人、1.36万人和399人[数据来源:4个市(州)《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他要素下乡进村同样困难。四川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仍然匮乏。

(三)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随着全面脱贫的实现,四川革命老区农村的教育、医疗等资源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依然不均等。目前,绵阳等8个市(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590~610元,农村居民在390~440元,落后160~200元。同时,四川革命老区农村的教育和医疗等资源平均数量相对较少,且服务水平较低,以广元和雅安两市的医疗卫生人员为例,2020年广元市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的12.4%,雅安市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占比不及30%(数据来源:根据广元市和雅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计算)。如果考虑其医疗服务质量,农村居民所享受的医疗保障水平更低。

(四)城乡人居环境不协调

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自2018年以来,四川革命老区多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但面对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挑战,以广元市为例,2019年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主城区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7%和90%,2020年其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率分别仅为90%和60%,远低于城镇水平(数据来源:广元市2020年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四川革命老区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其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直接阻碍其城乡融合发展进程。

三、四川革命老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

(一)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农村居民增收

四川革命老区自然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众多,要立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四川革命老区要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集合农村优势资源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集群化、品牌化。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吸引城镇二三产业下乡进园,推动特色农产品生产向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链条延伸,延长其生产链,提升其附加值;推动发展“农业+”业态,促进农旅、农文旅、农商旅等融合产业发展,将“互联网+农业”作为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路径[4]。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村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农村居民的劳务收入、土地收益和股权收入体系,保障其持续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二)拓宽要素流动渠道,促进城乡要素对流

我国促进城乡要素对流的重点之一是推动城镇要素下乡进村。目前,城镇要素下乡的主要渠道有政府以优待条件引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帮扶机制输送。市场机制所起的作用非常小。四川革命老区要拓宽城镇要素下乡进村的渠道,就要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优越的发展条件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四川革命老区振兴事业;要以更深厚更持久的利益联结吸引各界资本投入;要搭建更宽广的合作平台,争取更多要素支持。更重要的是构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对流[5]。

(三)补齐农村公共服务,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四川革命老区要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为准绳大幅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遵循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安排更多公共财政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服务,并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低收入群体和薄弱领域倾斜。同时,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要探索多元供给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扩大供给合力[6]。最后,要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公共服务,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结构,提升供给质量。

(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人居环境协调

四川革命老区要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促进城乡人居环境融合协调发展。根据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要求继续加强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工程,美化村容村貌。实施城乡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增加农村集中供水、供气和互联网宽带接入等项目,优化农村生活条件。建立扶助机制,深入调研和精准识别无力独自承担相关费用的农村低收入家庭,实行“政府或公司+集体+农户”的费用分担机制,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相关经济问题。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农村地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现代乡村。

猜你喜欢
人居老区公共服务
构建长三角体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最美城市“绿化带”
产品力时代,保利发展控股全面进阶健康美好人居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
延安,老区的希望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