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凤 宋舒婷 傅 近 张 毅 贾鑫明 刘 蕊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青年人才是医院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是构筑学科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完成医院“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基础,其中规培医师是青年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分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造就优秀临床医学人才,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过程。卫生部颁发的文件《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除了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还必须掌握基本的临床科研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科研能力是指个人在从事专业研究中,以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不仅是专业知识掌握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也可反映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疾病谱不断变化、医学模式转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临床医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临床工作细节中发现问题,思考临床问题的潜在机制和改进方法,比如寻找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寻找防治疾病的措施。由于医学课程与临床工作繁多,以及缺少科研启动基金,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还相当薄弱,刚刚毕业的住院医师在校期间已经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如果不及时加强培训,科研能力势必在几年临床轮转之后减弱。自2018年9月起,我院建立了优秀青年人才管理和培养制度,每年开展院内培育项目资助,目前全方位的院内人才培养初现成效。
以2018—2020年入培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析院内培育项目资助情况,通过科研能力培训体系建设后获批纵向课题,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学科水平,提升整个医院的科技竞争力。
院内培育项目旨在培养后能以优异的科研业绩申报各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规培阶段对住院医师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其开阔视野,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资助条件包括:(1)优先资助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主要是45岁以下,资助项目类别为面上培育和青年培育。(2)申请人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研究积累,所申报的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可行性。(3)申请人文章要求:申请人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研究积累,其中青年项目申请人近5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2篇或者一篇IF≥3;面上项目申请人近5年以第一或者通信作者发表SCI文章≥三篇,且任意三篇文章累积IF≥10;以上所发表文章均需与项目申请领域相关。(4)限制规定:已获上年度国自然院内培育计划资助者不予资助; 历年未完成院内课题者不予资助;获得过国自然面上项目及属于中层干部正职及以上者院内面上项目不予资助。
对院内培育项目的遴选,首先申请人应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申请书以及文章检索证明,之后科研处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员进行现场评审答辩,根据专家评审结果院内公示入选名单。所有入选该项目的人员需签署协议书,并在两年内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按照要求完成项目申报和前期预实验,按时间节点准备好国自然申请标书。
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应着重围绕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坚实的实践能力,建立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此,我们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措施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1)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同时鼓励资助人员积极参加各类项目申报的辅导论坛、标书专家点评会等活动,按专家意见积极修改申请标书。(2)提供科研假期;对于入选项目的规培人员,考虑其临床轮转期间科研培训缺少固定时间、目标内容,在科研处协调与帮助下,科室主任在临床工作安排上尽量给予协调,给予支持,最长有3个月假期,使申请者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科学研究,其所获得的项目计入该科室的项目。 (3)支持科研基金申报,对于限项课题给予更多申报机会,适当匹配项目资金。
完成考核标准:培养对象需撰写年度进展报告和项目结题报告;2年内获得国自然项目的资助,或未获得资助,青年项目资助者发表一篇以我院为第一单位的SCI文章累积IF≥3,面上项目资助者发表SCI文章累积IF≥4。如果以上指标均不能完成,今后不再给予院内培育项目资助。
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如在培养周期结束考核时达成既定目标,将根据医院科研奖励实施办法予以相应奖励;如在培养周期结束考核时,不能完成考核目标,申请人将不能再申请院内培育项目。
三年入培住院医师数量基本持平,女性的比例一直高于男性(表1)。
表1 2018—2020年入培住院医师基本情况
2018年入培住院医师在2018—2021年获批院内培育资助20项,2019年获批资助18项,2020年获批资助7项。我院2018—2021年共计资助培育项目为311项,其中规培人员占比14.5%。我院非常重视规培人员培养,搭建院内培育项目,给予科研启动基金,帮助他们提升科研能力,促使其成为学科后备人才(表2)。
表2 2018—2020年入培住院医师于2018—2021年获批院内培育资助情况
2018—2020年入培住院医师于2019—2021年获批国自然项目共19项,获批省部级项目13项,其中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项、市科委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11项。院内培育项目计划经过这几年的运行,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证证明,青年创新人才普遍具有创新意识,敢于挑战与创新。科研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医生本人未来的发展,使得医生不光着眼于完成日常医疗工作,还会进一步思考临床问题的潜在机制和改进方法,督促医生去及时总结和提高,有利于总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制定一套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对于培养临床、科研的“双栖”人才,提高医院的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表3)。
表3 2018—2020年入培住院医师于2019—2021年获批项目情况
5.2.1科研意识不强
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而科研也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短期内不太可能取得成绩。繁重的临床工作,使得住院医师培养中存在着临床和科研相脱节的现象,即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部分临床医师缺乏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忽视科研能力培养对医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引领作用。
5.2.2科研带教意识薄弱
住院医师轮转的科室和带教老师除进行必要的三级查房和临床思维等培养外,很少对轮转的医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培养和传授,而是把轮转医师的大量工作安排在书写病例和查房上面,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不利于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5.2.3改进建议
落实科室科研假期,成立科研互相小组,每个科室配备一位科研秘书,帮助规培人员做好科研相关工作,提高科研兴趣。建立规培医师引进与培养的全要素体系,打造人才高地和成长的沃土,坚持临床与科研并举, 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催生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成果, 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助力医院从单一临床型医院转型为临床研究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