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令 怡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 天津 300011)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临床多通过药物口服治疗,氯吡格雷是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对治疗脑梗死具有一定效果[2]。丁苯酞是近年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药物,有研究表示,丁苯酞可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功能完整性、抑制神经炎性与细胞凋亡等方面抑制、减缓疾病进展[3]。本次研究将丁苯酞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老年脑梗死的治疗中,旨在探讨联合使用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CRP、FIB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脑梗死诊断标准[4];(2)患者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检查有明显功能缺损;(3)发病后48h内入院,且均为首次发病;(4)无药物治疗禁忌症;(5)告知患者且可配合完成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脑出血者;(2)半年内接受过其他外科手术治疗者;(3)入组前有其他免疫类药物治疗史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61岁~74岁,平均年龄(67.54±4.14)岁。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2岁~75岁,平均年龄(67.43±4.51)岁。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降血压、调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神经营养及脑细胞保护等。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090189,规格:75mg)口服治疗,第1d~第14d给予75mg。观察组:给予丁苯酞氧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52,规格:100mL∶25mg∶0.9g/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使用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丁苯酞氧化钠注射液给予静脉滴注,每次100mL,1天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6h,持续治疗14d。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身体机动能力及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NHISS评分减少90%以上;有效:患者身体机动能力、语言功能及临床体征和症状有显著改善,NHISS评分减少50%~90%;无效:患者身体机动能力、语言功能及临床体征和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NHISS评分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5]。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于患者入院次日、治疗14d后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后取上清液待检,通过ELISA法检验患者CRP水平,通过血凝仪对FIB水平进行检验,本次研究试剂盒均来自深圳容金科技有限公司,严格参照说明书操作[6]。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7]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于患者入院时、治疗14d后分别进行一次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为严重。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8]对患者的各项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于患者入院时、治疗14d后分别进行一次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越好。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7%,高于对照组的67.2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观察组治疗后CRP、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FIB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NHI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HISS评分、MBI评分比较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由于患者身体内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类疾病,在全世界范围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各国人民的身心健康[9]。因此,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也是业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研究表明,患者身体内炎症反应、血液黏度、血小板计数(PLT)、血脂聚集均与脑梗死形成有密切关联[10]。既往临床多通过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具有一定效果。氯吡格雷可将PLT表面的腺苷二磷酸(ADP)受体选择性相结合,促使患者血液黏度下降,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等效果,进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达到治疗效果[11]。但经临床大量实践证实,仅使用该药物治疗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不甚明显,对脑功能未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12]。
丁苯酞是一种新型药品,对抗脑缺血具有积极效果,可从多个环节对患者脑部缺血引发的病理症状起到阻断作用,从而改善缺血区脑灌注和缺血损伤,提高缺血区的脑血流量,还可对缺血后的脑能量代谢起到积极作用,加快患者血脑屏障功能恢复,进一步促进脑水肿与脑损伤的改善,增强脑缺血后患者脑能量的代谢[13]。除此之外,还能发挥抗氧化作用,促使脑梗死患者线粒体功能改善,进而起到脑保护功能[14]。本次研究将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应用于老年脑梗死的治疗中,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提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
据相关研究报道[15],在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炎症反应的表现具有重要作用。CRP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炎性指标,其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具有较低表达,但对于缺血、血管损伤及动脉硬化等患者,CRP水平会显著升高,其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联。FIB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凝血因子之一,也是常见的疾病状态标志物之一,有研究表示,各种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即为FIB表达过高[1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的患者CRP、FIB水平均明显低于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提示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及血浆黏度。
研究还可表明,使用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NHISS评分明显低于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仅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提示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预后较佳。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脑梗死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水平及血浆黏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