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2-08-16 08:29:24耀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阈值

杨 荣 耀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周口 466000)

近些年来,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麻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痛苦,在无意识状态、知觉丧失的情况下完成手术。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手术麻醉风险也在不断提升,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全身机能不断衰退,基础病较多,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化,对麻醉药物也较为敏感,因此是高风险麻醉对象[1]。临床上经常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其中丙泊酚属于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的一种,能够促进老年患者术后尽快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瑞芬太尼属于速效阿片类药物的一种,镇痛效果十分显著,两种药物结合起来能够充分发挥出麻醉作用[2-3]。所以,本研究以10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对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择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实施老年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3±2.7)岁;体重54~77kg,平均体重(63.6±2.2)kg。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3±2.5)岁;体重52~78kg,平均体重(64.3±2.7)kg。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纳入软件SPSS20.0系统发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本次研究所选100例老年患者均满足腹腔镜手术指征,患者了解相关研究事项;(2)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相关协议,自愿加入本次研究;(3)本次研究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排除标准

(1)存在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患者;(2)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语言障碍患者;(3)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疾病患者。

1.3 麻醉方法

给予对照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芬太尼复合异氟醚进行麻醉,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麻醉前为患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治疗,注射量500mL。然后给患者静脉滴注枢丹4mg、地塞米松10mg。麻醉诱导使用维库溴铵0.2mg/kg、丙泊酚2.0mg/kg,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利用浓度为2.5%的异氟醚,然后为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h)。

给予观察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麻醉前为患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治疗,注射量500mL。然后给患者静脉滴注枢丹4mg、地塞米松10mg。麻醉诱导使用维库溴铵0.2mg/kg、丙泊酚2.0mg/kg,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利用1.0μg/kg瑞芬太尼、5.0mg/(kg·h)丙泊酚静脉泵入。静脉泵入的速度和麻醉深度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4 观察指标

分别为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了不同的麻醉方法后,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记录置管前和置管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2)记录两组老年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3)通过触觉测量套件对两组老年患者的痛觉阈值进行比较,时间点为手术前、术后2h、术后6h、术后12h;(4)统计两组老年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其中包括剧烈疼痛、呼吸抑制、认知损伤等。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的指标稳定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恢复时间对比

经过不同麻醉手术后,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恢复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恢复时间对比

2.3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痛觉阈值对比

观察组老年患者术后的痛觉阈值明显比对照组痛觉阈值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痛觉阈值对比

2.4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伴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在不断衰退,各类急性病、慢性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手术治疗的应用频率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4]。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在生理、病理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麻醉的耐受程度较低。麻醉效果和手术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老年病情康复的重要影响因素[5]。所以说,在老年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于麻醉要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不仅仅要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控性,确保术后老年患者苏醒较快,最大程度上保障老年患者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手术[6]。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麻醉治疗的实施有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造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麻醉药物可能对神经功能中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针对麻醉药物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效果及其他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7-8]。

本次研究中采用了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麻醉,其中丙泊酚是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的一种,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多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丙泊酚的麻醉诱导速度较快,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苏醒时间也比较短,不会对其他功能恢复造成影响。但是丙泊酚不具有镇痛效果,因此需要大剂量使用,可能诱发呼吸抑制,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多个研究发现,当丙泊酚用量超过500mg时,呼吸抑制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升高,高达14.5%。除此之外,老年患者对丙泊酚可能产生一定的依赖,不利于术后康复。瑞芬太尼是芬太尼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一种,该药物的半衰期比较短,能够抑制应激反应的产生,使用后能够快速维持脑-血平衡,在血液和组织液中的水解速度比较快,但是效果维持时间比较短[9]。麻醉手术常应用该药物,这是因为瑞芬太尼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便于手术中调解血流动力学。将这两种药物复合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丙泊酚的使用剂量,共同作用时,两种药物的靶浓度都得到了提升。除此之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应用时协同作用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帮助老年患者在手术后快速苏醒,减少对神经功能、肾脏、肝脏的影响[10]。

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经过不同麻醉手术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恢复时间短(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术后的痛觉阈值明显比对照组痛觉阈值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P<0.05)。由此充分证明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率等指标造成过多影响,能够缩短老年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了苏醒延迟、呼吸抑制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两种药物结合起来协同效果更为明显,结合其他研究结果发现,两种药物结合使用,即使在重复用药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蓄积的情况,优势十分明显,所以受到了许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与青睐。

综上所述,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过程,能够发挥出理想的镇痛效果,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较大的影响,具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阈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自适应阈值和连通域的隧道裂缝提取
比值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及阈值确定(插图)
河北遥感(2017年2期)2017-08-07 14:49:00
室内表面平均氡析出率阈值探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