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2-08-16 02:44韩霁霖龙家茹叶景虹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2年3期
关键词:虹口区患病率空腹

龚 盼,邹 弘,韩霁霖,龙家茹,叶景虹

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主要可预防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心脏病、卒中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1]。据统计,2010年全球有31.1%的成年人(13.9亿人)患有高血压,并且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活动等生活方式风险因素的增加,全球高血压患病率还在逐步攀升[1]。在中国,2002年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7.9%,到2015年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27.9%,患病人数约为2.45亿,且今后10年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2],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了解特定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从而科学地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最终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发病的目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依托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针对本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虹口区项目点于2017年调查的≥18岁,且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居民,共984人,排除年龄、性别、体格检查等信息不全者,共纳入978人。本研究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抽样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第一阶段:在虹口区8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街道作为监测点;第二阶段:所抽取的3个监测点按照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PPS抽样方法各随机抽取4个居委;第三阶段:将抽中的居委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不同的居民小组,每个居民小组50~100户,采取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个居民小组;第四阶段:在被抽中的居民小组中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41户作为调查户。在被抽中的调查户中采用KISH表法抽取1名≥18岁的居民进行调查。全区共抽取984名居民,调查户置换率在10%以下。

1.3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包括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三个部分。询问调查由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身体测量由调查员采用标准方法进行,内容包括身高、体重和血压情况。身高测量精度为0.1 cm;体重测量精确度为0.1 kg;血压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每个调查对象测量3次。实验室检测包括对空腹血样和晨尿的检测;空腹血样由专业医护人员采取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晨尿以调查对象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出的尿液,检测指标包括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1.4 相关定义

高血压: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3次测量血压均出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已被社区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吸烟:指每天吸烟或吸烟但不是每天吸烟。饮酒:指30天内有过饮酒行为。食盐摄入:自述食盐摄入量较少或正常定义为正常,较多或不知道定义为较多。饮茶:过去1年内每周均饮茶定义为饮茶,其余定义为不饮茶。体质指数(BMI):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4]对BMI的分类,BMI<18.5为偏瘦,18.5≤BMI<24.0为正常,≥24.0为超重或肥胖。实验室指标分组: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等指标水平由低到高排序,按三分位数分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3组。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之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以a=0.05 为检验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室指标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978人,男女性别比为1:1.27。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的心率、BMI、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1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实验室指标比较

指标 高血压组(n=273) 非高血压组(n=705) P收缩压 (mmHg) 150.63±19.36 125.90±10.76 <0.001舒张压 (mmHg) 87.13±13.08 76.97±7.78 <0.001心率 (/min) 75.72±11.09 72.71±8.68 <0.001 BMI 24.34±3.52 23.18±2.97 <0.001三酰甘油 (mmol/L) 1.84±1.12 1.58±0.91 <0.001总胆固醇 (mmol/L) 5.21±0.97 5.05±1.02 0.0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1.32±0.34 1.36±0.37 0.14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 3.14±0.83 3.09±0.86 0.477空腹血糖 (mmol/L) 5.84±1.94 5.47±1.67 0.004糖化血红蛋白(%) 6.11±0.90 6.02±0.98 0.159尿酸 (μmol/L) 337±81.3 323±82.2 0.020 UACR(mg/g) 42.97±148.76 21.02±54.39 <0.001

2.2 居民高血压情况及分布特征

本研究共检出高血压患者273人,患病率为27.91%。男性、睡眠时间<6h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久坐时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喝酒、食盐摄入较多和饮茶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见表2。

表2 虹口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分布特征

2.3 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实验室指标转换为分类变量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UACR),与χ2检验有意义的因素(年龄、久坐时间、吸烟、喝酒、食盐摄入和饮茶行为)一起作为自变量,将高血压是否患病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75岁,OR=2.298)、吸烟(OR=1.743)、食盐摄入过量(OR=1.673)、超重(OR=1.664)和肥胖(OR=2.241)、空腹血糖偏高(≥5.43 mmol/L,OR=1.776)、UACR(≥12.29,OR=1.820)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虹口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健康生命年减少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导致940万人过早死亡[5],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已经建立的几种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模型中均有高血压的存在[6]。1959年、1980年、1991年、2002年和2015年我国进行的5次高血压全国范围抽样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7.7%、13.6%、17.9%和27.9%[2],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17年上海嘉定区的调查显示,该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到31.9%[7]。因此,研究虹口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可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调查显示,上海虹口区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1%,除年龄外,吸烟、食盐摄入过量、肥胖和超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此外,空腹血糖和UACR过高也是高血压发生的重要诱因。

高血压是遗传、环境和饮食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偏大仍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60~75岁(30.9%)、75岁以上(35.46%)人群的患病率已远低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56%)[2],提示虹口区中老年人群的高血压防治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下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19.7%,高于我国居民的平均水平(<14.1%)[2],这或许是由于大城市的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生活方式不健康所致。中青年人群若罹患高血压,会大幅减少健康生命年,这要求今后要更加关注中青年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年龄外,吸烟、食盐摄入过量、肥胖和超重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与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同。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摄入、减少钠摄入量并保持充足的钾摄入也被认为在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中都是有效的一级预防高血压的方法[8]。国外一项持续21年的随访研究显示,超重和吸烟是长期随访中没有高血压病史的受试者发生新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9]。虽然近期的一项孟德尔随机化Meta分析认为吸烟与高血压或许没有直接因果关系[10],但吸烟作为高血压患者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险标志”,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之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认为受教育程度高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因素[11-12]。由于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健康信息的获取和生活方式的实践,而较高学历的人群一般具有更好的健康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更频繁地寻求健康信息并加以实践,从而极大地降低自身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然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虹口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与高血压发病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可能是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媒体越来越多地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无论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背景如何,他们均可以较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的健康信息;另一方面,在过去10年中上海市不断加大针对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这也可以使受教育程度较低群体患病率的增速趋于平稳。

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间,虽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和UACR等实验室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但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后提示,只有空腹血糖偏高和UACR偏高,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糖尿病和高血压之间的密切关系已被认识到[13],但因种族、年龄或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关联尚不确定。近年的研究也发现,中国老年群体中空腹血糖升高与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相关[14]。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高于正常范围的空腹血糖是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使空腹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肾脏是高血压损伤的重要靶器官之一,UACR水平升高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标志[15],同时也与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16],是全身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Gerstein等[17]的研究认为微量白蛋白尿是反映肾脏血流动力学、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等的敏感指标,与血压水平的关系尤为密切。Murtaugh等[16]也发现在高血压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尿蛋白排泄增多,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UACR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可将UACR作为筛选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指标。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抽样局限在上海虹口区,样本量仅有978例。其次,虹口区作为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具有较大差别,结论外推时应谨慎。但正因为如此,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上海市制定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参考性。

综上所述,吸烟、食盐摄入过量、肥胖和超重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海市中青年居民高血压的防控应给予一定的重视;空腹血糖和UACR升高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可作为筛选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指标。

猜你喜欢
虹口区患病率空腹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是我,是我,还是我?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空腹喝水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空腹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