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埃兹拉 ·庞德 译介/张广奎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人潮攒动忙;
琼片恋挂黝枝上;
面如幽魂荡。
埃兹拉·庞德(1885—1972),美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1885 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黑利镇;1908年定居伦敦,是当时伦敦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1921 年移居巴黎;1924 年又迁居意大利;1972 年逝世于威尼斯。作为意象派诗歌运动的代表,庞德 1913 年根据自己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巴黎地铁站》(也译作《地铁站》《在地铁站》等)一诗。
庞德发起和领导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始于20 世纪初,以庞德、艾米·洛威尔(Amy Lowell,1874—1925),及英国诗人托马斯·休姆(Thomas Hulme,1883—1917)、理查德·奥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1892—1962)和希尔达·杜利特尔(Hilda Doolittle,1886—1961)等为核心和代表人物,是在法国象征主义、日本俳句和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及含蓄性影响下兴起的,反对抽象说教和陈旧题材与表现形式。1912 年,庞德首次采用 imagism 作为意象派名称。意象派诗人力求以鲜明的意象和短小精悍的“中国式”诗体及日本俳句体去反对陈腐的19 世纪后期的英国诗风。
深度影响美国诗坛的日本俳句由5 音、7 音、5 音三部分共17 个日文假名音组成(一个假名一个音),即5-7-5 模式。它一般包含有季语(Kigo)和切字(Kireji)。季语表示季节,切字主要为一些助动词或助词,表示意义的停顿或转折。最早用英语译介日本俳句的是日本政府聘请宣传日本文学与文化的英国外交官阿斯顿(Aston)。而真正的第一首英语俳句诗作则是1913 年庞德发表的 《巴黎地铁站》,该诗对美国诗歌和英语俳句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黎地铁站》是意象派诗歌的杰作,全诗仅2 行: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最初,诗人有感于地铁站里的人头攒动,一蹴而就完成了 30 行的诗歌,记录下了这瞬间的经历和感受。但此后,由于受到日本俳句的影响,庞德深知俳句主张将诗人观察到事物一瞬间所产生的情感糅合到一个或几个高度凝练的意象中去,他进而将诗歌简化成了简短的2 行,使该诗达到了意象派最为传神的巅峰意象效果。该诗在著名的诺顿出版社出版的Haiku in English:The First Hundred Years一书中被列为第一首俳句。
诗中,巴黎协和广场的地铁站里,人群涌动,一个个犹如幽魂的面孔(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被诗人捕捉,并随即联想到这些面庞犹如被雨打湿的黝黑枝条上的琼片(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琼片,喻指花瓣),醒目而惊艳。庞德将这些意象极限压缩到了14 个单词的19 个音上(传统日语俳句为 17 个音)。对照日语俳句的要素,petals 可视为俳句的季语;然而,切字就很难体现在英语里面了。虽然也有学者认为可以勉强把作为意义停顿标志的标点符号当切字,但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故此,庞德自己也认为,该诗虽然在意象和意境上达到了俳句的高度,但形式上还不是传统俳句(诸如三行/部分,5-7-5 音节等元素)。事实上,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再加上日语俳句的季语和切字等无法转换的要素,英语俳句既没必要,也是无法和日语俳句完全对等的。
基于以上考虑,关于该诗的翻译,除了题目因为诗歌主题发生的地点在巴黎而通常译成《巴黎地铁站》之外,原诗的2 行翻译成了3 行,为使英语俳句既不脱离英语诗歌的范畴,也不脱离日本俳句的最基本特征(5-7-5模式),三行模式逐渐固定为理想的英语俳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