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君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
体力活动能力的快速下降是影响现代人群健康的独立风险因素,长期的体力活动不足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实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工程模式是维护与促进健康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运动健康管理促进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中清晰地提及发展科学的全民健身和运动康复的重要性与其发展规划。当前我国运动健康管理的团队十分匮乏,运动健康领域的科技支撑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更是薄弱和亟待紧迫发展,依据国家的政策导向,面对国民体质的下滑、健康干预关口提前和运动健康促进设施不齐全等现实问题,南京体育学院于2014年开始协同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运动企业,整合国内外多所院校、研究所和企业的运动、生物、医学、计算机、工程等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按照“中心—创新平台—研究室—创新团队”的整体构建创建了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开展“运动健康管理”关键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建立市场需求—院校产生核心专利技术—企业研发的协同创新机制,以构建“全民健身科技支撑系统”和“高水平竞技训练支撑系统”为具体抓手,形成院校—企业密切合作的不同的运动科技创新团队,研究运动健康服务管理和运行模式,开展以社区健康为中心的检测、评估和干预研究,为运动健康管理提供安全、经济、便携的检测和评估方法;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人体运动和健康进行动态追踪、远程监控、互联网络管理,构建公众智慧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推广运动健康服务管理模式。依托江苏省运动训练与康复重点实验平台和运动人体科学品牌专业,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康复治疗学的学科优势,建设运动项目技术分析系统,为江苏省多个优势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提供实时、实景、实效的技术诊断服务,为运动队提供高水平的体能训练和现代康复体能训练,运用生理、生物化学、心理、神经控制等多种技术手段客观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指导科学训练。当前,国内在体育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标志性的成果和研究中心,运行机制和建设经验都很缺乏。因此,研究拟通过梳理研究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成效、运行机制、团队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方法,为体育院校协同企业融合发展体育科技、促进民众健康提供借鉴与参考。
体育专业院校在体育教育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科技研究、运动科学实验室平台等多个领域具有专业与资源优势,这些优势硬件与软件基础条件为体育专业院校协会相关企业协同创新发展运动与健康工程产学研,推动体育教育链与产业链一体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国内高校体育学科开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工作起步较晚,且协作形式单一、规模小,缺少标志性协同创新成果。已有的文献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文化创新、创新绩效评估、产权所属、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对体育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进行研究[1-4],尚缺少对一些体育专业院校在体育科技领域协同创新合作典型案例的剖析研究。文献显示体育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初步获得了一些合作成效,例如上海体育学院与久事体育、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与舒华体育开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合作[5],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多家企业成立“体育运动材料研究应用推广中心”、华理泰山体育新材料研究开发中心,在体育运动材料力学、体育运动材料设计开发等领域创新研发获得一大批技术专利和上亿元的经济产值,以这些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成立了体育工程学专业并建设了国内第一个体育运动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6]。
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相比工科、理科和医学等学科明显滞后,具体表现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侧重于应用性和实用性研究,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层面,缺少具有体育产业化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研究成果;体育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创新融合点,导致原始创新不足、低水平嫁接仿制较多以及科技转化效率低下[7]。此外,由于体育院校学科门类的限制,缺少工科、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高水平人才,在和企业共同研发高端智能体育设备或技术时,在其中参与核心技术研究比重过低,容易导致在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方面的分歧,导致合作中断,乃至产生一些法律纠纷。因此,体育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尚缺乏稳定长效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后续还需要从协同创新机制、人才培养、利益分配、法律保障等角度加强研究,促使体育科技协同创新融合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
南京体育学院的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获批为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点,近年来主要围绕“精英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水平竞技训练科技支撑平台”“智慧运动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青少年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创新工作。
依托国家体育总局12个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围绕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提出了专门方案,依托7个科技服务项目和1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子项目,为提高精英运动员成才率和为国争光能力,提供模式创新实践和科技支撑。
《全球疫情暴发下我国应对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方略》为国家体育总局采纳,直接指导东京奥运会备战各项工作。《体育治理视野下我国高端体育智库的建设研究》项目,为竞技体育发展改革、管理决策咨询提供理论研究与探索,获得江苏省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首次系统规划了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三步走”战略,首次提出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的“五大”思路,首次围绕竞技体育发展的全要素,科学谋划了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创新了我国传统的备战模式,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的多元备战模式,创新了国家队办队模式,提出了国家与地方联合组队等创新举措,为推动运动队多级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科技支撑和“教体融合”模式的实践创新,提升了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通过科技冬奥、竞技体育复合型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运动能力测试与评价系统的研发、精英运动员成才规律研究,培养出全国冠军1 195人次,亚洲冠军15人次,世界冠军6人次,帮助江苏南京体育学院代表队在东京奥运会获得2金4银1铜的好成绩。
依托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两项重点课题《健身步道科学指导和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和《智能户外健身器材科学指导和服务系统》以及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运动处方库建设项目《成年人运动处方》等系列成果,通过协同南京读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转化,实现了“智慧步道”由一代设计到二代升级量产,再到三代智慧步道健身系统的场景设计与技术支撑迭代,建立智慧型健身运动的“三大平台”,即:打造健身指导的科学平台,打造体育锻炼的交流平台,打造活动数据的统计平台。建立户外健身步道智能化的完整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整合了运动数据采集、体能数据采集、体质数据采集、数据呈现和云平台管理五大模块,建立以“测评导练”为核心、“运动处方”式的闭环科学健身系统,提供高效率、智慧无人化的管理方式。该套智慧步道健身系统已经实现产业化,在全国23个省份54个市共建成210条,占全国同类市场份额半数以上。此外,协同创新中心实施“体育+”工程,实现项目成果转移化,重点推进“体医融合”,构建数据中心,推动区县运动与健康促进平台落地建设。协同中心研发团队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儿童智能穿戴产品、新一代运动手环等智能穿戴产品,联合南通铁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研发新一代气动阻力式训练器械与户外健身路径、智慧体育公园,带动产业规模86 565万元。联合南京宽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协同研发智慧戒毒运动康复训练平台在全国近20个省份的戒毒系统普遍使用,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销售额超千万元,并研发了“体医融合运动与健康促进平台”落地南京市溧水区,服务体质健康测评与运动干预40万人次。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连续30年下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为了破解这一时代难题,围绕国家和省重大需求,中心汇聚了9所高校院所与网络平台资源,创新协同机制,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止跌回升”的联合攻关,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分析诊断、干预范式、实践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学生体质健康治理由“江苏模式”向“中国模式”跨越。创立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复测、大一新生体质测试反馈生源地、学生身体活动测试“四位一体”的监测新体系。创立了基于身体活动量表、体力活动日记、运用穿戴设备和现场观察的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干预新范式,建立了初中生身体活动行为指标体系。创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健康蓝皮书、健康报告书、等级证书等制度以及个性化运动处方库等整体性实践新模式,主编《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年度报告(2017—2018)》,借助江苏省教育厅平台,每年定期发布《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蓝皮书》《江苏省13市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建议》《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证书制度》等,使全省近2 000万学生受惠。
协同创新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有机结合,增值知识,促使新的原创驱动力量形成。运动健康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紧扣“运动与健康”两大主题内容,集聚专业人才、优势科研、教育实践平台、资金、信息、技术等协同创新资源,反哺促进学科建设,实现科学效应的最大化。
该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牵头高校是省内唯一的体育学优势学科高校,紧密结合省优势学科一期、二期建设项目,申报获批了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整合平台资源和人才力量,建设了“江苏省运动戒毒重点实验室”“体医融合运动与健康促进平台”“江苏省赛事研究中心”“江苏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南京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研究院”“运动处方师培训基地”等平台,申报获批了体能训练、体育工程两个新本科专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承接重大科研任务,助力教育学、医学、康复治疗学等科学的一流专业、课程、创新团队、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发展,提升了体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带动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经过两个培育周期的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部分原创成果已经转化形成产业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在前期建设周期中也暴露出一些显性问题,影响协同创新工作的协同效应和创新效应,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存在经费投入不及时,经费使用不顺畅,甚至出现不敢使用经费的现象,影响了经费使用和协同创新工作效率。(2)协同创新中心的研发人员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缺少有力政策支持,不利于调动研发人员积极性。(3)协同创新中心缺少宣传媒介和信息交流平台,已产出的成果对外宣传力度不足,不利于推广成果产生广泛的社会辐射效应。(4)缺少国际合作平台和领军人才,以及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5)缺少标志性重大成果,科技转化效率低,核心技术占比低。
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区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资源平台,对于推进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起重要作用。体育专业院校科技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整合体育科技资源与企业资源,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对促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8]。
体育科技园区具有科技与产业、文化、品牌和人才集聚的特点[9],依托体育科技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一体化建设路径,未来需要协同政府部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属地政府在土地、政策、资金、市场环境、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软硬件条件支持,将体育科技园的建设发展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规划之中。制定明确的目标,探索高效并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广大师生做好体育科技园建设宣传工作,制定相应政策,深化学校科技改革,鼓励师生入驻园区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为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反哺功能。积极吸纳社会优秀体育企业入驻园区,打造特色体育科技品牌,坚持科技创新,构建体育科技成果综合转化平台,重视市场推广,提升园区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专业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学科门类较少,学科门类单一,虽然在体育相关学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仍旧不能满足产品研发的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人才要求。现今国际体育科技领域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物联网、大数据、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与体育科学日趋紧密地交叉渗透融合,如果坚持传统的学科设置和发展模式,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突破性科研成果[10]。体育院校由于学科门类的限制,缺少工科、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高水平人才,在和企业共同研发高端智能体育设备或技术的时候在其中参与核心技术研究比重过低。为了打破这一专业限制瓶颈,未来将以新获批的体育工程专业建设为依托,瞄准运动医学、运动科学、人体工程领域世界科技前沿,促进体育与工程学的融合发展,以体医工融合促进创新要素的整合协同,共建“产学研体医工用”一体化创新合作平台,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模式。
此外,我国体育领域研究过去主要集中表现为应用层面上的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重视竞技体育研究,而在基础研究,如生物分子、基因、蛋白质组学、脑科学等领域尚未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级成果,后续需要构建运动与健康生物效应评价平台,借助先进的生物学技术评价运动干预手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深入探讨运动干预的生物作用机制。这些基础研究理论成果不仅可以通过公开发表论文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方式,还可以总结形成运动干预指南、方案等有效简明的成果推广给广大群众,用于指导全民健身活动。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仿真、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愈发频繁,联合培养智能体育相关领域高端复合型人才、顺应社会的需求迫在眉睫。前期,该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协同一些体育互联网和智能健身器械生产企业,开发了一大批高端智能体育产品,例如智慧健身步道、智慧戒毒运动康复训练系统。未来中心将继续在“校企院所协同”模式上,深度协同大连锐动、南通铁人、南京万德、南京宽乐等一批涵盖了体育科技、健康产业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知名企业,承担技术壁垒攻关、产品设计与升级迭代、算法实现、应用对象与场景实验校验等任务,协作建设智能体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加强竞技体育数字化训练体系建设和运动健康干预智能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建设,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在体育领域的转化应用,拓展核心技术和创新方法,实现人工智能对体育学科的赋能改造。
协同中心前期建设主要是和国内的院校、所、企业协同创新,国际之间协同创新合作还未取得明显的建设成果,在前期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整合生理实验室、加拿大约克大学Hood教授实验室的联系沟通协作的基础上,中心后期将联合上述国际重大科研机构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改善、智慧体育与医疗领域的运动评估与辅助训练系统的研发等领域进行协同创新合作,以协作项目为抓手,建立国际合作平台,灵活组建科研团队,设置灵活的用人机制,持续推进“全职与兼职双聘结合”“固定与流动”“刚性与柔性引进”的人才引进与聘用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开展国际合作的优秀中青年骨干,选拔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去国外的协同单位访学或进行博士后项目合作,积极通过国际交流,引进国际人才、技术,争取通过国际合作平台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
协同中心未来将紧扣三个主要创新方向,以解决关键技术为主要目标、联合科技攻关项目为抓手,依托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强化信息、资源、经费、设备、人才、市场协同,并进一步明确牵头高校和主要协同单位的协同工作模式。根据协同单位的职能性质,可以分为“政校协同”模式和“校、企业、医院、研究所”模式。在“政校协同”模式上,牵头高校重点对接并获得国家、省两级体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科技助力奥运”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关键技术与学校体育改革”等重大攻关任务。在“校、企业、医院、研究所”模式上,重点协同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发挥其在三个主要创新方向上的平台性保障与综合性支撑的任务,深度协同大连锐动、南通铁人、南京万德、南京宽乐等一批涵盖体育科技、健康产业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知名企业以及江苏省老年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等省、市、区县、社区医疗机构,紧密协同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平台,承担技术壁垒攻关、产品设计与升级迭代、算法实现、应用对象与场景实验校验等任务,重点在政策咨询决策与科学训练体系支撑、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止跌回升的有效解决方案提供、智慧体育公园等载体升级建设、运动处方智能化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实现增效突破。
优选协同单位,突出比较优势,发挥互补作用,促进更广泛更高水平的协同与参与;在协同单位彼此的痛点上寻找结合点,增加协同黏度,共同构建任务与利益共同体;增强协同单位在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服务领域的影响力,放大协同效应,推动全民参与,实现更广更有效的运动促进健康体系。
完善《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考核实施细则(暂行)》,绩效考核将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类考核、注重贡献“考核评价机制。以评促建,通过绩效评估方式形成激励、退出机制,激活创新核心要素的新动能。
前期协同创新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经费投入不及时、经费使用不顺畅现象,影响了经费使用和协同创新工作效率。未来将在经费监管、财务部门的指导与配合下,制定更加顺畅的经费使用机制。围绕主要建设目标,调整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增加高端人才引进和国际交流合作经费。加大项目的建设投入和建立重大项目弹性追加经费的使用机制,增加绩效奖励投入比例和制定相应的奖励发放规定,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当前协同中心的主要经费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自筹资金所占比例较少,横向课题项目经费比例偏低,后续需要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协作获得更多的横向项目,同时可以依托地方政府设立的支持生命健康发展基金或体育发展基金会平台进行融资,有效改善运动健康产业资金供给不足的现状。
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在我国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各式各样的难题,但它符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体育专业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和运动科技平台优势,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创建具有较大、较长远发展潜力的校本特色体育学科,优选协同单位,凝练优势创新方向,发挥集群创新优势,创新协作模式、绩效评估方式,促进更广泛更高水平的协同与参与,为国家的奥运战略、健康事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