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秋夜》研究综述

2022-08-15 00:42治玉琦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名作欣赏 2022年17期
关键词:青虫枣树研究者

⊙治玉琦[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秋夜》作为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首篇和名篇,多年来,一直被众多研究者关注,相关的解读和评论文章,如星星一般,数不胜数。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秋夜”“鲁迅”为检索词,检索到题目中有这两个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53篇;以“野草”“秋夜”为检索词,检索到题目中有这两个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16篇。《秋夜》的研究论文中,最早的一篇是闻一1978年5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上的《〈雨后〉〈秋夜〉及其他——关于作文命题》,最近的一篇则是刘术2021年4月发表在《散文百家》上的《鲁迅〈秋夜〉的意境批评》,此二文时间横跨四十多年。当然,对《秋夜》的研究绝不止于四十年。《秋夜》发表之时,便已经备受关注。笔者仅以中国知网中的《秋夜》研究成果为对象,综合评述《秋夜》的研究状况。

一、《秋夜》主题意蕴研究

鲁迅写作《秋夜》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文字功底,进行文字的陈列,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有了关于《秋夜》的思想情感、主题意蕴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认为与现实、政治有关;一类是认为是鲁迅自我的找寻;还有一类则是认为这是一首爱情散文诗。三者观点相差甚远,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李何林、孙玉石等人持第一种观点。相对而言,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比较多,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秋夜》表达了鲁迅内心的孤寂,是鲁迅内心对自我的找寻。与前两者观点完全不同的是,有些研究者认为《秋夜》是一首爱情散文诗,如余放成认为,在整本书中,《秋夜》是鲁迅和许广平爱情故事展开的序幕,胡尹强、李天明等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对于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是有待商榷的,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爱情的确曾让鲁迅非常苦恼,但从他自己对《秋夜》的一些解释来看,很难说是一首爱情散文诗。相较而言,其他两种观点,则是值得讨论和肯定的。众所周知,一篇文章不一定只寄托了作者某一种情感。每个人的情感都是很复杂的,而鲁迅更是一个这样的人。鲁迅写作《秋夜》时,正面临很多人生的困境,有诸多的烦恼,所以,他复杂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秋夜》主题意蕴的一个突破口。

二、《秋夜》艺术特色研究

对于作品的研究,除了了解作家本身及写作背景,关键还是要回到文本,从文本本身发现其艺术美。所以,许多人将研究对象指向《秋夜》文本的艺术特色,他们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秋夜》开篇语言的奇特性

《秋夜》开篇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其奇特之处就表现在,明明两棵同样都是枣树,而鲁迅却分开来重复论述。对于《秋夜》开篇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个诠释角度:一是语言技巧角度,二是语言所指角度。如田建民认为这是一种“写实”,张富、毛莉蓉、张永军等则认为这种开篇反映了作者内心深沉的孤独和悲凉。同时,他们也对作品开篇的语言为何反映作者内心的孤寂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对于张富等人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鲁迅写作《野草》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处于低潮时期,鲁迅对于社会形势感到非常迷茫和矛盾。又加上当时鲁迅与周作人关系恶化,自己肺病发作,他的内心一定非常孤独和寂寞,而这篇心灵的独语,也自然会在一字一句中渗透着作者的心境。除以上这些观点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其他观点,比较突出的是朱伟华的“两个自我”说,此外,20世纪30年代李长之所提出的“恶趣”说也曾引起热议。但也有人从写法的角度对开篇作了分析,杨邪在《两株枣树》中认为,这种描写是告诉读者“‘怎么看’的叙事手段”。钱谷融认为这是“诗的表现手法”。总之,对于《秋夜》开篇的意蕴和语言特色研究,众说纷纭,很难有定论。或许鲁迅在开始落笔时,只是一时兴起,写下这样一个开篇,也未可知,却引发无数后人的揣度、思索、深究,由此可见鲁迅文学语言有无限的魅力。

(二)《秋夜》的象征手法

对于《秋夜》的象征手法,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田建民、钱谷融等认为象征不应指实,不应下定论,“宜虚不宜实”,认为读者应把它当作一首诗来欣赏、分析,驰骋自己的想象,体味它的艺术魅力,不应只去研究它的“思想性”。张觉等则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作品中枣树、小红花、小青虫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有所指的”。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要区分阅读对象。如果是让中学生进行《秋夜》的赏析,不应给予他们太多的框架,应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作品,体味作品的艺术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作为专业的研究者,应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用意认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细细揣摩文本深意,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新性的观点。从整体看,在大量的对于《秋夜》意象的分析文章中,研究界对第二种观点的认同者较多。

笔者对有关《秋夜》中的枣树、天空、秋夜、小青虫、恶鸟等意象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总结。“枣树”作为全文的中心意象,目前学界公认为“枣树”是鲁迅本身战斗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战斗者的英雄形象,甚至就是指鲁迅自己。如田建民认为“两株枣树”是“分裂内在的鲁迅”;马军英认为,枣树就是“自称”。张觉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枣树是“新文化运动革命队伍的象征”,虽然把“枣树”具体化了,但终归都是一个“战斗者”形象。“天空”则被认为是“黑暗势力”的象征,有人把它具体到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或是黑暗社会,总之它是一个否定性意象。对于“小粉红花”“恶鸟”和“小青虫”的解读,则争议较多。对于“小粉红花”意象,不少研究者认为它代表“弱者”“被启蒙的对象”,鲁迅对“小粉红花”没有批判和否认,田建民、钱谷融等人持这种观点。当然,也有不同观点,如有人认为,“小粉红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象征”,有人认为是代表“国民奴隶性”,还有人认为是“鲁迅自己的梦”。陈星则从“追求光明”这一角度,认为”小粉红花”意象的创设,是鲁迅出于批判青年知识分子的目的而设立的形象,因为“小粉红花”并未热烈向往光明。王雨海从“个性主义”出发,也认为鲁迅对“小粉红花”是持否定态度,批判它“缺乏个性主义的反抗”。鲁迅对“小粉红花”寄予的情感和态度,读者可从一些语词中考量,如“仍然瑟缩着”“红惨惨地”等,可以看出,鲁迅对“小粉红花”的行为是并不欣赏的。天空“鬼䀹眼”,做出“诱惑”“挑衅”的样子,而“小粉红花”却安然地“瑟缩着”,做着自己的梦,鲁迅对这种畏缩、不敢于正视现实的事物是不赞同的。“恶鸟”是最值得思考的,也是最难有定论的意象。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枣树的同盟军”,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人的象征”,也有人认为,它是个反面形象,是“反动文人的象征”,是“统治者的依附者”。在《秋夜》中,鲁迅对“恶鸟”的描写很少,所以让研究者想象的空间很大,这大概是其最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对于“小青虫”意象的理解,则存在以下几种分歧:一是“小青虫”代表无谓牺牲、积极奋斗的青年;二是“小青虫”指利益主义者;三是“小青虫”指许广平;四是“小青虫”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怜惜与尊重。笔者赞同“小青虫”是一个向往光明的青年形象的理解。鲁迅对“小青虫”既“敬佩”又“悲哀”,敬佩它们敢于献身,但也悲哀它们的无谓牺牲,鲁迅或许也很羡慕“小青虫”这种敢于战斗的精神。因为鲁迅囿于家庭,心有顾虑,一直没有像“小青虫”这样勇于反抗现实。由此可知,写作《秋夜》时的鲁迅,其自身是很矛盾的。

(三)《秋夜》的整体结构、内在节奏等

这类研究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去整体把握文本。马军英从内在节奏的动态分析,提出《秋夜》存在一个“物→心→物→心→物”的心与物的动态互动关系,同时,她也提出“整个诗篇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和复调性”。田建民则认为整篇文章“虚实交织”,认为这种写作方式是作者情感抒发的需要。郑迦文从空间范畴考察,认为《秋夜》存在“超越显示空间的心理空间的建构”,这是一个新颖的观点。对于《秋夜》整体的分析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更加宏观、更加宽阔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也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多维研究,从而发掘出作品潜在的艺术价值。这一研究方向对研究者而言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笔者发现,目前关于《秋夜》整体结构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这也是今后继续关注和探究《秋夜》的一个空间。

三、《秋夜》影响源研究

鲁迅在青年时期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并深受其影响。但鲁迅的创作并不完全学习西方,他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学的过程。追溯鲁迅作品的影响源头,不仅要从西方入手,也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学。

(一)外来思潮和文学对《秋夜》的影响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较突出的是闵抗生的《〈秋夜〉与》。闵抗生将《秋夜》与尼采的作比较,为《秋夜》如何借鉴外来文化的营养提供了一些例证。袁泽玲、钱曦则从意象这一角度分析了尼采尤其是对鲁迅的影响,他们认为鲁迅对尼采的借鉴是有选择性的。陈蕴贤也说:“枣树也是有尼采作品的影子。”除《秋夜》受尼采影响被发现外,张觉认为鲁迅的《野草》深受现代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意识流的影响。鲁迅阅读了大量的西方作品,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向西方学习,进行大量的文学实验,他的作品深受西方作家和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学对《秋夜》的影响

在《秋夜》所体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借鉴方面,有学者考察了《秋夜》与中国传统比兴手法的联系。鲁迅的作品不仅受到外国小说的影响,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启发。顾农说鲁迅的散文诗“新瓶装新酒,而酿造的手法却多用传统的工艺”。近年来,对于鲁迅作品如何借鉴外国作家经验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对鲁迅的影响和熏陶,这一点需要研究者们继续深入探寻。

四、《秋夜》教学研究及其他

(一)《秋夜》教学研究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也被选入大中小学的课本中。但提及鲁迅,许多学生对其作品的印象就是艰涩、不易懂,因此对阅读鲁迅产生了一些畏惧心理。鲁迅的作品拿到今天的课堂上来,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呢?这些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所幸有研究者注意到了。钱谷融在1981年就提出,教学要从文本出发,要真正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许多语文教学者借鉴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文本赏析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一些文学界的研究结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贺仲明提出了在感悟作品的“美”的过程中去理解作品。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慢慢地引导他们去了解作者,从而对作品产生阅读兴趣,这才是教学所应走的道路,而不应该直接从理论的角度让他们学习文本。

(二)《秋夜》其他研究

研究界有人从绘画、文字学、植物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秋夜》进行文本溯源,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周江平从字形的角度分析指出,可以“提用鲁迅散文作品《秋夜》标题中‘秋’的古文字字形意蕴”来研究其主旨。王云龙则从绘画视角“对《秋夜》文本的空间、画框、色彩进行研究”。他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创新性地去分析这篇作品的影响源,这种研究方式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秋夜》,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文体本身尤其是意象,而对文本外部及结构特色、如何进行鲁迅作品教学等,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未来可从三方面对《秋夜》做进一步研究:一是可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寻找研究方向,如音乐、戏剧、美术等,进行学科交叉分析;二是可从“《秋夜》在当下的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三是分析作品具有的艺术魅力,发掘其对读者提升写作水平的意义和价值,以古为今用。

①杨邪:《两株枣树》,《名作欣赏》2003年第2期,第65页。

②钱谷融:《鲁迅〈秋夜〉讲析》,《语文教学通讯》1981年第11期。

③田建民:《先驱者孤傲而无奈的心态表露——鲁迅散文诗〈秋夜〉论析》,《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10期。

④张觉:《论鲁迅〈秋夜〉的象征主义特征及其象征意义》,《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8期。

⑤马军英:《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鲁迅〈秋夜〉的内在节奏及其相关的诗学问题》,《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⑥郑迦文:《鲁迅自我的找寻——〈秋夜〉的再解读》,《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⑦陈蕴贤:《从〈秋夜〉看尼采对鲁迅的影响》,《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4—17页。

⑧顾农:《〈野草·秋夜〉释证》,《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第1期,第46—49页。

⑨周江平:《德里达解构主义视域内鲁迅〈秋夜〉的文字学诠释》,《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36—148页。

⑩王云龙:《孤独的失语者——绘画视角下的〈秋夜〉》,《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第41—43页。

猜你喜欢
青虫枣树研究者
在异乡
小青虫
枣树皮煎水治疗腹泻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小蚂蚁智斗大青虫(三)
枣树下的故事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死了一棵枣树
大鸭梨和小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