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蓓,刘睿菲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26)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1]。SPOC 作为线上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其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为“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SPOC 结合,构建面向高职俄语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为在线教育的初始形态,在发展之初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应用的深入,其呈现方式单调、在线参与度不足、缺乏个性化指导等问题逐渐显现。针对这些问题,201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Armando Fox 首次提出SPOC 概念。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众私密在线课程,“实质是将优质MOOC 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借以翻转教学流程,变革教学结构,提升教学质量。”[2]
国内研究方面,我们以“SPOC”为题在CNKI 上对中文文献库检索发现,从2013年SPOC 概念提出至2020年12月,以SPOC 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共3 496 篇,且呈稳步上升趋势,可见,SPOC 教学模式在提出之初就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理论研究已趋于成熟,主要阐述了SPOC 相比于MOOC 的优点,并提出了SPOC 的教学模式。康叶钦将MOOC 及SPOC 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对比,指出SPOC 的四大优势[3];贺斌、曹阳提出了基于SPOC 的“时间—空间—学习形式”的关系结构来指导SPOC模式的教学实践[2];曾明星、李桂平等建构了基于SPOC 翻转课堂的深度学习模式,为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提供了策略[4]。
相比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基于MOOC 平台或SPOC 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实践。陈然、杨成基于SPOC 的混合学习模式,进行了《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应用实践[5];吕婷婷、王娜对基于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6];尹合栋将基于泛雅SPOC 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7]。
通过梳理发现,目前SPOC 教学理论与模式构建已趋于成熟。但从研究对象可视化分析结果看,关于SPOC 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的研究仅占2.38%,而将SPOC 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俄语教学的研究更是鲜有涉猎。
(1)繁重的教学内容同课时数量不足之间的矛盾。通过对CNKI 上有关高职俄语教学的论文进行分析和调查发现,这一问题并非个例,很多高职院校均存在上述教学矛盾。这里以笔者所在的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俄语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公共基础课,与学生的工科专业课同步进行,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大一阶段俄语课时量为168 课时,每周6 课时,大二阶段的课时量与大一年级相同。但俄语作为屈折语,其词形变化非常丰富,再加上基础阶段需要记忆的语法规则多、难度大,每周6 课时的教学主要用于知识传授。
(2)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要求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很多高职院校都明确提出“打造应用型人才”。但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而外语学习需要积极能动地记忆、模仿、理解和练习,这就使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3)学生学习方式数字化、智能化同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之间的矛盾。随着4G 的普及、5G 的兴起,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已逐步从文字向图像、视频转变。尤其是随着短视频的兴起,很多学生在知识获取时更加注重视觉、听觉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更加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知识视觉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职院校的俄语教学,而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同时满足个性化和交互性的SPOC 教学模式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方法。
SPOC 教学模式同传统模式相比,在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优势:
(1)延伸教学时空,弥补教学时长。SPOC 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向教师提问或与同学讨论,解决了教学时长受限的问题。
(2)活化学习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SPOC 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和应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记录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成为影响教学评价的重要因素。SPOC 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追踪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
(4)借助数据分析,调整教学策略。根据数据的分析和推导,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弥补教学设计的不足。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学习在国内快速发展,涌现了如雨课堂、慕课堂、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即时互动教学平台。笔者基于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对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俄语1》课程进行了SPOC 教学流程设计(见图1),并以课文《Моя семья》(《我的家庭》)为例进行教学实践阐述。
图1 SPOC 教学流程设计
课文《Моя семья》以家庭介绍为主要内容,涉及的语法知识点是物主代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及职业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目标上,要求学生掌握上述语法知识的同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用俄语向他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员。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笔者在课前发布了相应的学习素材:我校自建在线开放课《基础俄语(上)》相关语法视频、语法讲义、课文及单词的音频、语法习题。
课前,学生查看云班课的学习资料,完成任务清单。清单如下:(1)单词:听录音,预习课文中的新单词;(2)课文: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语法:对照讲义,观看在线开放课视频,学习物主代词与名词的搭配规则、职业的表达方式;(4)作业:完成语法习题。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随时在云班课讨论区进行讨论或利用“私信”功能向教师提问,教师在后台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进行答疑。
在SPOC 模式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检测学生的词汇和语法学习效果,课上笔者通过“连连看”小游戏对课文《Моя семья》的重点单词和词组进行俄汉互译测试;以云班课“抢答”的方式让学生寻找课文中物主代词与名词搭配的短语。之后,再对出错较多的部分进行讲解,并就学生的表现在云班课上给出相应的“经验值”。
接着在云班课上发布课外短文《СемьяАндрея》(《安德烈的家庭》),学生模仿短文内容,分组转述课文《Моя семья》。笔者将学生分为5 人/组,共5 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转述最佳的小组代表及所有组员均可获得最高“经验值”奖励。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巡视指导,在整个活动中,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极思考,共同帮助小组代表完成任务。同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接着进行小组展示,之后进行教师点评和生生互评。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分,学生评选出本节课表现最优的两名学生,同时,所有学生填写问卷调查,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SPOC 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后作业的设置不仅要有知识的针对性,更应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在云班课上传俄文版动画片《小猪佩奇》家庭介绍选段,要求学生观看动画后,准备一张自己的全家福,以视频录制的方式用俄语介绍自己的家庭,并上传至云班课。之后,教师会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经验值”,并在下次课上展示优秀作品。
课后,笔者通过云班课对学生的出勤、视频观看完成度、答题结果、讨论次数、课堂活动等数据形成过程性评价;对课后作业、单元测评等数据则形成总结性评价。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本研究把过程性评价比例设为60%,总结性评价比例设为40%。
从教学效果来看,传统教学班级的期末考试通过率为81%,而SPOC 教学的通过率为96%。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91%的学生表示,SPOC 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模式比传统课堂更加有趣;85%的学生表示,通过提前查看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料、完成任务清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可见SPOC 教学无论在成绩提升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优于传统教学,受到学生喜爱。
站在数字化时代人才培养转型的高度,真正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SPOC 的一大优势。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SPOC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俄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基于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的SPOC 教学模式在校本教学中进行实践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本研究只是一个开端与尝试,如何进一步深化SPOC 教学实践,探究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比例,完善教学评价等问题仍需更加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