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香,吴秋华
(如皋市中医院外科,江苏如皋 226500)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疾病,因前列腺细胞非恶性增长导致,其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临床多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病,术式成熟,但因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机体功能退化,手术耐受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心理、生理等应激反应,手术风险很高。而常规围术期护理忽略了心理、快速康复等的需求,仅根据医嘱及常规护理流程开展护理工作,整体效果不理想[2-3]。加速康复外科是融合多学科技术,基于循证理念,采取减轻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康复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干预的方法,旨在改善患者预后[4]。考虑到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较长,出院后仍需要维持良好习惯,也有必要通过持续性护理,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出院护理中,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效果[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9 月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 例为对象,通过随机对照,探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持续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6];存在手术指征,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认知功能正常;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前列腺癌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尿道狭窄、梗阻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不稳定膀胱者;依从性差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 例:年龄51~93(62.17±7.33)岁;病程1~9(4.92±1.05)年;前列腺体积82~118(97.52±6.33)cm3。对照组50 例:年龄52~95(62.51±7.46)岁;病程1~9(4.85±1.12)年;前列腺体积81~119(97.33±6.27)cm3。两组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申报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常规口头开展健康教育,禁食10 h,禁水6 h,口服泻药进行肠道准备。(2)术中:不做体温控制要求,补液量大于2 500 mL。(3)术后:术后第2 天进流食,术后3 d 恢复正常饮食。使用常温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并根据尿液、冲洗液颜色等判定拔除尿管时间。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并根据其自身意愿下床活动。(4)出院后3 个月随访1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持续护理。具体如下:(1)加速康复外科。①术前:开展一对一健康指导,为患者介绍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讲解加速康复外科知识,告知住院各阶段时间及配合的要点,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对存在负性情绪者,评估原因并通过沟通交流进行疏导。在患者办理住院后进行,时间30~45 min。指导患者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营养,术前6 h 禁食,术前2 h 口服10%葡萄糖400 mL,如患者合并糖尿病,可以木糖醇替代。睡前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不进行机械性灌肠,不做肠道准备。②术中:控制室内温度22~25℃,湿度40%~60%。术中冲洗液体、输入液体均加温至37℃。对非手术区域进行覆盖,减少不必要暴露,并使用充气保温毯主动加温。术中限制补液量,以小于1 500 mL 为宜。③术后:在全麻完全清醒后,可少量试饮水,无异常可少量多次进流食,24 h 后恢复正常饮食。术后膀胱冲洗液应加温至30℃,减少膀胱痉挛,注意维持引流畅通,定期观察并挤压导尿管,防止阻塞。术后早期翻身活动与按摩,每2 小时翻身1 次,顺着小腿进行从下到上的按摩,每次3 min,并交替拍腓肠肌、比目鱼肌,每次3 min,每日3 次。术后6 h,进行下肢肌肉与足背等长收缩,术后6~8 h 开展膝关节屈伸活动,持续10 次,以改善血液循环。次日小便颜色变浅,不冲洗,即可下床活动。前列腺切除小于30 g 者,术后1~2 d拔除尿管,切除大于30 g 者术后第3 天拔除尿管。在拔除尿管前,向患者告知暂时性尿失禁的风险,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另在患者出院后,开展持续护理干预,出院第1 个月,每周1 次电话随访,每2 周1 次家庭随访;出院2~4 个月,每月2 次电话随访,每月1 次家庭随访。(2)随访内容。①排尿状态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血尿、尿线变细、尿失禁等,及时反馈给医师处理,并指导患者开展盆底肌锻炼。②导管管理:如患者留置引流管,则需评估导管护理情况,指导患者观察引流量、引流液颜色、浑浊程度等,并指导患者进行尿道口消毒、更换引流袋等。③饮食管理:每日多吃新鲜蔬果,以高蛋白、高纤维为主。每日饮水量以2 000~3 000 mL 为宜,增加尿量,进行内冲洗,预防尿路感染。④评估患者用药习惯: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擅自增加、减少药量,对出现不耐受反应者,及时汇报给医师调整用药方案。⑤活动指导:出院3 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如爬山、负重、骑自行车等,减少下蹲动作。
两组均在院内干预,并于患者出院后继续干预3个月。
(1)比较两组康复指标。包括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于干预前(入组时)、干预后(出院3 个月)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负性情绪,两量表均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0~4 分,分值均为0~80 分,分值越高负性情绪越明显。(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对患者进行评价,包括疾病、生理、社会、心理维度及满意度5 个方面,每个方面分值均换算为0~100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时间为术后当日至出院后3 个月,包括寒战、膀胱痉挛、腹胀、尿失禁等。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康复指标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表2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的各项BPHQLS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BPHQL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BPHQLS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BPHQLS 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群体的常见、多发疾病,近年来发生率不断增加,可导致尿路梗阻、反复尿潴留、反复血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术式成熟,出血量少,复发率低,但术后并发症风险高[8]。再加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普遍年龄较大,手术耐受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弱,故手术风险很高。常规围术期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强,并未针对患者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干预,患者康复情况不理想。
加速康复外科是新型的围术期管理理念,较多研究证实该方案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9]。而就该理念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来看,术前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有利于其更好地接受治疗,对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有明显作用[10]。术前缩短禁食水时间,不做胃肠道准备,则能缓解患者因禁食水导致的焦虑、饥渴等,并可提高其舒适度及手术耐受能力[11]。术中做好保温管理,可改善患者机体代谢状态,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应激,配合限制性液体输入,能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出现过度补液的状态,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术后早期进食可促进胃肠蠕动,保护黏膜功能,减轻患者的疲劳感[12-13]。合理的膀胱冲洗能减少机体刺激,可降低膀胱痉挛风险。术后早期活动,则能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与肺活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尽早拔除尿管,一方面能减轻患者不适,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感染风险。拔除尿管前做好解释说明,也能减轻患者的担忧[14-15]。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注意事项较多,而患者普遍年龄较大,自我管理能力弱,术后恢复风险较高,故有必要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中。而通过持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强化随访评估与指导,则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并纠正其不良行为,这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其预后也有明显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持续护理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观察组的各项BPHQL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方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则证实了该方案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作用。
综上所述,良性前列腺增生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持续护理能促进术后康复,减轻负性情绪,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