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确丧”,追寻真幸福
——青少年“丧文化”解读

2022-08-11 03:36刘朝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教育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亚文化群体青少年

刘朝霞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2016年以来,“小确丧”进入大众视野,并快速占据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空间。从“废柴”到“葛优躺”,再从“油腻中年”到“佛系”,年轻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刮起了一阵“丧文化”之风,诸多带有负面色彩和调侃意味的表达成为“丧文化”的缩影。甚至“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人家15岁时在打碟,而我15岁时还在被妈妈打”,这类“丧丧的”言论出现在中小学生口中。“丧文化”呈现出程度加深和年龄下沉的态势,已成为当前青少年亚文化研究中不容忽视的现象。

何为“丧文化”

2016年可谓“丧文化”元年。2016年7月,“葛优躺”图片突然在网络走红,并迅速成为年轻人的表情包新宠。这是一张近30年前葛优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饰演的好吃懒做、蹭吃蹭喝的“二混子”角色的剧照。照片透露出一股“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的“丧”气质,却出乎意料地受到年轻人的狂热追捧,标志着以负能量为主要特征的“丧文化”正式成为中国新兴青少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丧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2016年9月30日,是夏之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一文中提出的概念。文章指出,“丧文化”是流行于部分青年群体中的,“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形态。2017年“油腻”、2018年“佛系”、2019年“我太南(难)了”、2020年“打工人”、2021年“躺平”“emo”均风靡于网络,到2022年,“摆烂”一词也被频繁运用于各种场合……

究竟何为“丧文化”?学者代俭英、张君玲看到了青年人以颓废心态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的“丧内核”;杜骏飞指出“丧文化”中充斥着悲凉、失落、孤苦、无依的含义,以及颓废、麻木、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更进一步而言,“丧文化”是一部分青少年在看清现实却受困于当下的悲观现实之后采取的一种反讽自嘲。“丧”式语言经历了从吐槽社会到吐槽自身的转变,主要反映了他们对自身现状的不甘。

概言之,“丧文化”表现为青少年中自发生产、制作的各种带有颓废、绝望、悲观、反讽、自嘲等情绪和色彩的表情包及反鸡汤式流行语,是青少年对自身发展困境的宣泄与吐槽。从技术维度来看,“丧文化”是网络发展的产物,借助网络技术作为其载体。从社会维度来看,“丧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映射,反映了青少年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情感共鸣。就文化属性而言,“丧文化”被普遍界定为“青少年亚文化”。

“丧文化”的运行机制

“亚文化风格的产生,不是在‘一无所有’中创造物体和意义,而是在现有的语境中把已有的物体进行转换和再次安置,转向新语境,并且改编它,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意义。”此过程被伯明翰学派描述为“拼贴”,拼贴产生了对抗意义,甚至完全逆转了传统表意。

“丧文化”中的“丧”正是产生于“拼贴”,人们对以往网络空间中流传的心灵鸡汤、图片等加以挪用和篡改,使之在重新排序或语境更新的基础上进行意义改写,完全逆转了原先段子的意义或图片的语境,负能量依附于反转之后的新意义,通过网络传播开来。“丑小鸭之所以能变成白天鹅,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努力,而是因为它是白天鹅的孩子”,一改原本积极励志的“丑小鸭”形象而成为消极颓废心态的起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多被骗几次就好了”,将给人勇气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的名人名言,变成了一种自我解压的无奈;“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则将原先的理想与情怀,变成了反讽式的自嘲与戏谑。

至于近年来“丧文化”的低龄化倾向则主要源自青少年求关注心理、认同与区隔心理。青少年持有“丧”的态度,大多是为了建构一种自我形象,赢得其设定“观众”的关注和安慰,从而满足他们被关注、进行社会交往的需求。“丧文化”中的反鸡汤语录对于青少年而言,实为一种标新立异的方式,这种刻意找寻非主流表达、追求与众不同的“区隔心理”在网络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此外,青少年需要“抱团取暖”,缓解焦虑感和孤独感,“丧状态”“丧表情”有时类似“呼告”的符号,是向社交群体发出某种“呼唤”,通过“同一性的符号”达到“社交唤起”“认同归属”的目的。

“丧”从何处来

“丧”的表达明显有悖于正统的主流文化,可以说正面挑战了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在主流文化的预设和期待中,青少年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形象,因此面对“丧文化”这种“异数”时,主流文化往往急于去修正。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知到,“丧”只是一种“果”的呈现,要想真正改变这个“果”,需要从真正的“因”上去努力。那么,“丧”从何而来?

青年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观照。作为一种亚文化,“丧文化”不是文化的突然变异,而是植根于深厚的社会土壤之中,社会的纵深转型发展是诱发“丧”表达的外缘之一。《人民日报》曾聚焦90后群体,特别刊发《致中国梦的青春一代》一文,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建构了90后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代人所展现出的,除青年的普遍特质外,还有中国社会转型背景在他们成长历程中留下的独特的烙印,这也是当下时代变迁的记录”。新时代社会纵深转型过程带来的“相对剥夺感”及深深的社会焦虑影响了这代人的心态。首先,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负面现象直接影响了青年群体的幸福感,尤其是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不均,财富垄断、社会流动缓慢等一系列社会不公现象,使青年人生发出相对剥夺感。其次,青年人承受着不可预计的物质财富积累压力,天价的房子、车子、结婚彩礼,以及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养老等现实压力都使这代人倍感焦虑。整个社会弥漫的焦虑心态也渗透进家庭,由父母传递给年幼的孩子,面对这种超出年龄的压力,连一些00后、10后的少年也产生沮丧与失望之感。

“丧文化”主流群体强烈的表达欲。当今的青少年被称为“网络原住民”,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基于互联网技术诞生的亚文化更加强调用户的主体性,更崇尚身份认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年轻人拥有更多表达自我的可能,他们的兴趣也更圈层化、细分化和多元化。一方面,年轻人特别善于运用种种自我表达凸显群体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年轻人要借助群体内部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构建起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就“丧文化”营销的受众互动来看,受众对内产生了自我表达欲望,对外与其他具有相似特点的受众达成了联盟,加强了群体认同;从表面看,这种自我表达和群体交流的欲望都是在自媒体包装好的产品作用之下产生的,实则源于对产品“丧”本质属性的认同。

媒体与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网络媒介与商业资本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通过制造各种“丧”式表情包与“丧”式语言,主动迎合青少年群体的“丧”心态,加速了“丧文化”的传播。也就是说,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商业资本的青睐选择,是“丧文化”生成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新媒体环境下,“丧文化”的内容发生了新改变——“丧文化”的商品化,即自媒体包装下的“丧文化”创作模式的出现。自媒体依附于社交网络、视频网站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媒体,通过向广告商出售流量、吸引消费等商业运作模式,出售吸引青少年网民的内容产品。说到底,青少年对“丧文化”营销产品的消费是对其“丧”内核的消费,是对自发生成的“丧文化”的消费,媒介在此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与文化之间的桥梁。

“丧”往何处去

如前所述,“丧文化”是青少年的自我表达,是对社会现实态度与情绪的映射。那么应如何正视“丧文化”?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警惕二元对立观。每个群体都会有自己对社会的态度与判断。但是,如果将这种亚文化视作与主流文化相悖的“他者”,就是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事实上,青少年不是“他”,是曾经的“我”。青少年的“丧”来自他们对社会的相对剥夺感和社会焦虑,来自被排斥、被剥夺的感觉。二元对立的观念却暗含着“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意蕴,须知对立只能带来对立,唯有包容、理解与接纳,才能和谐相处、彼此共生、共同成长。

二是尊重其话语表达。人类的心理活动包含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层面,“丧文化”可以看作一种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是青少年群体基于共通意义空间的一场话语狂欢。但“丧”并非青少年群体的全部。事实表明,“奋斗”与“拼搏”才是形容年轻人实际生活态度时最贴切的群体标签。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轻人仍然具有很强的发展效能感,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实现梦想、奋斗与拼搏依然是改变个人命运必不可少的途径。

当然,也要避免这代人“话语狂欢”之后,真的一“丧”到底,阻滞自身发展。为此,要消解“丧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其主流群体进行积极引导。

首先,解决阻滞青年人发展的现实问题。具体而言,可落实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理念,心系青少年安危与冷暖,解决那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如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助力青年人就业创业、为青年人才提供住房保障、推动青年人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让这代人切实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其次,加强主流媒体意识形态建设。“丧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主要散布于各类非主流平台。面对纷杂严峻的意识形态挑战,主流媒体应严守党媒姓党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内容建设的各个方面。要特别注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吸引力,优化传播方式,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嵌入式地传播,打破主流文化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次元壁垒。

最后,涵养积极向上的青少年社会心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符合人民与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一方面,它从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纠正与调整青少年对现实社会中不同事物的认知偏差,利于疏导社会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它又能够规范青少年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为此,家校社各界要合力做好青少年价值观引导工作,使其涵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他们理性表达各项诉求,主动追寻有意义的人生。

“丧文化”的产生与流行实质上是工业化的产物,亦是现代性的产儿,唯有立足社会现实及青少年自身特点,才能真正帮助青少年跳出“小确丧”,找到真幸福。

猜你喜欢
亚文化群体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中间群体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把脉“腐败亚文化”
亚文化,在商业围城中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