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起,聂庆华,谭会泽
(1.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2.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 52740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高学历人才所占比重逐年提升,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任[1]。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性等不同类型人才,是影响国家未来创新发展和巩固乡村振兴成果的关键[2]。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3-4]。当前,动物生产类专业研究生包括畜牧学、草业科学和蚕学等学科的研究生,其培养模式已脱离国家对不同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动物生产类研究生培养目标上,学术型研究生应更注重对其畜牧基础理论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注重其实践能力和养殖技术的培养。因此,怎样实现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当务之急[5]。
《2022-2026 年中国畜牧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0 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4 万亿元,约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9.2%,畜牧业现已成为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支柱产业。现代动物生产行业人才需求呈现如下特点:1)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畜禽养殖业正由传统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工业化、智慧化饲养方式转变,行业对畜牧领域人才需求增加[6]。截至2021 年,全国培养高职以上学历层次的畜牧业类专业毕业生约6 万人,人才缺口数近30 万人[7]。2)技术人才组成结构亟待优化。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截至2021 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增至4200 万人。其中,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增至80 万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则要达到85%[8]。审视畜牧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分布变化,初中以下人员最多。3)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大幅提升。畜牧学科的发展密切联系畜牧产业生产实践,专业人才要有扎实的实践能力,懂专业、会技术[7]。目前大学研究生教育多以科研为主,缺少畜牧生产一线的训练和技术储备,较难以适应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因此,培养动物生产领域研究生需要结合产业实际,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做好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引导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可选择科研道路或者进入畜牧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方式,培养更多的研究生进入产业、服务产业、热爱产业。
近年来随着“考研热”的升温,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上涨,各行各业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需求增加[9],但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国家对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从事的课题等的导向有着明确的区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不同[10]。但在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多数高校研究生导师同时指导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不区分研究生类型安排同类课题,忽视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选课内容也大同小异,导致这两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无实质性区别。
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2021 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扩招18.9 万人,达到101.9 万人[11],2022 年将延续这一扩张趋势,但研究生导师队伍补充相对滞后。与此同时,导师队伍培养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松懈、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部分学生思想上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读研目的不明确,为了逃避工作“随大流”考研[12]。这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何种工作类型,在选择学术型或专业型研究生时过于盲目。部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展的工作不能紧密结合产业实际,部分反而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背离了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从近几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抽查数据来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所下降。因此,无论是从培养单位、导师或者研究生自身角度来讲,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尚存在较多问题,导致研究生培养与国家导向和市场需求脱节,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升。
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可极大解决研究生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根据国家导向,实现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是形势所趋[13]。以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为例,其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采取了分类培养模式,即对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上采取两种不同培养模式,最大程度做到了因材施教。
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向上,主要以学术能力培养为主,培养能熟练掌握畜牧学科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有从事与畜牧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基本科研能力,以及利用本学科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分析与解决畜牧生产相关问题的创新能力;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动态,注重畜牧学科国际化能力培养[14]。使其能在畜牧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机构、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及农牧企业胜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在相应的培养方案制定上,更多以研究前沿课题,把握当下国家、国际专业科研动态为目标。另外,加强学生学术报告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为最终落脚点[15]。
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上,畜牧领域农业硕士旨在为养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就学生未来工作的实践技能获取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落脚点,包括定期到实践基地实习,能够在实习过程中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发现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衔接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个人实践情况提出应用性课题,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从而提升个人的生产管理能力[16]。
华南农业大学以两种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根据两类人才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重点,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更有效率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个人素养。
4.1.1 完善课程体系与实践模式
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制定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研究生分类培养新要求。华南农业大学分别于2016 年和2020 年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重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系,新增设模块课程、交叉学科和全英文等课程,整合或停开内容相近课程,形成了开放灵活的开课和选课机制。
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多以学术类、学科前沿课程为主,加强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报告能力提升。专业型研究生主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包括必须在实践基地实习6 个月以上,了解行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技术需求,毕业论文开展应用型课题,注重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培养,依托合作企业及基地设施,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双提升。
4.1.2 创办“动科大讲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动物科学学院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前沿化和国际化,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每一位授课教师必须将学科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纳入教学内容,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加强线上教学、慕课等教学新方法运用。学院于2015 年开办“动科大讲坛”,已举办“动科大讲坛”92 期,邀请150 余位国内外知名老师为研究生授课,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邀请产业精英,基于产业问题开设专题讲座和课程,提升专业型研究生对产业问题的认知。
4.1.3 定期举办研究生论坛和 “研究生十佳”评选
自2015 年开始,学院利用建设经费,邀请院外及校外专家做评委,每年举办全院研究生论坛,评选出“研究生十佳”10 名,优秀奖10 名。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十佳评比,实行不同评分标准,突出对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区分考察。研究生评优机制的常态化开展,形成了针对性的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激发了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工作积极性。
4.1.4 积极试行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积极试行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从优秀本科生中免试推荐博士预备生,本硕博贯通培养,确保学术型博士和专业博士培养方案的连续性。聘请150 名产业高管、技术总监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实行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确保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产业需要,开展的毕业论文能解决产业所需。注重知识传授与行业对接,大力推进专业研究生教学师资团队改革,从传统的单纯由少数专业教师授课改革为“教授团队 + 企业高管”授课,联合温氏集团高管开设温氏产业文化和养禽学专题等课程。成立“动物科学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与产业精英共同研讨和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助力研究生培养和就业质量双提升。
4.2.1 设立农业硕士“温氏兴农创新班”
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创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科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食品集团有限集团于1992 年起签订全面技术合作协议,双方30 年的精诚合作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双方创立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先后获批“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广东省华南农业大学-温氏集团产业学院”和“广东省华南农大-温氏协同育人平台”。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特色,探索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机制,推动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温氏集团联合实施“农业硕士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了“农业硕士温氏兴农创新班”,确保了研究生的分类培养能够落到实处。
农业硕士温氏兴农创新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培养畜牧业行业领军人才作为研究生的培养目标。2)创新班招生指标要求单独列出,区别于普通招生,通过报名、层层审核。3)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内导师和温氏集团第二导师(双导师制)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至少6 个月的实践训练,共同开设研究生课程,并围绕温氏集团产业问题进行毕业论文选题。4)毕业后,温氏集团为创新班研究生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可更快融入公司、适应工作。
4.2.2 构建了轮训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与温氏集团创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地-学校-基地”轮训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图1)。该模式下,首先让学生在入学前对该专业进行相应的实习工作,让学生针对动物生产类专业内容来饲养一批鸡、鸭、鹅或猪、牛、羊等。然后再进入到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验技能学习。在第2 年返回到实践基地,针对自己的学位论文开展相应课题研究。
图1 “基地-学校-基地”轮训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Figure 1 "Base-school-base" rotational training mod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该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涵概括为“1345”培养模式:1) “1”指围绕着一个目标,培养学生个人实践能力,即具有应用性的高层次、专门性人才。2) “3”指在培养理念上实现3 个对接,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接、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与学生实习工作实际内容的对接、实践教育与当前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对接。3) “4”指在培养过程中实现4 个协同,即学校与企业应当协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协同实施培养教育过程、协同设立研究生实践岗位、协同评价培养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基地、产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建立。4) “5”指在培养手段上采取5 项措施,具体体现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以实践应用型课程为主、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实现轮转式实践教学模式、在论文选题上围绕实习工作及产业问题确定个人毕业论文选题与论文研究、在导师设置上实行校内导师及校外导师双导师制度、在保障和考核管理体系上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该模式的目标确立到最后的实施,实现系统、全面的模式建立与应用。
华南农业大学开展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卓有成效,主要表现在:1)聘请了140 余位校外导师,学校与温氏集团之间形成了稳定且高水平的“双师型”学科团队,培养了包括温氏集团、粤海集团董事长在内的大批行业精英。温氏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养殖企业,带动了5 万户农民致富奔康。双方合作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国内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典范。2)联合申报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院近5 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 项(基于“三本位”理念协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 项。3)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就业质量优异。2021 年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45 篇,其中在Science Advance、Autophagy、EMBO Reports 等行业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 篇。反映基础研究能力的国家基金数量连续3 年位居前列。研究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位居学校前列。4)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得到国内同行认可。近年来,就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与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等10 余所高校进行了经验交流和介绍,并两次在全国畜牧学科高峰论坛(2016、2020 年)作经验介绍,该模式得到国内相关学科同行的认可,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
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动物生产类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动物生产类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工作需要着眼当下、谋划未来,紧跟国家和市场需求导向的新时代背景,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进而能够使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与时代接轨,为我国创新性国家的建成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