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时评写作要领探析

2022-08-08 13:17赵玉武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本地化以小见大观点鲜明

摘要:文章采用归纳分析法,从新闻由头、选题、观点、角度、篇幅、语言、标题、行文风格、内容等方面,对时评写作的要领进行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的探索、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报纸时评尽管是新闻的衍生品,但它绝不是新闻的附庸或者版面的点缀,而是新闻的深化和提升的结论。文章建议广大媒体记者、编辑自觉加入时评写作的队伍中,充分发挥时评的舆论导向作用,牢牢占领舆论主阵地,以其独具个性特色的优质时评作品和时评栏目,增加报纸版面的厚重感和可读性,增强报纸的活力和优势,并进一步提高报纸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当前新媒体强势崛起,发展形势如火如荼,各种传播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助力报纸扬长避短,赢得主动和生机。

关键词:新闻由头;附加值;典型性;观点鲜明;以小见大;本地化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3-0156-03

评论既是报纸的传统优势,也关系到舆论导向作用的发挥。在当前新媒体发展形势如火如荼,各种传播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加强报纸评论,培植、打造时评品牌栏目已成为报纸扬长避短、增强活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一家地市级报纸来讲,如何才能突出自己时评的个性和特色,从而更具可读性? 现结合笔者多年的写作实践,论述写好时评须注意的几个要领。

一、新闻由头附加值要高

选择好新闻由头是写好时评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

(一)由头新闻性强的时评才能吸引读者

时评是新闻的衍生物,是对新闻的进一步拓展,所评论的新闻本身是否具有可读性及可拓展性,对时评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时评由头的新闻性强,受众的关注度高,相对来说关注评论的读者也较多。反之,由头是个没有拓展意义的新闻,那么勉强为之的评论一般也不会受到读者过多的关注[1]。这就要求时评编辑和作者苦练“新闻眼”,要有一双能从信息之海中发现开发价值高的由头的慧眼,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编写出有分量、有内涵、有影响的时评。

初学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所选的由头是个没有拓展意义的新闻,是个不值得评论的新闻。这样的由头,不仅写起来很困难,而且其评论也很难出彩。沙里淘金的前提是沙里要有金。二是所选由头不错,但没吃透其中的精神,缺少深入挖掘,更没有独特的发现。也就是说,没有找到其中最有分量的附加值。

有一年读书日,有作者写了时评《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这篇评论有观点,但不独特,在网页一搜,前好几页都是这类内容,这样的时评如何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面对常规题材如公路晒粮、焚烧秸秆等,建议尽量不要去写时评。如果非写不可,也要尽量另辟蹊径。

(二)附加值高的时评才能获得读者青睐?

时评是建立在新闻事实基础上的,但它最宝贵的价值并不是重复新闻,而在于使新闻增值。有的记者、评论员写时评,没有吃透新闻事件,所以只能翻来覆去地复述新闻内容,陷在新闻事实中“跳”不出来。

笔者写时评,只让由头出现在第一段中,至多在结尾时再提一句。而且用的新闻由头从来不照搬或截取新闻内容,而是自己写新闻梗概,力争用最简短的文字交代清楚新闻事实。这样才能留出足够的空间展开议论,把观点讲深讲透。

而现在有的记者写的时评,新闻内容竟占了时评的一半以上,通篇读完基本看不到什么个人观点,更别说深入剖析了。

(三)选择新闻由头的标准

新闻性强。时评属新闻类别,新闻性强是时评区别于杂谈、杂文的主要标志;后者属于文学类作品。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定的思想性,而主要区别是一个更强调新闻性,一个更突出艺术性。

关注度高。所选择的新闻由头应该属于热点新闻、热点事件或现象,尽量不要“炒冷饭”。

具有较大的可拓展性。时评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作者的深加工,使新闻增值。也就是说,时评所选择的新闻由头附加值必须要高。

二、话题要典型

时评要尽可能避免那些言之无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题。有些话题在成为热点之前即有预见性议论当然更好,但要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前瞻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为的。比如农民日报报送的获得2001年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时评《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讲的是统计数据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住房面积、存款等,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农民的具体、真实情况,这就是一篇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好作品。

时评的话题不论大小,都应突出典型性,即选取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意义的事件或现象展开评论。比如时评《做有道德有敬畏有责任的企业家》之所以广受好评,除了时评本身写得很好,包括标题醒目,见解深刻,论述逻辑性强之外,发表的时机恰到好处也是重要原因。因为当时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生产质量等方面放低了要求,放松了管理,有的甚至不顾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丧失了一个企业家应有的道德底线,污染环境、假货坑民等事故时有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所以,这篇时评也是非常符合时评选材要具有典型性、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意义的要求的。

三、观点要旗帜鲜明

观点鲜明是时评的一大特色。所谓的“鲜”就是立意新颖,言别人所未言,言别人所未及,言別人所言之反面或另面。所谓的“明”即观点明确,立场坚定,不含糊摇摆,模棱两可[2]。如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评论《任何挑战都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时评《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最大问题》,获得二等奖的时评《莫以纪律红线为怠政懒政找借口》,还有笔者的获奖时评《城镇化不等于城建化》等。

记者、评论员时评中常存在的问题:一是主题不集中,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二是观点不鲜明,看完文章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新闻时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一定要讲清楚。

四、角度要小巧

在评论的切入点上,要掌握“小”与“大”的辩证法。

国家的新重大政策出台,无疑具有普遍意义,这类题材比较适合写成社论或评论员文章,而不太适合写成时评。而且更适合像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来写。如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评论《初心铸就千秋伟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下)》,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评论《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均由人民日报刊发。对于地方媒体来说,仅仅进行大而化之的评论是不行的,因为地方媒体没有掌握全局的优势,只会让读者感到太笼统,没有针对性,而把这些大题目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以大化小,以小见大,才更利于读者接受。

如笔者获得山东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的时评《甜苹果“酸”与酸苹果“甜”》,虽然评论的是农产品生产营销如何与市场接轨这样一个大主题,但却是从酸苹果、甜苹果在市场中受宠、失宠这样一个小的事件、角度切入的。再如本报评论员扈美荣的时评《家庭作业不是家长作业》反映的是如何减轻学生负担的大主题,但评论的切入点却非常具体、小巧。而这样的写法相比那些从正面阐述的评论更容易让人接受,也更有力度。正如一位老报人所言,写时评就如钻探一般,掘了巧的小的口子,深下去,透下去,才能掏出“宝”来[3]。

五、篇幅要短小,语言要精练

报纸时评,过去人们曾称之为小言论。“小言论”这三个字十分确切地表明了时评的一个特性,即篇幅短小。时评因字数有限,决定了其行文要言简意赅。时评的开头最好直接入题,论述也点到为止,说透但不说全,留弦外之音。

当然,篇幅短小,并不代表分量不足、不重,其实,时评同样可以表现大的主题。如人民日报的时评栏目《今日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通常只有二三百字的篇幅,讲的都是身边的事,但表达的主题、内涵却涉及方方面面,不少都是发人深省的大主题。

时评的一般结构包括三个层面:重现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希望和建议。无论长短,基本都包含这三个层面。可能不一定平均用力,各有侧重,但大都是类似的结构。包括人民日报《今日谈》栏目的时评,虽然每篇只有两三百字,也是结构完整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时评无论长短,论点、论据、论述都是缺一不可的。但许多记者的时评还停留在第一个层面:罗列现象,没有剖析或剖析不深不透。

时评语言有四个特质:干净、结实、有力、生动。

有些记者、评论员的时评语言常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不凝练。本来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絮絮叨叨讲了十几句,结果还没讲到点子上。

第二,不生动。通篇大话、套话、官话,缺少生动鲜活的口语。笔者写得最多的时评,都是和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话题,所以在时评中也多用朴实无华的口语,让人读起来有亲近、亲切感。

第三,没力量。疲疲沓沓,让人看了不过瘾。当然,这里说的有力量并不是要多用一些排比句式,或一些生硬的口号式的语句。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语言有没有力量,有没有说服力,并不在于用的词有多硬、多狠,而在于是否说到了点子上。

六、标题要独特醒目

有些记者写时评,不太注意标题制作,拟定的标题往往大而空,如同公文和论文标题。而好的时评标题不仅表意准确,而且新颖、独特、醒目、生动、吸引人。如获得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时评《警惕“精致的形式主义”》,以及东营日报记者的获奖作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等,都是如此。

笔者撰写的时评《甜苹果“酸”与酸苹果“甜”》获当年山东省地市报好新闻奖。评奖时,东营日报是副总编辑赵清秀去当评委,他回来说评奖会上评委们对这篇时评的标题比较感兴趣,觉得比较清新、形象、生动,一致推选为时评类一等奖。

七、时评写作要有情感

或许会有人说,时评是以说理见长,在于以理服人。的确,时评是表明观点的,但观点的论述之中不可能不渗透作者的情感。其实在说理之中融入情感,写出的时评才会更动人、更吸引人,更易和读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获得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时评《没有一条生命是为了牺牲而存在》《别把超时加班美化为“拼搏和敬业”》,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时评《张桂梅为什么感动中国》《“自愿”不能成为职场伤害的“美丽借口”》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

再如筆者的时评《爱城市,请为她加一分》,开头是这样写的:“日前,两位上海游客到青岛出差时,在街头遇到一个刚吃完香蕉的小女孩,两人临时决定给岛城做一次文明测试:女孩会不会把香蕉皮扔进果皮箱?结果,这位岛城女童给青岛文明加了一分。”在交代完由头后写了这样一段话:“其实,我们每位市民每天都在以自己的言行,为城市文明不断地加分或减分。相比这位岛城小女孩的举动,我们许多人应该感到脸红。一个城市的美丽和可爱,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硬件上,更体现在广大市民的文明言行中。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位市民用心呵护。”

这就是温情的力量。柔不一定是软弱,不一定是没有力量,有时反而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八、时评写作要有温度、接地气

新闻要以人民为中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写评论也是如此。要克服时评写作中的公式化、模式化套路和居高临下教训人的架势,增强其可读性,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时评写作同新闻报道一样,也要做到有温度、接地气。

(一)要从实际生活中挖掘鲜活的素材

有些时评之所以难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因为离现实生活太远,与普通的老百姓无关。时评要提倡就地取材,目前一些报纸开辟的《新闻评点》之类的栏目,就是对当地热点新闻进行某种延伸和点评。其共同特点是新鲜、生动,与新闻本身贴得很近,很紧密,提出和议论的话题对读者来说都是新鲜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能够吸引读者。

(二)写前要做足功课

有的记者、评论员对时评主题所涉及的领域不够了解,知之不多,认识不深,所以写起来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记者、评论员的知识面再广,也不可能涵盖所有领域。笔者的体会是多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学习,做足写前的功课,直到学深学透再去动笔。

以笔者获得2002年度山东新闻奖二等奖的时评《令人神往的“洼地效应”》为例。其写作背景是:2001年12月,东营市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后,市领导专门召开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讲话中的一个词“洼地效应”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兴趣。笔者产生了要写一篇时评的想法,但没有急于动笔,而是找来讲话材料,反复阅读、领会。为了弄懂“洼地效应”的真正含义,并结合东营的实际情况,翻阅了大量资料,稿件写完后修改了三遍才发表。

此外,还必须尽量走本地化的路子。不可否认,目前有些时评有异地化倾向。宣传正能量的好写,如笔者的时评《令人神往的“洼地效应”》《由年薪十万聘首席工人想到的》(曾获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等。但揭示问题的就难说了。为了避免麻烦,有些记者、评论员对本地新闻不敢发表评论,只能“隔山打牛”,对外地事件进行评说。其实,读者欢迎和需要的时评恰恰是本地化的时评。及时评论本地发生的事件,不仅让读者有亲近感,而且也更能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九、结语

时评尽管是新闻的衍生产品,但它绝不是新闻的附庸或者版面的点缀,而是新闻的深化和提升。因此,希望有更多的记者能加入时评写作的队伍,充分发挥时评的舆论导向作用,牢牢占领舆论主阵地,以其独具个性特色的优质时评作品和时评栏目,增加版面的厚重感和可读性,增强报纸的活力和优势,并进一步提高报纸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王兰.时评写作的得与失[J].新闻记者,2007(3):44-45.

[2] 张道莉.写好小言论 需要大手笔[J].新闻世界,2010(8):87-88.

[3] 杨阳.新闻时评写作之我见[J].新闻知识,2004(3):48-50.

作者简介?赵玉武,本科,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版面编审、时评写作。

猜你喜欢
本地化以小见大观点鲜明
观点鲜明,感情真挚
考场作文如何亮观点
《含能材料》 “观点”征稿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翻译
如何利用Memoq进行网页本地化项目翻译
创译的本质与创译在霍姆斯、图里翻译结构图中的定位
产品的本地化翻译技术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