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煤炭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现状研究

2022-08-08 08:48邢艳鹤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结构性杠杆煤炭企业

●邢艳鹤

我国在2008 年全年共经历了3 次加杠杆操作,使得我国整体产业内杠杆率水平不断提升。2015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便明确地提出了供给侧改革,重要的政策指向集中在了“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去”便指的是去杠杆,这也是我国首次提出去杠杆的要求。同时在2016 年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明确了降杠杆的工作是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并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性去杠杆则是在2018 年4 月2 日由中央财经委员会所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中首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是发生在企业部门杠杆率初步下探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深水区,总量性的政策要求无法充分满足去杠杆的核心需要。过去长期的总量性去杠杆政策,致使民营部门出现了较大的融资难问题,整体去杠杆任务表现为日益突出的结构性,对此实现以结构性去杠杆为核心的政策体系便被提出来。结构性去杠杆一方面是针对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整体杠杆率水平较高的问题,并借助释放国有经济资源的方式来激发经济的创造力与活力,以推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高质量成效;另一方面也避免在传统去杠杆总量性政策中所出现的“一刀切”问题。结构性去杠杆,要求有关监管部门在进行各项政策的执行操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经营情况以及不同企业的自身资质情况,进行合理地去杠杆范围设定和应用,从而保障宏观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

一、国有煤炭企业结构性去杠杆现状分析

根据2020 年5 月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所发布的《2019 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我国2019 年煤炭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成效较为显著。2019 年是我国煤炭行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4 年,截至2019 年年底,共实现煤炭行业产能退出规模累计达到了每年9 亿吨,实现煤炭产业员工转业安置人数达到100 万人左右,已经超额达到《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 号)的要求。整体煤炭产业的开发布局趋于优化合理的方向发展,产业重心以及资源,逐步向着我国煤炭自然资禀赋优异且开采条件成熟的地区方向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传统中小型煤矿的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到2019 年底,全国整体煤矿数量缩减规模到5300 个水平上,平均单一煤矿的产能水平提高到了每年98 万吨左右。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时,逐步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了煤炭生产经营的不同领域内。在全国范围内所初步构建起的200 余个智能化的采煤工作面,基本实现有人巡视无人职守和减人提效的优化目标。同时,煤炭市场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地推进,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以煤炭为标的物的交易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煤炭期货市场活跃性也日益提升。如果煤炭上下游不同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合作实现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管理制度以及煤炭基础价格有浮动价格并行的定价机制,对煤矿公司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自2000 年到2015 年间,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及杠杆率水平呈现出波动式上升的态势,尤其自进入2013 年以来上升幅度尤为明显。由于煤矿公司在传统去杠杆到结构性去杠杆的阶段始终为去杠杆的核心对象,保持着较高的去杠杆政策执行效果。根据Resset 数据库内,2000 年至2019 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每年度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数据统计结果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由2015 年到2019 年在执行去杠杆的政策之后,上市公司的平均财务杠杆开始平缓稳逐步下降。在上述研究时间期间内,煤炭行业逐步探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去杠杆操作,实现了自身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结构的调整,并注重科技创新与市场化改革,在实现了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与去杠杆的阶段性成效。

二、国有煤炭企业结构性去杠杆中存在的问题

1.债务规模不合理削弱去杠杆效果。国有煤炭企业是属于能源化工且重资产行业,并且其资本使用度密集,负债的资金是来源于银行借贷。并且通过国有煤炭企业的实际经营财务报表数据的归纳总结可以得知,银行更愿意将钱借给具有政府担保且行业政策扶持的国有煤炭企业。此外,国有煤炭企业在进行转型升级时,实现的生产经营结构的调整属于投资周期较长且风险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在目前去杠杆时,国有煤炭企业现有债务体系暴露出短期借款规模较大的情况,对于国有煤炭企业未来经营发展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2.非理性投资与过度生产降低短期偿债能力。国有煤炭企业还存在非理性投资和过度生产的问题。在进行去杠杆的过程当中,逐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国有煤炭企业一般在本地区投资规模较大,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导致其在生产经营时存在着大量的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情况。随着结构性去杠杆的不断推进,以及面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产能的削减政策。许多已购的投资项目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寻找到买方,会导致国有煤炭企业在资金回流上存在问题

3.负债经营风险控制意识匮乏未能识别财务风险。国有煤炭企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缺乏对负债经营的整体风险性控制意识,导致对去杠杆工作的认知存在不足。尤其是随着现代化煤矿企业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将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能源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所要求的控制和调整,使得煤矿公司面临着较大的效益下行压力。

4.同业恶性竞争拉低周转率。国有煤炭企业现有的制度创新水平仍然不足,虽然在近些年来逐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配套制度和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但整体而言,仍然未能突破传统煤炭化工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尤其是在高端煤炭与化学制成品领域未能实现有效突破。

在煤矿和化工生产领域内,虽然许多国有大型煤矿公司和企业均已投入大量的环保预算,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型小煤矿公司和化工企业污染物排放未达到排放标准。僵尸企业存在的情况也十分显著,加之惩罚与退出机制扔不完善,导致煤炭产业在部分领域内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秩序扰乱情况。

三、国有煤炭企业结构性去杠杆优化对策

1.设置有效的结构性去杠杆机制。一方面,强化财务管理意识。应当优化企业各层级的财务管理意识,形成以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相配套的财务管理工作协同方案。强化对各管理层和基础岗位员工的财务管理意识培训,以及结构性去杠杆的实施目标战略介绍并加强配套的考核方式,以强化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工作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财务预算。构建起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要求国有煤炭企业应当转变与传统国有煤矿公司所使用的时候预算处理模式。以降低杠杆率水平为阶段性目标,结合煤矿企业产业经济发展转型目标,构建配套的账面数字计算与生产经营报表统计管理系统,强化整体预算的控制与管理,使得传统形式的预算管理模式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

2.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一方面,控制负债规模合理积累资本。根据相关数据,国有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对较高。企业应当在其资本积累过程当中尽量减少债务融资,并且扩大以自由资本在整体资本所占的比例,从而为未来煤炭业务的创新性转型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为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控制企业的财务杠杆,大企业可以处置不良资产来实现资金利用率水平的提升。应当更加聚焦煤炭主业为核心,提高整体企业的经营质效,将部分收益低下且技术落后的部门和矿井按照合理的价格出售,获取日常经营现金流的同时,降低实际开支水平,从而强化资金的利用率。

3.优化扶持方式创建多元融资渠道。一方面,强化银行去杠杆支持力度。在国有煤炭企业的总体负债比例结构中,以银行的债务占比总额最高,所以在去杠杆的进程中应当以降低存量银行债务为重要方向,而采用较好的降低银行负债、强化银行去杠杆支持力度的方式便是通过债转股。实行债转股的方式能够降低国有煤炭企业的实际企业负债水平和财务成本,从而为后续公司生产经营转型和未来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完善国有煤炭企业多元融资渠道。在债转股降低杠杆率水平的基础上,充分探索融资租赁、债券融资等不同的方式。尤其是在结构性去杠杆时,为了尽量盘活公司所拥有的闲置资源,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将闲置或租赁回租转让,从而使得资金回笼,实现资产的有效利用。在结构性去杠杆的环境下,银行贷款的方式整体成本较高,若未能充分降低银行贷款便去采用债券融资,自会使得资产负债率水平提升。

猜你喜欢
结构性杠杆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过去谁加的杠杆?现在谁在去杠杆?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找到撬动改革的杠杆
我国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