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萌
当今世界,例如全球变暖、植被消失、大气臭氧层空洞等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当代人类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这些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生态问题的严重失衡,更是对当代世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更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国家宪法。在此基础上,研究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将会为解决生态问题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提供更好的方案。
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者之一,其唯心的哲学思想对德国全部哲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提出,“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1]在这里,理念就是绝对精神,是他的理论基础,是一切的开端,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万物都起源于此。黑格尔认为,自然就是精神的外在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受制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发生变化,自然就会发生变化;绝对精神总是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来表现自己,这些形式所产生的结果就构成了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眼中的人类实践是以自身需求为目的的,对自然的直接改造。这样的看法只意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黑格尔的自然是观念上的自然,没能注意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性的关系。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的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从其观点中抽绎出理性的辩证法思想,以此开始通过辨证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建立了人化自然观。
而费尔巴哈的主张则是人本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出,自然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任何学科都应当在自然中找到其基础,否则都是“假说”。费尔巴哈的这个观点是在黑格尔基础上的一个巨大的飞跃式的进步。马克思认为,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费尔巴哈坚持了自然的客观性与独立性,认为自然不是被人类创造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已经存在了的,人类才是其产生物。并且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才能解释人类,也只有在与自然的统一关系中人类才能够理解自身。尽管费尔巴哈提到要将人与自然相结合再来考察二者关系,但他却忽略了人类实践的作用,这是明显的机械的观点。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和对其唯物主义观点的吸收,寻找到了研究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而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形成找到了理论基石。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具有十分鲜明的理论特点。其中,实践性就是最为根本的。马克思将辩证法运用于人化自然的研究中,从而赋予人化自然观以深刻的辩证性。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旧自然观等问题的深入批判,十分生动地反映出其观点的批判性。理解以上特点将对考察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有很大的启发。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实践,人类通过实践认识和改造自然,也因为人类的具有这样的能力而将自身与动物区分开来。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考察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立足点和切入点。首先,马克思认为,实践能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2]也就是说,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维持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自然与自然,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并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离开自然界人类将不具备生存与发展的可能。其次,马克思认为,实践的特性是自然和人类存在的必要环节。在费尔巴哈对自然的论述中,他忽略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他的自然观点是片面的。那么在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系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被认识和改造形成的自然,才是现实存在的自然。不依赖于人类劳动而单纯存在的自然是毫无价值的,真正的自然必定是通过人类的劳动经过开发和改造的人化自然。最后,马克思认为,实践性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所在。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述过自然科学与工业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逐渐拥有了语言和思维,促进了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和认识。在丰富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科学的了解以及应用的能力逐渐提升,对于自然规律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利用,进而促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眼界和能力,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实践作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媒介,构成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最本质的特征。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就是辩证的自然观。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当属黑格尔哲学,马克思汲取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并以此作为建构辩证唯物主义的依据与核心。马克思将辩证法引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中,他认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内容和方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从内容上看,在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被不断生产着,并且自然作为人类的实践客体在不断地借助人的劳动改变着自身;从方法上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行为方式也是不断更迭的。在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总是展现着不同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作为生产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实践客体的自然,都既是实践的结果,也是下一步实践的开端。自然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劳动产品,并且在下一步劳动中转化为新的生产资料,以此不断循环往复。这不仅体现为自然逐渐人化的过程,还表现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辩证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与自然人化的进程共同发展的,在审视自然和历史关系时应将自然与历史一同列入考察范围,以此考察自然与历史的统一关系,这也是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辩证性的重要体现。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另一特征是其鲜明的批判性。马克思看到,在资本主义大机器时代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私有制,并且劳动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私有制的出现推动了异化劳动的产生,破坏了工人和土地的关系,工人失去了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被迫成为了私有制生产关系的附庸;土地本身也遭到了巨大的灾难,原有的肥力被破坏,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被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巨大变化。面对这样的情况,马克思的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为追求更大利益而和对自然无限掠夺的卑劣行为,摒弃了旧的自然观,转而从实践的角度展开对自然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马克思一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极大地破坏自然,另一方面又指出早期自然观以及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人的不足。提出人与自然之间是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构建了人化自然观,实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进一步解读,这展现了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批判性特点。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产生于19 世纪的“旧资本主义”中,伴随着过去的生态危机诞生,也随着人类的活动和发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直至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引发人类深思的问题,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论题之一。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观因其唯物的、历史的、批判的特点,成为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困境上的一剂良药。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认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够是人类和自然实现真正的解放,我们应当进行高质量经济发展改革,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开放,推行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将保护自然放在首位,在发展的同时不忘维护生态环境,为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双重目标而努力才是正道。自然界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家园,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着必须的物质资料,但自然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当代人必须清楚认识到,为了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有所节制与保护。
2007 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的宏伟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我国发展路途中的突出位置上,并且将守护生态健康贯穿于我国各项建设工作中。习总书记曾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并深切嘱托我们要将生态环境看作自己的生命,如何保护生命就如何保护生态,将生态美景深植人间,将宁静美丽与和谐交还给自然界。习总书记在提出“两山理论”之时就告诫我们,只有走可持续、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和发展空间,“两山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实际与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相结合的伟大论断,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答之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汇集广大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集中加深对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探讨,经过党中央的不懈努力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历史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不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更为实现中华民族未来可持续发展贡献巨大力量。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认为。人类拥有改造和认识自然的能力,且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一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人本身本就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人与自然也时刻保持着对立统一的整体关系。所谓对立,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大自然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人类必须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必须遵循大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来满足自身的目的,否则,就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活发展的自然环境问题也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就是人作为自然的载体而存在,人类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始终与周围自然环境发生着互动,制约与改造。人类一方面是大自然的结晶,人的存在、发展都依赖于大自然;另一方面,人类又是改造大自然的执行者,当人类无情地从大自然中索取并且严重危害大自然之时,大自然给予的反击也将是不可估计的。人类只有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才能避免自然的反击。
人和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它养育了人类,让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人类刚刚诞生之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仍处在一种低级阶段,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但是,随着人类的日益发展,其活动能力也越来越强,他们开始学习怎样去改变自己的环境,并逐步学习农耕、饲养、穿衣和居住,从而使人口能够大幅度地增长,特别是从步入农业文明时期后,更是如此。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将一座座荒山改为良田、一片片荒滩变为牧场,水资源得以被充分利用,农业逐渐发展起来,为人类生存提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制约谁也离不开谁。这句话揭示来一个重要的自然法则,即人类与自然中的万物一样,都是这个巨大的共同体中的一分子,从同一个自然中来,也会消逝在同一个自然界中去。既然我们共同存在又共同发展,那么共同维护自然、顺应自然就是全人类的责任也是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18 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能力也随之增大。在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下,人类逐渐迷失自我,贪婪的人性充分暴露,对自然的掠夺开始毫无节制。自然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世界范围内因环境愈发恶劣而出现的各类危机越来越频繁。大片土地因乱砍乱伐导致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变得贫瘠,生物多样化遭受到严重破坏,生物种类不断灭绝、生态系统脆弱不堪,生态的天平摇摇欲坠、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均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有毒有害物质被过多地排放到大气中,改善环境问题渐成为世界各国所共识。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趋于对立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认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除了体现在要合理适度改造自然,还体现于在人类对美好家园的塑造和展望中。针对当前局势和全球环境治理的新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3]的绿色发展观为全球提供了生态治理问题上的中国方案。让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态度。今天的中国,正着手于更多的低碳改造方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使得清洁能源为各家各户百姓带去便利,努力节能减排也兑现着来自东方大国的承诺,政府、社区积极倡导低碳生活,人民群众也努力保护美好生态环境。中国人民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做表率。在生态问题上,世界各国人民风雨同舟,共商对策,共同面对,携手推动全球发展朝着绿色共生的方向转型,齐头并进共建生态美好地球村,以努力创造美好生存环境来弥补人类过去对自然界犯下的错误,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初心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