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落地模式研究

2022-08-08 08:48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一体科研项目落地

●姚 颖

一、引言

早在上世纪50 年代,产学研一体化的概念就在美国硅谷落地实施。对于我国而言,早在“十一五”期间,为了顺应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需求,将产业、教学和科研资源集成并协同发展的模式就已经被推广开来。这也成为了一种我国创新科研项目得到快速落地的新模式。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产学研一体已成为科研项目良性循环的趋势,这种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深受企业用户和高校的喜爱。有利于将前沿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精准的预估,还有利于相关产业人才的培养。

二、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人才的带动,学校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虽然产学研一体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就当前的情况而言,部分大学对于当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产学研是要求这三类机构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在市场、科研和教学方面的优势,形成一个集产业、教学和研发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推动链,体现出市场导向原则,夯实企业、高校的主体责任,让创新科研成果的落地周期大大缩短。产业、教学和研究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创新科技项目的整体,无论哪个环节缺失,均会对创新科研项目造成灾难性的损失。总的来说产业导向性原则不能变,教学和研究围绕此开展人才培育和展开研究,并且科学研究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性数据,以便把握产业发展的创新方向。

三、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了产学研一体发展的思路,但是由于整体的政策、方案配套不足,不少产学研一体化未得到落地实施。创新科研项目依旧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主导,对于产业一线的反哺力度不够,亟需优化改善。

(一)政策的扶持力度不足

由于很多产业的产学研基地并不隶属于同一地方,使得部分地方对于产学研一体的创新科研项目并不认真对待。学校、科研机构等研究单位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才能使合作开发创新科研项目得到落地,否则没有企业的资金和生产支持,创新科研项目终究是空中楼阁,得不到落地。企业在创新科研项目中的投入,希望获得一定的税收或者减费方面的优惠政策,如果扶持力度太小,会严重损坏企业在此方面的积极性

(二)各方的出发点不相同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科研与经济背离的情况,要想短期内完全实现创新科研项目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难度颇大。企业、高校都有各自的需求,高校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供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进而带动其创新热情;但是企业更希望投入更小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愿意接受太多来学校的社会实践学生,而是希望学校派遣能力和技术较强的同学,帮助解决生产过程和产品研发中的实际问题。

(三)未能形成有效的合作体系

当前多数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科研项目合作模式均是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关的合作方案,没有成熟的合作体系和模式,让企业和学校均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因为不存在体系制度,使得合作的质量很难得到把控,一些项目由于前期制定的方案不周密或者研发目标不明确,导致合作时出现企业资金不到位,参与研发的教师和学生磨洋工等现象,间接打击双方合作共赢的积极性。

四、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落地模式的创新策略

目前,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的合作模式有很多,大致可分为成果转让模式、技术开发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校企联盟模式、战略联盟模式、科技资源共享模式、公共服务平台模式、技术交流模式和科技园区模式。在这些模式中,除了人才培养模式外,其他模式对于项目的落地和转化均有着明显的作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科研项目落地模式的创新策略,应从这些模式入手,联系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落地与转化能力。

(一)通过政策导向,加快高校与企业间的科技成果共享

不论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或者科技资源共享,还是建立战略联盟、校企联盟,其本质还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政策的顶层设计,组成高校联盟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学科为单位,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双向互动机制。既可以让高校、科研机构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将自身的创新科研项目发布出来供企业挑选,进而促成科技成果的转让,又能让企业借助平台发布悬赏令,邀请各个科研团队破解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出台合作政策的体系文件,做好产学研的支持计划工作,通过政策引导科技人才的双向流动,还应注意到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着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出台新的政策和制度。当然可以以政府部门为背景,增设一些科技中介机构,为产学研提供战略情报支持。同时,配套建立相关的法律顾问机构和科技成果转让机构,为科技成果落地和转化保驾护航。

(二)明确产业定位,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科研项目的方向

目前,企业对于产业的定位尚比较模糊,并不能清晰把握自身发展的方向和急需突破的技术。这就要求高校以科技成果为纽带,主动深入到产业生产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当然明确产业定位不应仅仅依靠于个别企业,而是应该由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盘考量,发挥政府宏观决策的作用,让政府更多的充当中介的角色,促进产学研三方的交流。另外,还可以利用高校和企业的考核指标,将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的落地情况和模式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运用考核的手段促进创新科研项目针对性的增强。政府可以以年度为单位,举办覆盖面较广的创新科研项目大赛,针对其实用性和落地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帮助企业进行项目的筛选,为企业项目筛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能调节区域内部的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效能。

(三)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创新科研项目的落地

政府和银行应该在资金资助计划上向落地可能性大的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倾斜,通过共建实体、科技园区、战略联盟、校企联盟等模式,在限定条件内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尤其要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为落地性可能性大的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前期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对于个别高精尖项目,可以采用政府兜底的方式,让产学研无后顾之忧,只需做好科研工作即可。另外,集合民间企业资本,设立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风险基金,转嫁高风险创新,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创新的成果,并且也能为创新科研项目的落地,储备更多的潜在生产商和客户,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四)开拓国际视野,提高产学研的国际影响力

不应把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的范围局限在国内,可以将其拓展至世界范围内,不仅要加大国内产学研一体创新科技项目的开发,更要在世界范围内选择合作团队进行高精尖技术的攻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创新科研项目的联合开发,还能承接一些外国企业的产学研一体科研创新项目,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不可忽视跨国企业的作用,可以将跨国企业作为战略联盟的重要合作伙伴,让其提供技术或者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分享项目落地带来的成果。对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需要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在政策和制度上尽量减少设置各类门槛,让科技成果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跨国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基金会也是一条拓宽国际合作的道路,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提高我国在产学研国际合作中的话语权。

五、结束语

总之,针对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落地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大的政策体系进行引导,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落地的环境。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发挥政府的中介和政策导向作用,引入更多的民间和跨国机构,从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加速产学研一体创新科研项目的落地,助推产学研一体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一体科研项目落地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