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2-08-08 08:48张兰君
经济师 2022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政治心理

●田 婕 张兰君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分析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效果。在以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全面发展为重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建立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系,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以学生为导向,实现大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无法有效解决心理问题将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1]。现代大学生是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有着独特的个性并且追求时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鲜度和有效性,并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知识[2]。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现状,对大学生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认识到并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都是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建设和谐社会,增强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成为国家所需的综合性人才,所以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引入到思想教育过程中,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开展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中[3]。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一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两者有着相同的教育目标,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和综合型人才[4]。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就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充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跨学科理论和技术,使学生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习,让大学生进行健康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促进、引导、启发和影响他们,并最终提高他们自己的文化素养,使他们都成为具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知识渊博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以哲学的方面来看,理论指导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前提,应包括科学理论指导的内容,以确保实践活动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旨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思想教育。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科学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5]。该方法既有针对性地融合了学生真实的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高度的理论支撑。现今不少大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太过程式化,太过理论化和太过乏味。只有结合广大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教育课程的实质性作用。目前的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对学生的心理分析,积极整合思想心理素质教育,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思想课的弊端,有效扩大思政课的拓展范围。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当今正处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网络虚拟化的特点给他们带来了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大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风险中,面对学习和工作压力,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没有正确的指导和指引会导致学生的极端行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减轻学生的各种压力,化解挫折感、孤独感、紧张感、焦虑感和其他负面情绪,使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很好地勉励并促进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度过美好的校园生活[6]。此外,通过整合两种教育方式,能够详细明晰大学生的心理特性,激发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高等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面与基础教育有很大不同。高校是站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专业和现代人才的最前沿。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纠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7]。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团体心理治疗的使用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主要的发展方向和重要内容,这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团体心理治疗的引入与有关团体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科学指导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改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水平。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

(一)教育内容和目标的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重点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是有共同点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提高整体教育的有效性,有必要将其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相结合。在对实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遵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运用心理知识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8]。然后用准确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他们的内在需要,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此外,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优越的心理条件和心理氛围。

(二)教育方法和模式的有效结合

在教授学生和管理工作中,学生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作教育模式时需要充分了解两者的优点。学生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中学习,通过实行恰当的调节和增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完成教育资源的共分、同享和联合,为学生平时的心理动态和活动提供合适的启发和指导[9]。由于两者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形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学生教育工作者可以互相学习,建立新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通过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特征采取契合学生现在成长需要的教育事例,尤其要清晰地体会到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的个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对学生现在的人格发展展开深远的诠释和探索,从而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现在的成长变化和个体特征。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教育工作者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和内容的学习对其依照次序地沟通并开展实际工作。

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教育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学生工作教育者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扩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教育者有必要依照学生实际的心理情况提供有指向性的指导,并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的不同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辅导员日常工作相对繁琐,他们自己的精力有限使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导致了较低的教育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团体心理咨询过程提高的灵活性和生动性,使其更能为大学生所接受。此外,辅导员采用小组心理治疗技术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学习,并形成一定的团队吸引力,在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改进教育模式,拓宽教育范围。

(三)教育队伍的结合

在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中,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特别关键。要想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的整合首先必须整合学生的工作和教学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要讲师则需要定期举办研讨班和研讨会议,以共同研究学生当前的日常表现和教育目标,并加大教育资源的同享。学生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根据学生心理成长变化的规律,关注学生的心理特质,以有效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道德标准。此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者在提供学生心理引导和教育时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情况有一个整体详细的认识,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和功能。因此,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支队伍的共同努力,经过团体交流和备课,对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促进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互相推动[10]。在新时期培养和指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新情况,学生工作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建立多人合一的教育模式,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思想观念。

(四)教育主体之间的有机结合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教育者的协同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实现家庭、高校、社会教育主体相互之间的有机融合。孩子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取决于家庭教育。大多数父母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的健康,却不关注是否具有正确的三观、积极的态度和心理的健康,大学生就会在政治上没有追求,在思想上不追求进步,在道德上无法自控,存在心理障碍。所以,明确家庭教育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的“家校交流”。推行家校同步的“家校交流”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社会教育。当今社会的进步,复杂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带来的冲突与融合的冲击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多诱惑和不同的选择,使他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全社会应踊跃构建优良的教育环境,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大学生的包容性发展。唯有建立起家庭、高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的教育网络系统,将学校、家庭、社会与学生群体连接起来,方可以联合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政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心理感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