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姣,郑 文,马安林*
(1.中日友好医院 感染疾病科,北京 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内科,北京 100029)
患者女性,63 岁,因“发热、肋间痛20d”入院。患者2019年9月7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呈弛张热,后出现左侧锁骨中线第6 肋间及右侧腋前线第5 肋间局部疼痛,随体温升高而加重,无呼吸道、消化道等不适,未见皮疹。查血常规:白细胞(WBC)7.50×109L,中性粒细胞(NEUT)4.41×109L,嗜酸性粒细胞(EO)0.01×109L,血红蛋白(Hb)129g/L,血小板(PLT)129×109L,降钙素原(PCT)0.193ng/m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2.29mg/L。胸部CT示:肺门部占位。当地医院考虑“上呼吸道感染、肋间神经痛”,予头孢曲松治疗3d,并行2 次肋间神经阻滞术,但发热及肋间痛无明显改善。既往有脑梗死、冠心病、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病史。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停用抗生素,肥达氏试验结果:伤寒O 抗体1∶1280(正常值<1∶80),伤寒H 抗体1∶1280(正常值<1∶160),全血病原菌二代测序提示伤寒沙门菌,血培养、便培养均培养出伤寒沙门菌,药敏结果示该菌对多西环素、替加环素、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敏感,对米诺环素、环丙沙星、替卡西林/棒酸中介,对氨苄西林耐药。患者同期骨髓培养、骨髓液二代测序均为阴性。结合患者的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患者伤寒沙门菌感染诊断明确,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1 周后,体温高峰下降至37.5℃,但仍有肋间疼痛。复查胸部CT平扫,考虑降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压迫肋间神经。转至某心血管专科医院,行主动脉加强CT,发现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并假性动脉瘤形成,腹主动脉多发溃疡(图1),心血管专科医院建议患者先控制感染再择期手术,患者回家途中动脉瘤破裂死亡。
图1 患者主动脉加强CT血管重建示假性动脉瘤形成(↗)
讨论
沙门菌引起的感染性动脉瘤较为少见,病情凶险,严重可导致死亡[1]。沙门菌属具有亲大血管性,可侵袭正常及原有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壁,使其结构破坏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常发生于腹主动脉,胸主动脉次之[2]。该患者是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动脉瘤还是合并动脉瘤并不好判断。一方面,沙门菌的亲大血管性容易引起动脉瘤;另一方面,沙门菌感染可引起菌血症,感染可加重动脉瘤,使动脉瘤假腔变大,引起动脉瘤压迫肋间神经症状,故患者在发热后出现肋间神经痛加重。典型的伤寒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本病例是老年患者,早期使用了头孢曲松,所以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但是抗感染疗程不够,且合并动脉瘤,感染并未控制。
动脉瘤的发生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和细菌的侵袭力有关。文献报道,老年、男性、合并有免疫低下/抑制(如艾滋病、实体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动脉壁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瘤[3]。本病例有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这4 种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感染性动脉瘤的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见的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梅毒螺旋体、结核分枝杆菌、李斯特菌、真菌等,其中沙门菌约占1/3[1,3]。并不是所有的沙门菌都容易发生动脉瘤,非伤寒沙门菌,如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更容易发生动脉瘤[4]。
伤寒感染为少见疾病,动脉瘤是比较危重的疾病,因此,当伤寒感染合并动脉瘤时,给患者及时并合适的诊疗尤为重要[5]。从感染角度来看,由于动脉瘤的存在,感染灶不能完全被清除,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手术有助于清除感染灶,控制感染。从外科角度来看,感染状态的血管功能较差,吻合口容易渗血、漏血,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效果更佳。这种争议使医生和患者很难抉择。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抗感染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可达到70%~90%,手术联合抗感染治疗能减少40%的死亡率[1]。手术可以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和传统外科手术。前者早期死亡率较低,但由于感染的组织无法切除,晚期动脉瘤相关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比传统手术更高,因此适用于有严重脓毒症、严重感染、主动脉-消化道瘘、未控制的败血症和存在高手术风险的患者[1,3]。当手术风险不高时,建议选择传统外科手术。手术建议尽早进行,充分的抗感染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如果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动脉瘤无破裂迹象,可以在持续使用抗生素并密切随访的情况下推迟手术[1]。
总之,临床上遇到发热待查怀疑感染病因的患者,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进行病原培养。沙门菌感染可引起动脉瘤,老年、男性、免疫抑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病程中应注意筛查。感染合并动脉瘤时,抗感染联合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