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晶晶 王小平 王建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450003
人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可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目前无法治愈,危害巨大〔1〕。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而药物副作用及反复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加之面临的精神压力与社会歧视,患者往往伴随着严重的负面心理,影响生存质量。心理干预在AIDS患者中有积极意义,但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心理知识及技能不足,心理护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由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由5大元素——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人际关系(Relationship)、投入(Engagement)、成就(Achievement)、意义(Meaning)构成,被用于测量心理健康及幸福感〔2-3〕。有研究将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应用于脑卒中伤残患者心理护理中,可促进患者身心恢复〔4-5〕。基于此,本研究将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框架下的积极心理学访谈应用于AIDS患者中,探讨其应用价值。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AIDS患者67例,依据建档时间不同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HIV-1/HIV-2抗体检查及HIV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AIDS;②患者出现机会性感染,需住院治疗,经系统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③本市居住居民,患者无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生活能自理;④无读写、听说障碍,智力正常;⑤患者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未满18周岁或>50周岁的AIDS患者;②病情危重,难以配合研究进行者;③无上网条件及无微信使用习惯者;④精神异常或智力低下者;⑤合并恶性肿瘤者;⑥合并心力衰竭、肺炎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研究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18~50岁,平均(31.89±6.90)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中专及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18例;婚姻状况:未婚或离异25例,已婚或同居9例;工作状态:在职15例,离职或无业19例。常规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19~49岁,平均(33.26±7.04)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4例,中专及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19例;婚姻状况:未婚或离异24例,已婚或同居9例;工作状态:在职13例,离职或无业20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常规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由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教育,包括AIDS疾病知识、用药方案及预防性用药意义、并发症应对、不良生活习惯指正、治疗现状与前景等,于住院期间完成,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在住院期间予以规范用药、感染等并发症处理、生活护理、心理指导等护理措施;出院后,通过电话与患者保持联系,每周电话指导1次,鼓励患者坚持健康行为、保持积极心态。共进行4 w。
1.2.2 研究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框架下的积极心理学访谈干预:(1)组建访谈小组,由1名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师、1名专科医师负责专业知识指导;选择本科室3~5名护理人员(专科经验>5年)进行培训,由护士长组织,培训内容以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积极心理学访谈护理原则与理念、AIDS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AIDS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方法与技巧、如何与医师配合等为主,培训共实施5或6次,每次控制在1 h内,在1个月内完成护理培训。(2)循证支持与计划制定。①循证支持。以“艾滋病”或“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PERMA”、“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心理”、“护理”等为检索词,进行中英文文献库检索,评估文献的实用性、科学性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由小组成员制定积极心理学访谈策略。②计划制定。积极心理学访谈计划进行4 w,连续进行8次,每周2次,每次40~50 min,承诺严格保密,如若患者在4 w内出院,则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形式进行访谈,并建立微信群促进病友间交流,在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添加小组专有微信账号并邀请患者入微信群,指导患者如何使用。③第1周。积极指导:通过名字游戏与患者相识,真诚解决患者目前疑问,建立信任关系;注意眼神、动作等沟通技术的应用,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分析患者现存的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与患者共同探讨,找出积极方面,制定对抗计划;列举积极案例,鼓励患者树立面对信心。积极体验与感恩练习:介绍积极心理学实验,启发患者分享生活中的积极体验事件,意识到积极认知的益处;鼓励患者回忆或叙述正在发生的感恩事件,进行日记本记录或朋友圈分享(依据患者个人意愿进行),至少坚持4 w。④第2周。热板凳练习:列举不良情绪事件,诉说事件发生后的负面情绪,小组成员评估负面情绪的可靠性,寻找驳斥证据,做出积极方面的解释,过渡至乐观接受;Positive emotion:介绍10种积极情绪(例如爱、感激、宁静、激励、喜悦、希望、兴趣、自豪、敬佩、逗趣),在此种情绪下引导患者回忆过去产生的积极情境,将回忆中代表此种积极情绪的物品或事件放在一起,整理后便于患者自我干预。⑤第3周。Relationship:围绕人际关系进行访谈,主要指导患者积极的人际关系技巧,并进行积极回应方式联系,由医护人员与患者一起进行模拟练习;Engagement:围绕投入这一主题进行访谈,围绕患者兴趣爱好进行活动设计,如下棋、运动等,体现活动中带给自己的酣畅感。⑥第4周。Achievement:帮助患者分析自身性格优势,列举优势带来的成就案例,向患者说明成就感的积极影响,鼓励患者自行探索自身性格优势在生活中的应用事件,进行分享;Meaning:设定可行性目标,帮助患者分析生活意义,建立目标感,如疾病控制方面,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发展;日常生活中监测自身发烧、脉搏异常等症状,及时回院就诊;避免质地生硬、刺激性食物,减少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风险;融入学习或生活中,主动沟通交流,缓解不良心理等。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使用中文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6〕评估,量表由焦虑、压力、抑郁3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7条(每条0~3分计分),评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本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1,重测信度为0.75。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采用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7〕评估,问卷包括面对(8条)、屈服(5条)、回避(7条)3个维度,20条,每条以1~4分计分,各维度分值越高,表明该应对方式越明显。③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幸福感,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WB)〔8〕评估,该量表由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组成,共9项,每项采用1~7分赋分,分值9~63分,评分越低,幸福感越差,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0。④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9〕评估,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精神支柱/个人信仰、社会关系等31条,每条以1~5分计分,评分越低,生存质量越差。
两组干预前DASS-21中焦虑、压力、抑郁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DASS-21中焦虑、压力、抑郁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MCMQ中面对、屈服、回避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面对评分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屈服、回避评分较干预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应对方式比较分)
两组干预前IWB、WHOQOL-HIV-BREF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IWB、WHOQOL-HIV-BREF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幸福感、生存质量比较分)
AIDS患者得病后常伴有病耻感,难以接受疾病无法治愈,加上公众对AIDS的恐慌与歧视,导致AIDS患者心理异常,产生诸如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10〕。研究证实,AIDS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烦躁焦虑、悲观抑郁、失落绝望等负面心理,影响患者依从性,因此,予以护理干预必不可少。但在国内护理工作中,AIDS患者心理护理方面存在明显不足〔11〕。多项研究显示,心理干预在AIDS患者中有积极作用,可减轻患者消极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12-13〕。而常规护理中虽涉及相关心理干预,但多为简单心理抚慰,无科学理论支持与规范执行步骤,临床效果差强人意,无法满足AIDS患者的心理需求。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框架下的积极心理学访谈将影响幸福感的5大因素融入到访谈与练习中,充分让患者体验积极情绪,接纳自我,构建未来生活,更具有科学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14-15〕。本研究将其应用于AIDS患者中发现,干预后研究组DASS-21中焦虑、压力、抑郁各维度评分低于常规组,且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常规组,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常规组,说明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框架下的积极心理学访谈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压力,还可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在本模式心理护理中,由专业医护团队指导,通过积极心理学实验、感恩事件启发,引导患者发生心理改变,然后通过热板凳练习纠正患者在负性情绪上的错误认知,之后指导10种积极情绪培养患者积极应对心理,逐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在提高患者面对评分,降低屈服、回避评分方面,可能与积极疾病解释、列举积极案例有关,患者能从积极角度解释生活中的难题及挑战,并明确自身性格优势,促进积极应对方式改变。本研究实施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框架下的积极心理学访谈干预后,研究组IWB、WHOQOL-HIV-BREF评分高于常规组,提示幸福感理论指导下的认知行为改变可提高患者幸福指数,患者在5大因素融合的访谈中,体验到积极心理感受、酣畅感、目标实现后的成就感等,并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从多个维度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以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综上,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框架下的积极心理学访谈应用于AIDS患者,在缓解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高幸福指数与生存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保证护理人员完全掌握塞利格曼幸福感理论,并注意提高其同理心与责任感,以促进整体心理护理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